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是為國家培養(yǎng)年輕有為高素質人才的基本途徑。當代大學生應身心健全、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xiàn)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然而長期以來,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文化活動的分離現(xiàn)象較為嚴重,課堂教學在高校體育中始終占據(jù)著絕對的主導地位,而課外體育文化活動則長期處在高校體育和學工建設的邊緣位置上,其被重視程度極為低下。
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工作者,其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勢下,如何保證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應是輔導員思考的問題。
1 目前國內高校課外體育文化活動現(xiàn)狀
1.1 大學生目前體質狀況調查
通過對近幾年我校學生進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同學的體質健康相關數(shù)據(jù)和往年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出現(xiàn)了明顯的不同,情況不容樂觀。學生的耐力、爆發(fā)力等方面的數(shù)據(jù)不容樂觀。而通過對校醫(yī)院的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高校的學生存在易生病的問題。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學生經常性地出現(xiàn)感冒、發(fā)燒等癥狀。這說明學生的身體素質存在有比較大的問題。
1.2 大學生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現(xiàn)狀
1.2.1體育課堂教學
體育課堂教學是對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但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體育實施中表現(xiàn)出重形式輕效果,缺乏必要的監(jiān)管與保障措施,導致學校體育長期流于形式。而體育教學周期短、難以完成教學任務也是擺在體育老師面前的一道“難題”。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體育課程采取開設2年的做法:一年級為不分選項的基礎課,二年級為選項課,選項包括籃球,足球,排球,輪滑,體育舞蹈等等。上課時間基本上采用每周一次的大課,雖然一次課是90分鐘,和理論課相比時間安排較長,但學生相隔一周后才能有下一次體育課。通過針對同學課余體育鍛煉的調查問卷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看得出來,大部分學生因為網絡游戲、兼職等多種情況的影響下很少去鍛煉,其主要的體育鍛煉還是源于體育課堂上的活動。
從上表可以看出,學生的業(yè)余活動能夠參加運動的只占5.34%,比例很低,而玩游戲的占到26.70%。學生對可與運動的積極性不高或不主動,這就需要輔導員去引導,去說服。
1.2.2體育活動場所的使用和器材的設置
完善的體育活動設施是進行體育鍛煉的物質基礎。通過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制約大學生參加體育健身的主要因素除了學業(yè)負擔以外,沒有合適的鍛煉場所也是主要因素。在發(fā)達國家大部分高校都擁有較為完善的體育場館設施,這些場館設施、場地干凈,器械正常使用。我國高校體育設施受經濟水平的制約還不能與發(fā)達國家相提并論?!皵U招”更使許多高校生均體育資源出現(xiàn)負增長,甚至體育教學場地都十分緊缺,加大對體育場館的投入是當務之急。
從表2可以看出,受鍛煉場地影響而不去鍛煉的學生占到48.07%,將近一半,說明學生的鍛煉完全依賴于場地的占多數(shù),這同樣需要輔導員去引導學生鍛煉方式的多樣性,不能完全依賴于場地。
1.2.3 早操和課外體育活動流于形式
早操和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利于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可是目前大部分學校的早操和課外活動都是由學校團委和各學院學生會組織的,有的學院以限定的內容為主,具有形式化;有一些學院雖然不限定活動內容,但有一定的隨意性,沒能真正促進大學生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 如何改變現(xiàn)狀
2.1 要充分認識開展學生課外體育文化活動的重要性
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僅依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很大的程度上是取決于學生的課外活動。只有調動起同學對于課外體育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才有利于更好的開展相關活動。
課外體育文化活動是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愛好取向,結合自身的素質能力而開展具有自主選擇性的體育鍛煉方式。是學生展示運動技能、突出個性發(fā)展、緩解學習壓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構建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組織體系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發(fā)展原則,突出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確保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長期保持體育鍛煉。
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體育鍛煉的相關研究已經證實,參加體育文化活動可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減輕抑郁和焦慮狀態(tài),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身心健康教育手段。在課外體育文化活動進行中,尤其是集體活動特別有助于增強同學之間感情上的交流,體驗合作的樂趣、增加彼此間的親密感,利于增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2.2 加強認識,制定常態(tài)化的規(guī)劃
課外體育文化活動作為有效的提高或改善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在制定常態(tài)化的組織與發(fā)展規(guī)劃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活動項目選擇:輔導員可和體育老師進行溝通做到“因材施教”,宜選擇那些娛樂功能較強的項目。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選項目,滿足學生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需要。
(2)活動時間:有研究顯示,課外體育活動的項目越激烈、時間越長、次數(shù)越多對于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效果越理想。有實驗研究表明,每周鍛煉時間在3小時以上的學生,其心理健康水平顯著高于每周鍛煉時間在3小時以下(平均每天不足半小時)的學生。數(shù)據(jù)顯示每次1小時以上、每周3次以上的課外體育文化活動對大學生的健康狀況改善效果比較好。
這就要求輔導員和體育老師,應強化對課外體育文化活動重要作用與意義的理解與把握,將開展有計劃、有規(guī)模、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課外活動置于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心??梢酝ㄟ^開展校園體育節(jié)、開展趣味性體育運動會等,有針對性的體育專題活動等形式,確立常態(tài)化發(fā)展的內容體系。還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來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文化活動,將學生的體育鍛煉活動納入到日常的學習與生活當中。
3 總結與建議
根據(jù)上述情況分析,當前高校的學生體質已存在較大問題,建議作為老師特別是輔導員要采用合適的方式引導學生,引起高度重視,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和健康的體魄。輔導員平時和同學們接觸較多,應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適時的對同學思想進行引導,促使同學們充分重視課外體育文化活動對同學們身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對學校來說應該營造一種有利于課外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的氛圍,不能將課外體育文化活動的功能局限化。
(作者單位:安陽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