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磊
摘 要:現(xiàn)代文壇,諷刺成為大部分小說中運用的手段,其中《圍城》是諷刺小說的一個典范。本文從語言、情節(jié)細節(jié)以及命運三個方面來論述《圍城》的諷刺藝術。
關鍵詞:諷刺;語言;情節(jié);命運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7--01
《圍城》是錢鐘書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以嘲諷、批判、抨擊的態(tài)度描述了知識分子的滑稽可笑、心胸狹窄、思想腐朽的現(xiàn)狀?!秶恰窇蚺暗恼Z句,調侃的對話,以及啼笑皆非的情節(jié)都是小說的看點。
一、《圍城》的對話語言
《圍城》作品中人物的對話語言并不是直來直往地表達,而是要繞一個彎子,要說東偏要說西,說到西的時候,語言中又深藏著東,拐彎抹角讓對方去品、去悟。這種對話方式,成為了《圍城》諷刺藝術的一大特色。
在作品的開端,方鴻漸坐船回國,在船上出現(xiàn)了一位孫太太,這樣一個窮酸寒磣沒有什么文化的女人,也說出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來?!叭恢婪▏说拿孕牛禾恢覍?,偷人,丈夫做了烏龜,買彩票準中頭獎,賭錢準贏…現(xiàn)在看來,鮑小姐那位未婚夫一定會中航空獎券頭獎,假如他做了方太太,方先生賭錢的手氣非好不可?!边@樣一個看起來老實的貧苦女人在《圍城》中,居然說出一番隱晦的話語。這話正是對蘇小姐說的,意思無外乎在說鮑小姐在外面與方鴻漸鬼混,鮑小姐的未婚夫正是做了烏龜?shù)娜?。短短的幾句話,把孫太太看人處事的心理,為人的態(tài)度刻畫得淋漓盡致,表面上只是幾句不痛不癢的閑語,仔細品味,不禁讓人拍案叫絕,把諷刺的話寫出藝術感,恐怕只有《圍城》里才能看到。
二、《圍城》情節(jié)的細節(jié)
《圍城》作品中的李梅亭是一大看點,方鴻漸與其他人結伴前往三閭大學的旅途中,作者著實用了筆墨描寫李梅亭。譬如,李先生因為愛惜自己新買的雨衣,下雨了也不肯用,向孫小姐借了遮陽傘,沒想到傘被雨淋得脫了色,染了他一身。這個情節(jié)頗有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笑感,頗值玩味。又寫李梅亭偷偷藏下錢買烤白薯吃,表面上卻裝著挨著餓。當孫小姐生病,他舍不得新開仁丹而拿了一粒魚肝油充數(shù)喂給孫小姐。這些看似無關痛癢的小細節(jié)描寫,像一把把諷刺的小刀,將李梅亭此人剝得赤裸裸。讓讀者驚嘆,原來表面上衣冠楚楚的教授,本質卻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但是與三閭大學的校長一比,似乎是小巫見大巫。高松年,三閭大學的校長,地道是一個老狐貍。在情節(jié)細節(jié)的刻畫上,自然少不了他。方鴻漸剛到學校,高松年便問他是不是收到了自己郵遞的信,說得有鼻子有眼,而事實上他根本沒有遞出過。字里行間里,將一個油頭滑腦、狡詐的騙子描寫得恰到好處。
三、《圍城》的命運
《圍城》中人物的命運讓人有種說不出的無奈感,方鴻漸作為作品的主人公,在書中的命運也充滿了諷刺味兒。在他的未婚妻周小姐去世,便是他的人生諷刺的開始。留洋回鄉(xiāng)的方鴻漸,一共經(jīng)歷了四段感情。第一段感情是與鮑小姐,此時的方鴻漸處事未深,對感情充滿了憧憬,可鮑小姐卻沒有把他放在心上。當方鴻漸遇到蘇小姐時,經(jīng)歷了第二段感情。蘇小姐對他一往情深,可方鴻漸又沒有愛意。單戀似乎成了諷刺藝術的死角。
這時,唐曉芙出現(xiàn)了,終于是兩情相愿的局面,可諷刺的是唐小姐居然是蘇小姐的表妹,而蘇小姐因為得不到方鴻漸的愛,便在唐小姐面前搬弄是非,最終導致兩人感情的破裂。在方鴻漸與唐小姐決裂以后,方鴻漸從唐小姐家里離開,那時正在下雨,方鴻漸站在馬路一邊淋雨,站了很久。唐小姐心里不忍,想要叫方鴻漸回來。但是她正要叫女傭去叫方鴻漸時,方鴻漸離開了。這簡直諷刺到家的命運!如果那時唐小姐早一分鐘去叫方鴻漸,或者方鴻漸再多等一分鐘,兩個人也許便能重歸于好,可偏偏命運讓兩個人錯過。后面,更加妙不可言的是,就在唐小姐擔心方鴻漸,給他打電話的時候,方鴻漸錯認為是蘇小姐來的電話,大罵了幾句,以至于兩個人最后的和好機會被斷送,最終形同陌路,命運的諷刺可謂是充滿了藝術感,讓人又氣又笑,又無奈又嘆息。
方鴻漸與孫柔嘉是第四段感情,兩個人在一起也頗有命運的諷刺味道。兩個人在他人的起哄下,草草訂了婚。而后兩個人結婚也是辛楣促成的結果,一切都是被牽著鼻子走。方鴻漸與孫小姐結婚后,家里成了戰(zhàn)場,吵嘴打架似家常便飯。到最后,方鴻漸與孫柔嘉吵翻,孫柔嘉離家成為了第四段感情的終結。此時,本來方鴻漸是想與孫柔嘉和好,但是當他回家的時候,恰巧聽到孫小姐的姑母在說他壞話。又遇到丟錢包,沒能吃晚飯等等事情后,方鴻漸把一切歸罪與孫柔嘉身上。好像命運故意要拆散兩個人,錢鐘書最后借用他們房間里的那臺老鐘的時差,點破了這一切?!傲c鐘是五個鐘頭以前,那時候方鴻漸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勸她別再為昨天的事弄得夫婦不歡;那時候,柔嘉在家里正等鴻漸回家來吃晚飯,希望他會跟姑母和好,到她廠里做事。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對人生包涵的諷刺與感傷,深于一切語言、一切啼笑。”命運的諷刺致使整部作品得到了升華,諷刺的藝術已入骨髓。
錢鐘書的《圍城》從開頭到結尾,從語言到情節(jié)再到任務命運的處理,全部運用了諷刺的手法。使整部作品時時刻刻都帶有幽默的色彩,藝術感強烈,讓人歡笑之余,更多是對作品的回味、深思。當諷刺成為一門藝術的時候,除了那種讓人無奈嘲笑后的余溫,更讓人體會到看完作品后那種深層次的傷痛和刻骨銘心的無奈與悲涼。
《圍城》中的諷刺已經(jīng)是一門藝術,在笑后面,留下的是心酸的淚水。
參考文獻:
[1]錢鐘書,《圍城》,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2]廖又琳,淺談《圍城》的幽默與諷刺藝術,大眾文藝,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