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
提起宋美齡,大家會想起很多關(guān)于她的傳奇往事,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宋美齡擅畫畫,她的書畫作品曾在拍場頻頻以高價成交。資料記載,宋美齡興趣廣泛,涉足音樂、外語、宗教、體育、美術(shù)等多個領(lǐng)域,而繪畫是她的終身愛好。宋美齡自幼酷愛繪畫,現(xiàn)在還有人收藏著她12歲時所繪的圖畫。在美國求學時,宋美齡每年暑假都要外出寫生,她在學生時代,就打下了西洋畫的基礎(chǔ)。
師從名師
1917年,回國后開始對國畫產(chǎn)生興趣的宋美齡,和不少名家學過國畫,如大名鼎鼎的張大千。張大千由同鄉(xiāng)張群介紹,在重慶當了一段時間宋美齡的國畫導師,宋美齡受益匪淺。據(jù)悉,蔣家一直珍藏著那時張大千和宋美齡的師生合作山水圖。
1950年來到臺灣后,她拜國畫大師黃君璧、鄭曼青為師,前者教山水,后者教花鳥,這兩位國畫大師都是中國近代畫壇的名家。為了教好宋美齡,兩位大師根據(jù)宋美齡的實際情況,實施跳躍式教學方式,既嚴格認真又不失宋美齡的體面。在兩位大師的教導下,宋美齡進步很快。
為了學好國畫,她廢寢忘食,每天下午在書房苦苦鉆研。對所繪作品感到滿意時,還請蔣介石在畫上題字,夫妻以此來互娛。即使暮年后,只要沒有特殊情況,她也每天堅持作畫,以筆墨丹青抒發(fā)情懷,同時還兼習一些書法。在美國定居時,在街頭看到入畫的題材,她就會停下來做簡單的素描,除此之外,宋美齡平時也常常到畫廊和藝術(shù)館去學習觀摩,到了體力無法支撐時就改為每天看畫。
繪畫風格
宋美齡擅長山水和花卉,尤以山水為其最愛。其山水畫場景開潤,氣度恢弘;花鳥畫則以蘭、竹居多,顯示了其超脫世俗的個性。她的山水畫構(gòu)圖妥貼,用筆精到,清逸處有靈氣,沉厚處韻蒼潤,古趣昂然。筆下的蘭、竹、花卉,筆墨重而不濁。蒼老而潤,清超脫俗,充滿詩意。花鳥畫和山水畫相比,造詣要更高一些。她的作品既反映出女性柔美的一面,也反映出嶺南畫風清雅細膩的特征。
老師黃君璧贊譽宋美齡畫作豪邁而具個性,不似一般閨秀柔膩,稱她的松針和湍流畫得最好。上世紀70年代后臺灣省郵政總局先后3次將宋美齡的山水作品搬上郵票,分別是1975年、1977年、1987年,每套4枚一組,氣勢恢弘,極為壯觀,其中《雙松圖》郵票在1975年臺島《郵票選美》中被選為最佳郵票,她的繪畫藝術(shù)之高可窺一斑。
宋美齡客居美國時,早些年還偶爾作作畫。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年,她喜歡一個人靜靜地欣賞以前畫的國畫,“一幅幅地回味,沉思往事”。她在給友人的信中曾自夸,有中國畫的畫家和鑒賞家告訴她,她有成為大藝術(shù)家的潛力,說不定會是最偉大的在世藝術(shù)家,她說,從前在寫作和音樂稍有涉獵,但覺得作畫是自己絕對學不來的。如今,覺得那似乎是她最拿手的。
說起來,宋美齡畫畫的聲譽究竟是拜名聲所賜還是為名聲所累?有人認為是后者,就像畫家蘇高宇的文章所說:“惜乎其畫名為突出的身份所掩,不然,照她自己給友人的信中坦言,或?qū)④Q身于當世大家之列,也未可知?!?/p>
宋美齡一生的繪畫作品并不少,但能親自目睹其作品、了解其繪畫的人并不多。由于海峽兩岸很長一段時間的隔離,內(nèi)地僅有廬山美廬別墅、南京中山陵美齡宮對此有簡短的介紹。但也正因為如此,物以稀為貴,宋氏畫作在市面上的價格是非??捎^的。中國嘉德拍賣公司曾在2009年春和2008年拍出其兩幅作品《牡丹圖》和《蘭》,分別是89600元和179200元。杭州西泠印社拍賣公司在2008年拍出其另一幅《牡丹圖》,成交價高達235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