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強 張勇 王皓 吳雅楠 齊翠娟
【摘要】 目的 觀察不同中醫(yī)體質對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支氣管哮喘療效的影響。方法 按照《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將非急性發(fā)作期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分類, 將人體體質分為9種類型, 每種體質類型患者各隨機選取30例作為研究對象, 給予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 比較治療前與治療第3年不同中醫(yī)體質患者年哮喘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結果 特稟質、陽虛質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前與治療第3年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平和質、 氣虛質、痰濕質、 濕熱質、 血瘀質、 氣郁質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前與治療第3年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陰虛質支氣管哮喘患者年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治療前與治療第3年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可以減少除陰虛體質患者外8種體質患者哮喘的年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 其中, 對特稟質及陽虛質體質患者療效最明顯。
【關鍵詞】 中醫(yī)體質;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支氣管哮喘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influence by different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curative effect by 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for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According to “classification and decision criteria in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ients with non-acute episode phase bronchial asthma were divided into 9 types. There were 30 cases of each type as study subjects. They all received 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for winter disease cured in summer. Comparison was made on acute asthma attack times before and in the third year of treatment. 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annual acute attack times in specific endowment constitution and yang-deficiency constitution before and in 3 years of treatment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 The difference of annual acute attack times in gentle constitution, qi-insufficiency constitution, phlegm-dampness constitution, damp heat constitution, stagnant blood constitution, and qi-stagnation constitution before and in 3 years of treatment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annual acute attack times in yin-deficiency constitution before and in 3 years of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for winter disease cured in summer can reduce annual acute attack times in 8 constitution types, 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specific endowment constitution and yang-deficiency constitution.
【Key words】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for winter disease cured in summer; Bronchial asthma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 這種慢性炎癥與氣道高反應性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有關。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甚至可以導致猝死。近年來的大量臨床研究報道證實, 在嚴格遵照《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治療方案的基礎上, 通過在非急性發(fā)作期給予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可以達到減少哮喘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減輕癥狀、維持長期穩(wěn)定、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本研究通過中醫(yī)體質角度觀察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效果, 為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支氣管哮喘提供療效及預后判斷,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5月~2012年5月來本院就診的進行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的支氣管哮喘非急性發(fā)作期患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診斷標準。治療前按照《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1]進行分類, 將患者體質分為平和質、 氣虛質、 陽虛質、 陰虛質、痰濕質、 濕熱質、 血瘀質、 氣郁質、 特稟質9種類型。所有研究對象均回答《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中的全部問題, 根據(jù)分數(shù)結果確定每例哮喘患者的體質類型。利用隨機抽樣的方法, 每種體質類型患者各選取3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選取的研究對象年齡最小 15歲, 最大62歲, 平均年齡(44.50±6.40)歲。
1. 2 研究方法
1. 2. 1 貼敷藥物組成 肉桂、元胡、甘遂、白芥子、細辛。將上述藥物去雜研成細末, 按照1∶1∶0.5∶0.3∶0.2的比例, 用姜汁調成藥膏。
1. 2. 2 貼敷穴位 大椎、肺俞、脾俞、腎俞、膻中。
1. 2. 3 用藥方法 用膠布將藥物固定于局部皮膚, 貼藥6~8 h后去除, 溫水清洗局部并保持清潔。每次貼敷6 h, 每隔10 d貼敷1次, 每年共3次為1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前及規(guī)范治療第3年, 觀察9種中醫(yī)體質患者年哮喘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特稟質、陽虛質支氣管哮喘患者年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治療前與治療第3年比較,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平和質、 氣虛質、痰濕質、 濕熱質、 血瘀質、 氣郁質支氣管哮喘患者年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治療前與治療第3年比較,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陰虛質支氣管哮喘患者年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治療前與治療第3年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中醫(yī)理論認為支氣管哮喘屬于哮病范疇, 為宿痰內伏于肺, 各種誘因致痰隨氣升, 氣因痰阻, 相互搏結, 壅塞氣道, 致痰鳴如吼, 氣息喘促。該病可反復發(fā)作, 導致肺氣日益耗散, 并累及脾腎, 而肺脾腎虧虛又引發(fā)宿痰的產生, 導致本病反復發(fā)作, 遷延不愈[2]。支氣管哮喘患者中40%有哮喘家族史, 自身是特異性體質, 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較公認的觀點是哮喘為多基因遺傳病, 受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的雙重影響。這與中醫(yī)體質學說的先天及后天理論不謀而合。因此以中醫(yī)體質為切入點來研究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機理, 對支氣管哮喘人群進行干預, 降低支氣管哮喘的復發(fā)率、改善其生存質量, 具有很好的現(xiàn)實意義。
體質的形成是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調整體質偏頗, 可以有效預防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醫(yī)體質學說認為[3]:體質所代表的是人類個體特質, 體質差異的形成是先、后天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個體差異性產生的原因在于所稟受的父母生殖之精、胎養(yǎng)情況等先天因素及居住環(huán)境、飲食習慣、社會境遇等后天因素的差異性。體質具有可分性, 這為客觀判定體質提供了依據(jù)。體質決定是否發(fā)病, 決定疾病的易感性, 決定疾病的證型, 甚至決定疾病的傳變與轉歸。每個人的體質不同, 則其對外邪的抗御能力就不同。夏季三伏天陽氣至盛之時, 冬季易患疾病處于緩解期, 此時人體臟腑功能相對穩(wěn)定, 但人體陽氣盛于外而虛于內, 皮膚腠理相對疏松, 給予助陽之品, 可養(yǎng)其內虛之陽, 助其生長之能, 達到扶正祛邪、促進疾病好轉, 從而收到“治病求本”的療效。這也是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從體質角度出發(fā)的理論基礎[4]。
冬病夏治源于《內經·四氣調神大論》“圣人春夏養(yǎng)陽, 秋冬養(yǎng)陰, 以從其根”, 蘊含“治未病”的思想[5]。三伏天自然界陽氣最旺盛, “天人相應”, 人體陽氣也最旺盛, 全身經絡最為通暢, 在皮膚腠理開泄之時, 在特定穴位進行中藥貼敷治療, 使肺氣受益, 脾氣健運, 腎氣得充, 從而補肺、脾、腎三臟之不足[6]。穴位貼敷所用中藥, 均屬熱性、陽性藥, 有補虛助陽、溫里祛寒的作用, 同時儲備陽氣, 使冬季不易被嚴寒所傷[7]。所選穴位多為相關臟腑俞募穴和任督脈經穴, 穴位貼敷既有穴位的刺激作用, 又通過特定的藥物在特定的穴位上吸收, 以達到激發(fā)臟腑功能, 疏通經絡氣血, 調和臟腑陰陽, 祛逐病邪, 提高正氣的目的。根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 所取穴位多位于交感神經鏈附近, 屬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病理反射區(qū), 可通過內臟交感、副交感神經的刺激而調節(jié)氣管、支氣管、血管平滑肌的舒縮及腺體分泌, 降低氣道高反應狀態(tài), 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改善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tǒng)的功能, 因此對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顯示出明顯的防治作用[8, 9]。經穴位貼敷藥物濃度曲線平緩, 可以避免口服或注射給藥中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上表現(xiàn)出的峰谷現(xiàn)象[10], 而且不經口服, 避免了胃腸道消化液及肝臟首過效應等因素的影響, 可以充分地發(fā)揮藥物的作用[11]。
本研究通過觀察不同中醫(yī)體質支氣管哮喘患者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后的療效, 為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支氣管哮喘提供療效及預后判斷的幫助。本研究結果顯示,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對9種不同中醫(yī)體質的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療效并不完全相同。其中, 治療后特稟質及陽虛質、平和質、 氣虛質、痰濕質、 濕熱質、 血瘀質、 氣郁質患者年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較治療前減少, 其中以特稟質及陽虛患者療效最明顯。
參考文獻
[1]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 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2009:13-14.
[2] 周仲英.中醫(yī)內科學.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2003:83-84.
[3] 王琦.論中醫(yī)體質研究的3個關鍵問題(上).中醫(yī)雜志, 2006, 47(4):250-252.
[4] 萬力生, 范紅霞. 冬病夏治防治哮喘的機理探討. 中醫(yī)研究, 2001, 14(1):3-4.
[5] 王華忠.冬病夏治防治哮喘的機理淺探.湖南中醫(yī)藥導報, 2003, 9(6):9.
[6] 宣麗華.中醫(yī)治未病與冬病夏治穴位貼敷防治支氣管哮喘.浙江中醫(yī)雜志, 2010, 45(10):753-754.
[7] 陳華, 謝苗苗.“冬病夏治”干預咳喘病臨床應用淺析附咳喘三伏貼干預支氣管哮喘緩解期90例臨床觀察.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0, 4(15):214-215.
[8] 馮學英.咳喘膏伏天貼穴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山東中醫(yī)雜志, 2001, 20(7):405.
[9] 方鳳, 沈茜, 管瑾.磁性中藥貼外敷對易感兒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中國針灸, 1997, 17(1):15-26.
[10] El Maghraby GM, Ahmed AA, Osman MA.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nisoldipine: refinement of vehicles. Int J Pharm Compd, 2015, 19(2):152-160.
[11] Lobo S, Sachdeva S, Goswami T. Role of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in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her Deliv, 2016, 7(1):33-48.
[收稿日期:201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