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自然規(guī)律無人能夠改變,珍惜年華也好,蹉跎歲月也罷,不會為誰片刻停留。知秋一葉,蒼涼無奈的飛舞著生命最后的精彩。
佛偈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萬千世界竟全在這一花中詮釋,而小小一葉竟能囊括菩提,或許這就是禪意的玄妙,這就是禪機的無處不在。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葉子,猶如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人生,每個人也如每片葉子,春生蔥籠,夏至全盛,秋來凋零,冬臨成冢。坐亦禪、行亦禪,刻意追求的未必成功,無心無志的未必無成,一切取決于一言一行,人們總是站在煩惱里仰望幸福,卻不知道,自己一直被別人仰望著。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有誰能心如飛鳥展翅縱橫于天地之間,無羈無絆、無牽無掛?又有誰能體態(tài)輕盈飄忽于山野樹叢,歡呼雀躍、長嘯仰天?萬法皆生,皆系緣份。偶然的相遇、驀然的回首,便注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但是佛說:所謂緣份,不過是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每個人悟道都需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勘破、放下、自在。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生老病死非我等能抗拒之,而愛別離、怨長久令人扼腕,求不得與放不下卻是心魔所致。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抱定一顆素心: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洞明棋局需要明眼與慧根,勘破人生需要知性與閱歷,放下雜念需要勇氣與胸懷,獲得自在則需要境界與心態(tài)。
走過半生,才慢慢懂得:日子周而復始,有時也有淚水滑落,辛勤耕耘未必瓜果遍地,成功可能永遠活在希望里。
走過半生,才慢慢明了:原來所有的驚天動地過往,竟都成了故事,不過是人生路上或深或淺的腳印,原來所有愛過的恨過的人,竟都成了故事,不過是交響樂中或喜或悲的一章。
珍惜身邊滑過的光陰,春有意,夏有情,秋有思,冬有韻,四時有心,方能賞之!抓住高掛天上的幸福,不為財物所役,不為虛名所累,不為利益所誘,不為情色所動,觀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天地萬物,不為我所動,我亦不為其所擾,賞春悅夏,喜秋樂冬,萬物皆各盡其能,各行其樂,豈不快哉!
愿作知秋一葉,無論生機蔥蘢,還是枯槁化泥,時易情不改,境換心不恣,努力耕耘、莫問收獲,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