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寶生
一、一點一面,延伸科技觸角
在科學課堂教學中,我們一節(jié)課只能完成一個知識點的探究,而全校性的科技活動則可以通過項目的設置,對某個知識點展開一系列的活動。比如,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學習到的《看不見的空氣》,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針筒的擠壓,探究空氣能否被壓縮。對壓縮空氣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只能通過圖片介紹;而在科技活動中我們設計了各種利用壓縮空氣的活動項目,如:1.通過打氣筒往管子里打氣,當氣壓足夠大時,會把管口的乒乓球擠壓出來,打靶射擊活動。學生可以通過觀察連接的氣壓表看到管內的氣壓達到多少帕,球會飛出。2.也可以通過打氣筒往裝滿水的可樂瓶打氣,從瓶口沖出的水柱托起乒乓球翻滾旋轉,瓶子里的氣壓越大,噴出的水柱越高,乒乓球翻滾得越快。既利用了壓縮空氣的原理,也利用了伯努利原理。
某些活動項目還能綜合多方面知識的運用,如我們設計的“吸盤射箭項目”,即利用了拉弓時產生的形變具有的彈力,也利用了箭頭吸盤上靶的大氣壓力,還應用了瞄準時三點成一直線的光傳播原理。還有利用熱空氣上升原理的項目“升空的塑料袋”綜合了熱量傳遞、冷熱空氣對流等方面的知識。
知識從點到面,讓學生能在活動中對已有的知識得到系統(tǒng)的認識,對同一科學原理在不同項目的應用得到思維的拓展。
二、相輔相成,構建知識鏈條
課堂探究活動掌握了的知識與方法可以在校園科技活動中加以應用。在課堂實驗中,我們讓學生經歷科學家探索和驗證科學結論的過程,能夠從中培養(yǎng)他們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以及處理實際問題,與合作者交往的能力,而校園科技活動可以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方法得以應用,是科學學習的深化。比如,五年級上冊學習的《有趣的磁現(xiàn)象》。通過課堂探究活動(磁鐵靠近大頭針、磁鐵靠近磁鐵)讓學生總結出兩個規(guī)律:(1)磁體的磁性分布位置(兩極強中間弱);(2)同性磁極相互排斥,異性磁極相互吸引。
書本拓展的知識也能在設計的科技活動中體現(xiàn)。如對電磁鐵的應用方面,書本介紹的是上海的磁懸浮列車,而我們的科技活動器材中就有利用電磁感應現(xiàn)象呈現(xiàn)的磁懸浮陀螺,在通電的情況下,底盤與陀螺會產生相同的磁極,相互排斥,使陀螺懸浮在空中,學生則需要通過不斷地嘗試找到穩(wěn)定陀螺的平衡點,否則它會反彈出來,掉落在地板上。通過活動的嘗試,讓學生能親身體驗磁懸浮的原理與應用,讓他們在今后的理科學習中有一個初步的概念。
三、張弛有別,豐富活動形式
以我校開展過的科技活動為例,我們選六年級全體學生開展科普知識競賽,有必答題和搶答題。涉及的知識面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如汽車的發(fā)明者、飛機的發(fā)明者、電話的發(fā)明者;也有馬德保半球證明的大氣壓力、曹沖稱象利用的浮力、蘋果落地證明的萬有引力;也有日常生活的家庭電路電壓、干電池電壓、蓄電池電壓、手機鋰電池電壓、人體安全電壓;還有胎生、卵生、哺乳類、爬行類、節(jié)肢動物的分類選擇等。短時間的緊張比拼使每個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科普知識的普及水到渠成。
校園的科技活動也同樣有時間的要求,但相對于課堂的40分鐘,它顯得充裕,也能讓學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間。他們在每個活動項目排隊的時候已經留心觀察前者進行的情況,然后總結別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輪到自己時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當然,科技活動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知識與方法,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這里并不是說后者優(yōu)于前者,而是兩者屬于科技教育中兩個不同的發(fā)展模式。
四、單一多元,擴大受益范圍
1.科技活動參與的對象能面向廣大師生
近幾年,許多學校都開展具有各種特色的科技活動,有科技制作比賽,橋梁承重比賽,海陸空模型、建筑模型的比賽、水火箭比賽等。目睹眾多的比賽項目,我發(fā)現(xiàn)這項競技性較強,器材設備要求較高的活動只能針對少部分學生,而且是長期訓練的學生,不能面向大眾,器材成本高昂,知識普及對象的范圍有限,所以我們選擇與課堂探究活動密切相關且更能貼近學生的學習的項目。
校園科技活動作為普及型的大型學科活動,可以面向更多的學生,使每個孩子都有學習和體驗的機會,我校連續(xù)幾年都是分年級實施,效果良好。在活動中老師也參與其中,同臺競技,邊賽邊教,即學即用;老師不但是主導者,也是參與者,可以是合作伙伴,也可以是競爭對手,師生間的溝通更密切,現(xiàn)場引導更直接到位。
2.課堂探究活動中學生可以是組長,科技活動學生可以是老師
在我們開展的多個項目組成的校園科技活動中,我們可以安排每個項目由一到兩個學生組成進行管理,這樣既能減輕工作人員人手不夠的壓力,也能鍛煉學生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和示范教學的能力。我們都知道,對于所學的知識:聽過,可能會忘記;看過,能記住一部分;親自做過,能牢牢記住;親自教過,能深刻理解;所以讓學生在科技活動中充當工作人員和小老師的角色,能使他們對該項目的原理深入理解。
經歷過多個學??萍蓟顒拥膮⑴c和指導工作,我們還可以用蓋章領獎的方式提高學生對每個項目的參與度。提前給每一位學生發(fā)一張本次科技活動項目表,每參與一項活動就給工作人員蓋一個章,然后通過印章的數量領取一定的紀念品,能大大提高學生對每個項目參與度。
通過科技活動提供給學生一個學有用武之地的活動平臺,讓他們知道學習不止是在課堂中,也可以在課外進行;也讓他們知道許多事情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往。總而言之,有效開展與組織好校園科技活動,是促進課堂教學,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佛山市順德區(qū)樂從鎮(zhèn)樂從小學 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