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說過:“教的目的是不是為了教?!蓖瑯娱喿x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讓學生學會自己閱讀。為達到上述目的,教師要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方法很多,諸如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競賽、巧設問題、電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一位老師在上《草原》一課時,先這樣導入課題:“從美麗的鳥的天堂回來,我們再乘興去草原游覽一番如何?現(xiàn)在先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歌曲《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陽》……”當“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的悠揚歌曲在同學們耳邊回響時,學生們立刻顯得情緒激昂、興趣盎然。這位老師便趁勢激趣提出:伴隨著這優(yōu)美的歌曲,你們愿意到美麗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看看嗎,你們想到那兒去了解些什么呢?學生的回答可謂是五花八門,有的想了解草原的景色,有的想了解草原的風土人情,有的還想去看看草原的空氣與大通的空氣有沒有不同……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
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地達到目的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種閱讀,在主動的、愉悅的氣氛中進行,能在遇到問題時,排除困難,達到閱讀的目標。良好的閱習慣一旦養(yǎng)成,便會成為這個人的寶貴財富,終生受用。
在小學階段,就要下力氣培養(yǎng)學生認真預習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主動克服閱讀困難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及勤于閱讀的習慣等等。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自己去讀書并有所獲。
教師要十分重視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比如《開國大典》一課,一是學生對開國大典不太熟悉;二是新中國成立時天安門廣場前人民群眾自發(fā)的那種激動自豪的場面學生沒有親自經(jīng)歷,這對他們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一定難度。我校一位老師在講課之前,讓學生從報刊上收集有關的資料和圖片,并地課堂上充分利用這些材料,課上得非常成功。學生有了這種習慣,對于學習其他課文,就會主動查找相關資料,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學好課文,也為將來培養(yǎng)收集,整理信息的習慣打下基礎。
二、培養(yǎng)質(zhì)疑解疑的能力
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教師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難點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針對性地教學,減少無效勞動。對于學生來說,能夠起到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激活學生思維及養(yǎng)成求知興趣的作用等等。
教師要教會學生在何處質(zhì)疑。一般來說,應在難點處、困惑處、關鍵處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一位教師在講《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時,學生提出了“為什么在敵人使用燃燒彈大火只燒到了邱少云身上?”“志愿軍潛伏在敵人陣地前時不能說一句話甚至不能咳嗽一聲不能蜷一下腿,否則就會被敵人發(fā)現(xiàn),那么在火燒到邱少云身上時他身上的手榴彈為什么沒有爆炸?”等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誰來解疑呢?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同時要注意啟發(fā)學生互助解疑,著力培養(yǎng)學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三、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由于家庭環(huán)境不同、經(jīng)歷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在認識、情感、思維等方面存在差異。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教學目標要適度靈活,課堂提問要分出層次,練習設計要難易有別,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反饋評價等等。
四、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上的精神負擔,使學生在教師的熱愛、尊重和期待下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地學習,主動地去探索。
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應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爭論。教師應是一名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并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也正是在互相問答、互相討論的相互作用的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
教師在教學時還要注意傾聽同學們的意見,使學生在課上敢說愛說,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有位教師,在講完《游子吟》一課后進行小結時,她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世間所有母親深深的敬意和對母愛的歌頌?!痹捯魟偮洌晃荒型瑢W立刻舉起手,大聲而認真地說:“老師,我覺得詩中的游子肯定不是一個孝順父母親的兒子,他那么大了已經(jīng)成年了為什么不自己補衣裳呢?讓那么老的母親在昏暗的油燈下給自己補衣裳呢?詩中的母親也不是一個好母親,兒子那么大了,還那么溺愛兒子,不給兒子動手的機會?將來怎么讓兒子一個人獨立生活呢?我看這個游子去了遠方他是不能夠獨立生活的。這樣的母親我看也要不得。”老師聽后,馬上笑著說:“你讀得很認真,想得也好。老師的概括,看來不準確,那么怎么說才確切呢?”課堂又一次活躍了。
在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發(fā)揮出來,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