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結合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聽說訓練不易落實的現(xiàn)狀,從理論基礎、微信及移動學習的特點、微信支持下的視聽說學習模式設計原則、評價機制等方面,探討了基于微信的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并進行了初步的實踐運用。
本文旨在從英語教學相關理論基礎以及微信和移動學習的基本內涵的角度來探討微信應用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可行性與功能性;并以《大學體驗英語聽說教程》為例,從微信移動學習的支持功能與設計原則等方面來闡述基于微信的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
一、理論基礎
1.人本主義理論
Rogers認為,人是教育理論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教學必須服務于完整的人的發(fā)展,這是人本主義教育理論的核心。教師應該統(tǒng)一學生的認知與情感,并且指導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增強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
2.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教師在學習中應該起指導作用,并且始終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并且建構所學知識的意義。
二、微信與移動學習
1.微信及其特點
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tǒng)平臺通過網(wǎng)絡快速發(fā)送免費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使用“朋友圈”和“公眾平臺”等服務插件。截止到2016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經(jīng)覆蓋中國95%以上的智能手機,月活躍用戶達到6.49億。
從年齡分布來看,微信用戶平均年齡只有26歲,97.7%的用戶在5O歲以下,86.2%的用戶在l8—36歲;從使用的頻率來看,25%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30次,55.2%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O次。
2.移動學習的內涵
從技術角度出發(fā),移動學習就是使用移動設備和無線傳輸進行的數(shù)字化學習。從學習方式的角度出發(fā),芬蘭的“場移動學習”研究項目將其定義為:由于人們地理空間流動性和彈性學習需求的增加而使用移動終端設備進行學習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
三、基于微信的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模式
本文《大學體驗英語聽說教程》為例。教材基本結構介紹:該教材的練習設計遵循語言學習的內部規(guī)律,既包括單項技能訓練,也包括綜合語言運用,輸入與輸出結合,聽力與口語的技巧訓練也編寫得非常到位,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每個單元在看、聽、說三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大量的語言及文化的輸入。在聽力部分,首先以SHARE部分開頭,該部分針對單元主題對英國街邊路人進行采訪,以VIDEO PODCAST的短視頻形式播放,讓學生能對單元主題的相關文化及基本表達方式有初步了解;然后是篇章聽力,這個環(huán)節(jié)結合聽力技巧講解,并配有大量練習題;隨后在VIEWING環(huán)節(jié)是一段較長的視頻;在單元的結尾還有FURTHER PRACTICE IN LISTENING,按照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題型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在口語部分,該教材的設計思路是首先在IMITATION 環(huán)節(jié)提供英音與美音兩個版本供學生模仿,練習發(fā)音;其次在ROLE.PLAY環(huán)節(jié),通過已有的對話示范,使學生加深對基礎詞匯與表達方式的理解與記憶;然后教材通過口語技巧的講解,讓學生在接下來的兩個設定好的場景對話練習中熟悉口語技巧;最后在GROUP DISCUSSION環(huán)節(jié),學生進一步結合前面學到的語言基本表達方式以及口語技巧,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個較大型的口語作業(yè)。整個單元以OPENING UP的導入開始,以WRAPPING UP的單元總結結束。
從上述教材的設計方式可以看出,該教材的語言輸入量非常大,聽力口語的練習也很多。本學期學院的課程安排是每周兩學時,共十五周,難以在課上覆蓋所有環(huán)節(jié)。而且學院搬到新校區(qū)后,機房尚未建好。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微信這個便捷的操作平臺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建立有效互動的微信群
筆者本學期負責大一新生的視聽說教學工作,總共帶7個班,共335名學生。如果建立一個包括所有學生的微信群則互動性不強,也不好管理。所以筆者分別建立了口語和聽力兩個學習帶領人微信群,每個群人數(shù)最多不超過3O人。每個微信群中有各班的學習委員,同時通過課上問答、觀察、學生自薦等方式,在每個班選出發(fā)音好、口語好、聽力好以及有組織能力的同學作為視聽說學習帶領人。同時讓各班學習委員負責把自己班級的同學劃分為英語學習小組,并且選出小組長。每個班的學習委員負責建立一個包括所有人在內的班級微信群,在群內按照要求定時發(fā)布課前預習任務,課中的聽力、口語教學資源以及課后作業(yè);同時再由學習委員建立一個組長群并督促組長,組長督促組員,真實有效地把口語、聽力練習落到實處。筆者在口語、聽力總群里,一方面直接督導這一部分英語學習好的同學,讓他們在晚自習以及課后帶領大家進行相關聽力口語的練習,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這兩個微信群中得到最真實的來自學生的反饋,從而隨時調整教學內容。
2.課前:發(fā)送預習信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課前,教師負責挑選出視聽材料中可能對學生造成理解障礙的文化信息,以及單元主題下的基礎詞匯,發(fā)到學習帶領人微信群里,再由學習委員負責發(fā)送到自己班級的學習群里,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同時學習委員負責把學生在預習時選出的不易理解的知識點總結并反饋給教師。這樣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更有針對性地講解視聽材料中重要的語言現(xiàn)象、語言難點、語用知識,補充重點詞匯、詞組和表達方式,并提供豐富的語言范例,使學生了解如何在真實交際場景中正確使用語言,并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3.課后:加強兩個互動,提高語言交際能力
課后,教師通過在學習帶領人微信群里的任務發(fā)布、示范與監(jiān)督,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教師負責在微信群里分配口語與聽力任務,監(jiān)控任務進展并評價結果。聽力方面,要求帶領人先在聽力微信群里提前完成聽力拓展訓練,把自己做的答案發(fā)在群里。隨后教師公布正確答案,并在微信群里以語音的形式對這部分進行講解。聽力帶領人在晚自習時負責組織班上同學做此部分的聽力練習,核對答案,并嘗試講解。口語方面,課上教師講解口語技巧以及完成口語任務具體需要注意的事項,具體的口語操練主要放到課后以小組形式去進行。學生練習后,把學習成果上傳到班級微信群里。教師負責監(jiān)督學習委員及口語帶領人,學習委員負責監(jiān)督組長,組長負責監(jiān)督組員。在課堂上隨機選同學來進行口語活動展示,課下,在微信群里抽查學生的完成情況,檢查其
學習進度。同時可以在微信群里通過問卷調查、隨機提問、階段性測試等方法,評價學生在微信群課前課后活動中的表現(xiàn),并通過一些適當?shù)墓膭顧C制給予學生激勵。
四、結束語
微信以其內容展現(xiàn)形式多樣化和廣泛的社交性,為外語學習尤其是大學英語視聽說學習提供了便利的平臺。本文探討的是教師個人以一對一以及一對多的微信群的形式來輔助視聽說教學,未來,以大學英語視聽說為主題的微信公眾平臺的建立與應用可以更有效地起到教學輔助作用,同時也為微課及慕課的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推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作者單位:浙江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