齊傳干
為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成就文明有禮旭光人,近年來,武漢市旭光學校在區(qū)“三生德育”的不斷引領下,結合情境教育理念,確定了“知禮”這一核心德育主題。學校用經(jīng)典文化熏陶,從細節(jié)上落實,逐步形成了“知禮”品牌。
一、深化內(nèi)涵建設
以“知禮”為抓手,營造綠色人文環(huán)境。旭光學校秉持情境教育理念,抓生態(tài)校園建設,倡導環(huán)境與人共和諧。學校教育學生愛護身邊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開展綠色生態(tài)班級創(chuàng)建活動。通過師生捐獻、集體購買、個人認養(yǎng)等方式,學校要求人人種植小植物,倡導各班召開“我和植物共成長”主題班會,開展綠色生態(tài)班級評選等活動。學校倡導綠色管理,營造綠色人文環(huán)境,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tài)價值觀。
建造“知禮”校本課程體系?!吧斫棠缍Y,言教莫如詩?!睂W校以經(jīng)典詩文為媒介,如低段的《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中段的《古代名著摘讀》和高段的《古代名篇精選》等,根據(jù)不同年段特點,編寫了以“經(jīng)典伴我成長”為主題的校本教材,將學習計劃納入課表,引導學生從小讀經(jīng)誦典,提高文明素養(yǎng)。學校用了三年時間,組織骨干班主任編寫《知禮》校本課程。根據(jù)《知禮》課程,教師上示范主題班會課,寫課后反思、論文、案例,在德育工作會上學習、交流、研討。通過班會課,學校將“知禮”成果系統(tǒng)落實到各年段各班級,讓“知禮”走進師生心靈,浸潤綠色校園。
創(chuàng)建“五個一”的“知禮”模式。為了給德育工作設立“GPS定位系統(tǒng)”,學校創(chuàng)建“五個一”的“知禮”模式,即設計一些情境、引發(fā)一些問題、提供一些信息、編排一些活動、獲得一些啟示,旨在培養(yǎng)一種心態(tài)(陽光)、形成一種習慣(學習)、養(yǎng)成一種行為(文明)。
在“知禮”德育實踐的過程中,學校不斷創(chuàng)設情境,如交通情境、游戲情境等。在情境中,學生對照自身發(fā)現(xiàn)問題,收集素材,自主開展活動;在活動中了解自己,做出選擇,認識和習得文明行為。
二、搭建學習交流平臺
內(nèi)外齊心,夯實“知禮”德育品牌。學校邀請儒學專家來校講學,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領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時,學校組織“道德故事大講壇”等活動,讓學生誦經(jīng)典,學知禮,行禮儀。升旗儀式更是旭光學校最普及的“知禮”教育平臺——重在儀式,亮在點評,學校升旗儀式由學生組織,學生、教師和員工全都參與。
學校將《知禮》教材中的三章19節(jié)內(nèi)容,統(tǒng)籌安排在每一學期的課程中,并與當月的德育主題結合起來學習。
主持人的《禮儀解說》宣講、班級的《禮儀小故事》表演、全校的《禮儀三字經(jīng)》朗誦等,每周的升旗儀式成為了旭光師生的新期待。每學期的19節(jié)《禮儀解說》、19首《禮儀三字經(jīng)》、19個《禮儀小故事》幾乎涵蓋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禮儀,每學期學校都會開展學習交流活動,將之強化、固化?!岸Y”在校園中不知不覺中就“知”了。
家校聯(lián)手,培養(yǎng)文明習慣。在旭光,每學期的家長學校開學,學校都把它辦成文明禮儀教育現(xiàn)場會。學校在《告家長書》上溫馨提醒,并請學生督促、追蹤家長綠色出行,規(guī)范著裝,按時到校,有序擺放交通工具,不亂扔垃圾;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不撥打接聽手機。“知禮”志愿者服務隊示范、勸導、抓拍,并納入班級考核;德育校長結合校情,以廣播講座形式,系統(tǒng)講解家長如何做孩子文明禮儀示范者,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文明習慣。每學年,學校都認真評選、隆重表彰優(yōu)秀家長學員,用典型引路,讓家長導行。
借助網(wǎng)絡,多渠道創(chuàng)建交流平臺。學校每周組織全校教師觀看《金正昆講禮儀》的視頻,教師則利用班會、隊會和托管的時間組織學生觀看視頻。各班通過QQ群、微信群、微博,開辟“知禮”專欄,搭建教師、學生、家長交流平臺,使學校“知禮”德育建設跨越時空,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育功能。
三、多方塑造德育品牌
注重常規(guī)管理,有效落實日常行為規(guī)范。常規(guī)管理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點之一,只有抓好班級、學生的常規(guī),才能使學生的行為習慣更加規(guī)范知禮。學校安排學生在晨會背誦《旭光禮儀三字經(jīng)》,在升旗儀式上一起朗誦《旭光升旗禮儀歌》;值日干部每天要關注師生禮儀,隨時提醒,對全校師生的禮儀狀況有一個整體的評價并做好記錄。每月的流動紅旗的評比就有“禮儀班級”“禮儀小隊”。學校每學年上學期以《知禮》為依據(jù),學規(guī)范,養(yǎng)習慣;以《禮儀趣味讀本》為依托,學禮儀,塑形象;以“一月一中心,一周一主題,一天一話題”為主線,看行動提素養(yǎng)。在這一思路指導下,學校德育工作穩(wěn)步有序向前推進,“三生”理念深入人心,讓“知禮”走進師生,浸潤校園。學校還成立了“知禮”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們遍布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實時做文明向導,抓拍文明典型或不文明現(xiàn)象,宣傳、監(jiān)督和勸誡不文明行為,同時提醒隊員要“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學生的自主管理和學校的及時評價,提升了校園文明度。
逐步構建“知禮”班級管理模式。學校倡導各班建立班級“知禮”模式,開展個性化的實踐探究。一年級開展“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活動,學生自查、互查上學、放學的儀容、儀表等;二年級進行“課堂禮儀”訓練,三年級開展“兩操禮儀我知曉”活動;四年級就“就餐午休禮儀”、五年級就“起居禮儀”“餐桌上的禮儀”、六年級就“交通禮儀”“待客禮儀”以及“與人交往禮儀”“打電話禮儀”等專題分別開展班級實踐活動。學校還安排有“課間禮儀”“升旗禮儀”和“文明上網(wǎng)禮儀”等全校性培訓活動等。目前,學校創(chuàng)建的“知禮”班級教育模式初見雛形。學校命名的“交通禮儀班”——三(5)班自編了《交通禮儀歌》《交通禮儀操》;每周一、三、五傳唱《交通禮儀歌》,每周二、四背誦《交通禮儀三字經(jīng)》;每學期向全校展示“交通禮儀”,每年都向社會宣傳交通禮儀。他們還定期自辦交通禮儀板報、小報,安排學生、家長講交通禮儀故事、案例。
開展“知禮”德育主題活動,拓寬育人渠道。每學期各班必須有一次禮儀主題班會,一學期學校組織一次全校性的禮儀展示活動等。學校還以主題活動為載體,開創(chuàng)校園“知禮”德育建設新途徑,如開展“多彩校園 放飛夢想”藝術節(jié)匯演、“銘記歷史 愛我中華”演講比賽、“親子”運動會、“同讀一本書”、曬曬全家福、“家風家訓”書法展、“學雷鋒孝親敬長”等系列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學習美、體驗美、欣賞美、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傳承美,增進社會閱歷、豐富文化內(nèi)涵、陶冶人文情懷。
“知禮”教育似春風,文明花開別樣紅?!爸Y”已然成為旭光學校的名片,學生知禮向善,知禮明儀,知禮用禮,禮行校園,學校將繼續(xù)進行有益探索,將知禮德育品牌發(fā)揚光大。
(作者單位:武漢市旭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