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錫國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是對小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主渠道。語文教師應根據(jù)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采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中去讀、去學,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一、當前情況下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點
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處于具體運算階段,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習慣于形象思維、被動思維;他們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有意注意的時間持續(xù)不長,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專心、回答不正確、理解不透徹等現(xiàn)象。教師要盡量運用形象生動、具體鮮明的圖形、實物或電化教學等直觀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講解時間,保持多種形式的轉換,包括語調、節(jié)奏、學生的練習等。還要設計安排一些富有情趣的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運用角色扮演法,把游戲引入課堂。教師更可以設計一些知識性較強的課外活動,化抽象為具體,變成趣味濃厚的兒童游戲,讓孩子們在笑聲中學,在笑聲中記,鞏固所學知識。
二、快樂教學的理由與好處
柳斌認為我們所實施的快樂教育的核心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自覺性,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滿懷信心地進取向上,從而在各方面生動活潑地主動得到發(fā)展。語文快樂教學的關鍵在于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一種積極向上的、主動正向的心理體驗。學生以明確的學習目的為指向,被趣化的學習內(nèi)容和活潑的學習方式所吸引,所以即使其學習的行為和態(tài)度表現(xiàn)得十分刻苦,但其主觀上的心理感受是快樂的。由此可見,快樂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是可行的,運用得適當?shù)拇_能讓孩子輕松愉快地提高學習效率。
三、引導學生學會朗讀并從中體會快樂
《課標》特別強調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應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第一個基本要求。首先,不“點讀”,讀正確。就要做到:一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動動手、劃劃詞、讀讀句子,在組內(nèi)交流提高。二是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切不可一字一字地教著讀。其次,不“加、漏”,讀流利。針對學生“加字、漏字”的現(xiàn)象,我用品讀的方式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品讀中須做到動腦想、專心聽、動口說……品讀能養(yǎng)成學生用心讀書的良好習慣。當學生個體朗讀完后,應得花時間組織學生討論、比較。在朗讀訓練時,我們要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朗讀情境。第三,要美讀,重情感。正確引導學生美讀課文,低年級學生應多誦讀好聽的言語作品,那些充滿音樂美的韻文,情趣盎然的兒歌,淺近曉暢的古體詩詞,短小清新的現(xiàn)代詩等都在誦讀之列。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能恰當?shù)剡\用對話的提示語,引導學生揣摩人物心理,可以使朗讀教學收到較好的效果。
四、用富有情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快樂
富有情趣的教學,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所以說“教學未見情趣,必不樂學。”
在教學中,教師要用豐富多樣的語言讓課堂充滿情趣。如用“提問導趣”、“評價引趣”、“幽默顯趣”、“導語激趣”等。教師還要以多種輔助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讓課堂充滿情趣。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以各種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如“音樂營造氣氛”、“多媒體引發(fā)”、“質疑激情明理”、“表演激活課堂”、“生活解讀文本”……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各種因素,實施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形式的多種組合,用愛和激情點燃學生的熱情,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活起來、樂起來。
五、在激發(fā)想象中讓學生品味快樂
《課標》指出:“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也就是說在語文課堂上必須以人為本,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價值取向,讓學生在愉悅中學習,從而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完善公民人格。課堂教學必須喚醒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讓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在課堂上多一點微笑和理解,盡力去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創(chuàng)設“人性化”的精神氛圍,在互動、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把課堂演變成學生向往的樂園。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教學中,我們要采用新方法激勵學生,使學生善于質疑,大膽發(fā)問,這是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自我、創(chuàng)新思維的一把金鑰匙。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共同參與這個過程,從中得出結論。
六、讓學生通過動筆寫作去享受學習語文的快樂
學習語文,而且要學生快樂地學習語文,不僅要學生在動口動腦中享受到快樂,更要輔以動手寫作來引導學生體會學習語文的快樂,因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在寫作練習中,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和保護好學生敢想、敢說的熱情、沖動和愿望。可以通過把學生帶到生活實際中去,讓他們親身體會,更利于表達。放手讓學生說真話、實話。習作結束后,教師還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自認為得意的作品,可以充分利用校內(nèi)公共媒體的宣傳陣地,也可以多鼓勵學生向報刊投稿,讓所有的學生都把寫作當成語文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種樂趣。
七、走1課堂,接觸自然,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語文
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延續(xù)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學好語文,課外的努力同樣重要,因為課外的學習活動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一方面教師要盡量少布置機械類的作業(yè),這樣做既能減輕學生學習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又能使他們保持學習語文的興趣。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投身社會實踐活動。在生活中認識語文,學習語文,同時提高運用語文的能力。還可布置寫作內(nèi)容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作業(yè)……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既讓學生學到了語文知識,又增強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始終把學習與激起興趣緊密結合起來,營造快樂有趣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做一個快樂語文人。
快樂教學,是課堂每個成員愉悅,積極參與,全力進取的適度緊張和放松后的恬適,是每個學生都參與課堂的途徑,讓學生在歡笑中掌握知識,在快樂中鞏固知識。
【作者單位:漣水縣小李集中心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