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基礎是一門機械專業(yè)基礎課程。本課程涉及專業(yè)知識內容較多,學生普遍感覺學習困難,反映學習枯燥、乏味。筆者從機械基礎教學效果不好的原因出發(fā),通過對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存在弊端的分析,對職校機械基礎課程課堂教學提出一些改革思路與方法,重點的論述了如何提高《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的方法。
一、《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效果不好的原因
《機械基礎》是機械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獲得從事與機械相關工作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并為學習后續(xù)課程打下基礎。由于該課程知識點多、概念復雜,學生學習興趣欠缺,教學效果不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如下三個方面。
1.學生自身的原因
中等職業(yè)教育招的學生大多是來自各個學校的后進生,他們對文化課的學習基本沒有什么興趣,對文化課的學習特別的反感,他們自我意識很強,但自律自信不足;思想意識活躍,但學習動機不強烈;社會情感淡漠,普遍叛逆,但叛逆中彰顯個性;專業(yè)底子薄、文化基礎差,但比較務實,愿意探索和實踐。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于他們而言,學習難度太大,他們也不會有什么興趣,更不會去主動的學習,所以說如果我們一直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會讓學生更不愛的學習,也不會去主動的學習。
2.課程內容的原因
目前中職《機械基礎》教材的內容還是很多,涉及到“工程力學”“金屬工藝學”“機械原理”“機械零件”和“液壓傳動”等多方面知識,因而本課程的課堂教學比較難以掌握。
3.教學條件局限的原因
由于學校經費問題,教學設施、實驗器材相對短缺,很多實驗根本做不了,校內實習實訓條件有限;再加上教學方法老舊,不能與時俱進,教學內容不新穎,所以學生學習興趣有待培養(yǎng)提高。
二、提高《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的方法
1.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調整教學內容
學校要科學合理地實施素質教育與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滿足社會的需要,必須對課程內容進行改革與調整,改變交叉重復、陳舊老化,不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的課程內容。補充一些新的、企業(yè)需要的、對提高學習效果有用的相關知識。
中職的學生基礎差,如果再照本宣科顯然不適合。因此,教師必須對教材進行取舍,取舍以夠用、實用為準。例如根據學生和我校的實際情況,教學開始不按教材順序,而是由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機器和機構引入概念,簡潔明了;針對工程力學部分的桿件受力分析、計算,學生學起來太困難,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未必能夠用得上,教師對這部分知識應淺講或少講。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一門課的關鍵,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才能發(fā)揮自覺性,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在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關鍵。照本宣科的講解只能束縛學生的思維,扼殺學生的求知欲。一般情況下,人們對問題總是敏感而渴求知道真相或結果?!耙墒菍W之始,思之由”,由“疑”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也便有了探索真理的愿望和契機。
總之,興趣是強有力的催化劑、穩(wěn)定劑,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變換教學方式,有機結合聽、說、讀、寫,運用教育學、心理學上的規(guī)律和理論,保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不斷提高注意力,時常體會成功的喜悅,從而真正掌握低耗、高效的學習方法。
3.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要不斷更新、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是教師用粉筆、黑板、模型、實物、掛圖進行教學。模型、實物、掛圖靈活性差,使用不方便,靠教師仔細講解、比劃來講授機械零件的結構、作用和傳動機構的原理,教師講得很賣勁,學生卻聽得云里霧里,與教師的期望值有很大的距離。而多媒體以畫面生動、直觀有趣、表現力強等優(yōu)點,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多媒體課件可以將各種零件的外形、內部結構、零件間的相互運動通過計算機展示給學生看,使學生能夠通過動態(tài)的畫面,輕松地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對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齒輪漸開線的形成與漸開線的性質較抽象,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漸開線的形成是直線沿一個固定的圓作滾動,此滾動直線上某一點的軌跡為圓的漸開線。用動畫將這一運動過程表現出來,再來講漸開線的性質就非常簡單了。
4.加強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專業(yè)素質和能力
本課程不但有較強的理論性,而且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在組織教學過程中,能充分利用校內實驗室和實習車間,做好每次實驗和操作訓練。另外,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進行現場教學,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理論知識的理解,折裝簡單的機械,以獲取直接參與的經驗。實踐教學還能使學生受到愛崗敬業(yè)、吃苦耐勞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教育,可謂一舉多得。
總之,我們的教學模式要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去吸引學生來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一定要跟上時代的節(jié)拍,掌握社會現階段需要的人才,不斷的探索我們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中來,這樣我們的教學目標也就很容易實現了。
(作者單位: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