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麗 丁姝月
【摘要】 目的 研究腦梗死后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VCI)患者采用經(jīng)顱磁刺激(TMS)治療對患者血漿C反應蛋白(CRP)以及纖維蛋白原(Fib)水平的影響。方法 118例腦梗死后VCI患者, 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9例。對照組單純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療, 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聯(lián)合TMS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AD認知量表(ADAS-Cog)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MoCA、ADAS-Cog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CRP、Fi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RP、Fib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TMS對腦梗死后VCI患者具有良好效果, 可明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及精神狀態(tài), 改善CRP及Fib水平, 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 腦梗死;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經(jīng)顱磁刺激;血漿C反應蛋白;纖維蛋白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025
VCI是較為常見的認知功能障礙疾病, 多見于中老年患者, 是腦梗死患者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隨著我國人口老年化的不斷加劇, VCI發(fā)生率也不斷提高, 受到人們重視和關注。目前臨床上對認知功能障礙無特效治療藥物。隨著電生理技術的不斷發(fā)展, 人們發(fā)現(xiàn)TMS可有效利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可塑性促進神經(jīng)功能的改善, 成為康復醫(yī)學研究的重點內容[1]。本文對本院腦梗死后VCI患者進行TMS治療, 觀察TMS對患者的治療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腦梗死后VCI患者118例, 所有患者經(jīng)檢查和診斷均符合腦梗死后VCI診斷標準[2]。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9例。對照組中男36例, 女23例;年齡42~86歲, 平均年齡(66.4±7.2)歲;病程1~8個月, 平均病程(4.2±1.6)個月;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8例, 中學24例, 大學及以上17例。觀察組中男35例, 女24例;年齡45~82歲, 平均年齡(65.8±7.1)歲;病程1~10個月, 平均病程(4.4±1.9)個月;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6例, 中學25例, 大學及以上1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內蒙古康源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 國藥準字Z15020018, 規(guī)格:5 ml∶175 mg)進行治療, 2~5 ml血栓通注射液加入250~50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 1次/d, 治療2周。觀察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給予TMS治療(SK-A型腦病生理治療機, 清華德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患者取半臥位, 頭戴治療帽, 將可產生低頻交電磁場的治療體放于患者的雙側額葉、顳葉及枕葉對應位置, 設置參數(shù):刺激強度3 T, 80% mT, 頻率3 Hz。安靜狀態(tài)下, 每次治療給予600次刺激, 1次/d, 治療2周。治療結束后患者均抽取晨靜脈血5 ml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CRP, 采用凝固法測定Fib。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認知功能情況、CRP水平以及Fib水平。采用MoCA量表對精神功能進行評估, 主要包括注意與集中、記憶、語言、執(zhí)行功能、抽象思維、計算和定向力等8個認知領域, 總分30分, 分值越大, 精神狀態(tài)越好。采用ADAS-Cog量表評估患者認知功能, 包括定向、結構、記憶、觀念、語言等12項, 總分70分, 分值越小, 認知功能越好[3]。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認知功能 治療前兩組患者MoCA、ADAS-Cog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MoCA、ADAS-Cog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CRP、Fib水平 治療前兩組患者CRP、Fi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RP、Fib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4], 腦梗死患者發(fā)病后引起VCI的發(fā)生率高達50%左右, 而復發(fā)性腦梗死患者VCI發(fā)生率更是高達70%以上, VCI不僅對患者認知功能造成嚴重損害, 也降低了臨床治療效果, 增加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 引起人們的關注。
隨著康復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 TMS的出現(xiàn)為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帶來了全新治療方法。研究發(fā)現(xiàn)[5], 一定強度的磁場刺激會引起血管擴張, 血液粘稠度下降, 加快血流流速, 改善微循環(huán), 減少神經(jīng)細胞的損傷。CRP含量升高會導致認知功能的損傷, 這可能與炎癥機制參與了腦血管患者認知功能損害有關。而Fib是一種炎癥傳導遞質, Fib水平升高會促進炎性反應, 損傷腦血管內皮細胞。本文對本院患者采用TMS治療, 結果顯示, 治療前兩組患者MoCA、ADAS-Cog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MoCA、ADAS-Cog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CRP、Fi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CRP、Fib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提示, TMS治療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經(jīng)狀態(tài), 調節(jié)CRP、Fib水平, 恢復患者認知功能, 與目前研究一致。
綜上所述, TMS對腦梗死后VCI患者具有良好效果, 可明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及精神狀態(tài), 改善CRP及Fib水平, 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梁雅慧.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對認知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5, 30(9):959-962.
[2] 吳偉, 朱小惠, 陶華英, 等.非癡呆性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腦梗死患者rTMS治療的臨床研究.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5, 13(3): 356-357, 514.
[3] 顧正天, 盧建新, 張守成, 等.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對腦梗死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療效.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2, 27(10): 964-966.
[4] 黃樹棟, 岑雄圖, 黃光位, 等.低頻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聯(lián)合多奈哌齊治療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觀察.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5, 21(5):661-663.
[5] 左軍杰, 張華.經(jīng)顱磁刺激對腦梗死后認知障礙的療效及C反應蛋白和纖維蛋白原的影響.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3, 15(6):614-616.
[收稿日期:201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