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誠敬內(nèi)心與敬業(yè)樂群

      2016-05-14 10:05樓宇烈
      中國教師 2016年9期
      關鍵詞:身教儒家生命

      樓宇烈

      我跟大家同行,也是一名普通教師,在北京大學任教,從1960年開始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整55年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重視教育,教育是立國之本、立國之基礎,“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人比樹木要難得多,而且樹人也關系到民族和國家的前途和歷史。所以,在傳統(tǒng)文化中,始終是把教育放在基礎文化建設最根本的任務當中的。

      在教育中,應該說師德是一個最根本的東西?!度逍小分刑岢隽藢θ逭叩囊恍┗疽螅绻覀円粭l一條地分,共有16條,可以說《儒行》對儒者的要求非常全面和高標準,有對內(nèi)心的人格的描述要求,也有對外在的言行舉止規(guī)范的要求。它包括內(nèi)外兩個方面,特別是于內(nèi),是對人格的塑造和養(yǎng)成,這是最根本的。

      一、誠敬內(nèi)心,做好一個人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做好一個人。師德從某種意義上講,似乎是一個職業(yè)德行,所有職業(yè)的德行都應該建立在基本的做人的基礎之上,離開了做人的德行,是不可能建立起職業(yè)德行的。僅有職業(yè)德行,也不見得有完善的人格的德行,所以做人的基本德行最重要?!度逍小分衅鋵嵦岬搅俗鋈?,當然這個人不是一般的人。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要人懂得怎樣才算是一個人,能夠把人跟動物區(qū)別開來。那也就是,人不僅是一個物質(zhì)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一個精神的生命,是一個精神生命和物質(zhì)生命統(tǒng)一起來的高級生命,與只有肉體生命沒有精神生命的動物不一樣。當物質(zhì)生命和精神生命結合在一起時,這個精神生命就是肉體生命的指導者、引領者,若無精神生命的指引,可叫作“行尸走肉”。作為人,首先要明白人跟動物的區(qū)別,不能讓物質(zhì)生命引領我們,而應該讓精神生命引領我們。這是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第一個內(nèi)容:讓人認識到我們跟其他的生命不一樣。

      再進一步要求,通過教育要求人不能僅僅作為一個普通人,還應不斷地提升,能夠成為一個不僅是個人的引領者,還是社會的引領者,為社會制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風氣和習俗,引領社會走向有序、和諧,大家能夠在這一環(huán)境中安樂生活。因此,教育在《禮記·學記》中提出兩個任務,一是個人修養(yǎng)的提升,二是通過教育化民成俗,讓大家有一個良好的習俗?,F(xiàn)在,我們有時會感覺到家庭教育無力、學校教育無力,為什么?是因為當我們教孩子這樣做、那樣做,但他們到社會中間,社會風氣卻有不同的地方,因此有人說社會是一個大染缸。今天跟古代不一樣,古代信息的交流要很長時間,有時一年才能夠從這個地方傳到那個地方,甚至幾十年才能從這個地方影響到那個地方,現(xiàn)在是瞬息之間。因此,社會教育成為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我們不僅要抓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更應重視社會在教育中的作用。

      當然,一個社會的氛圍,一個民俗的形成,離不開每個人,所以又要回到我們每個人。如果每個人都發(fā)揚一點正氣,做點善業(yè),整個社會就會正氣上揚,大家也會有一種奮發(fā)向上、與人為善的一種風氣。所以,中國歷史一直教育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每個人做一點善事,整個社會就會形成良好的風氣,都做善事積累起來就有大善業(yè),這和我們每個人分不開。

      《儒行》中講作為一名儒者,有內(nèi)外兩個方面。如果把它簡單地歸納一下,無非兩個字,即“誠敬”。拿朱熹的話講叫“為人初師誠敬”。往前追溯,《周易》中的“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就是用“敬”規(guī)范我們的內(nèi)心。我們的內(nèi)心要充滿敬,行動要用“義”來規(guī)范,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誠”。歸納起來,就是要充滿敬意,講誠信或者義。為人師表最重要的不是言教,而是身教,教師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去影響這個社會,身教重于言教。我們既要言教,也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

      二、傳道、授業(yè)、解惑

      教師應該做些什么工作?韓愈在《師說》中提出教師要做的工作,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傳什么道呢?在韓愈當時的思想中,道主要指儒家的道,即儒家的道場。此外,他還寫了另一篇文章《原道》,追根溯源,道從哪兒開始,是怎樣延續(xù)的,今天我們應擔當怎樣的任務和責任?!对馈分兴匪莸木褪侨寮宜瞥绲牡澜y(tǒng),就是從堯舜開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

      儒家文化在社會日常生活的構建中起了主要作用。應該說,我們的日常人際關系及言行舉止規(guī)范基本上是按照儒家理念來構建的,而且我們3 000年的社會政治制度,也是按照儒家理念構建的,它在傳統(tǒng)文化中起著指導人們的作用。我們也看到儒家思想在不斷演變,先秦有孔孟荀著名儒家,到了漢代,著名儒者董仲舒建議漢武帝獨尊儒術,這在歷史上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也給我們留下一個印象,似乎整個傳統(tǒng)文化都是獨尊儒術的。這作為日常生活中的主體沒有問題,但說歷史上就是獨尊儒術,這和中國整個文化是不合的,因為中國整個文化是多元包容的。儒學是開端,不斷地吸收各個方面的思想來豐富、發(fā)展。所以,在主體結構中,我們經(jīng)常會感覺到儒、釋、道有細致的分工,儒治世,與佛治心、道治身相互配合。其中,有一個明顯的標志是唐玄宗親自選了三本書做注解,讓全國讀書人都讀,一本是《孝經(jīng)》,一本是《道德經(jīng)》,一本是《金剛經(jīng)》,非常典型地代表了中國儒釋道的思想?!缎⒔?jīng)》是根本,百行孝為先,《道德經(jīng)》是道家的根本,《金剛經(jīng)》是中國佛教最根本的經(jīng)典,所以從唐玄宗開始就形成了這一格局。

      剛才講的董仲舒時期已是儒學新階段。董仲舒的儒學接納墨、道、名、法、陰陽五家的思想,綜合各家,所以建議漢武帝獨尊儒術,是他這種形式下的儒術。儒術到了漢代,已有很大發(fā)展,包含其他各家。

      到了宋代,儒家又發(fā)生很大的變化,現(xiàn)在我們稱宋代儒家是新儒學。“新”在哪兒呢?主要是把佛家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包含到儒家思想里面去,使儒家發(fā)生很大的變化?,F(xiàn)在,我們經(jīng)常講的儒家的根本—理學,是接受了佛教思想提升出來的。因此,講儒家,一定要知道它的發(fā)展背景和歷史。把內(nèi)心的修養(yǎng)和外在的行為、佛道的思想吸收到它的思想中去,使儒學得到很大的發(fā)展。宋明以后理學有了復興,就是因為吸收了這些思想。

      到了近代,出現(xiàn)新儒家,可以說是從康有為開始的。這個新儒家“新”在吸收了西方精神,如自由、平等的思想。

      簡單地講,儒家雖有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但核心沒有變,不管內(nèi)容如何豐富,落實到做人這個原則上去,強調(diào)知行合一。對于知行的問題,歷史上有很多的討論,如知難行易、知易行難,但總的來講我們要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說到做到。儒家反復強調(diào)我們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別人,不能用自己做不到的要求別人做到。我們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做教師的一定要做到,這是最基本的。所以,師德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教師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者,傳的是為人之道。

      授什么業(yè)呢?授業(yè)并不是教一點知識就行,而是教人們怎樣把握知識,發(fā)現(xiàn)知識,發(fā)展知識,更重要的是怎樣運用知識,是一種學習的方法。掌握了學習的方法,人們才能運用知識,否則知識就是死的。知識被運用以后,它才會活起來,有所發(fā)展,所以授的業(yè)是為學之方。

      解什么惑呢?人人都有惑,惑的產(chǎn)生是因為有“蔽”,人們常常被片面的東西遮住眼睛,看不到整體大局,解惑就是解由偏僻帶來的惑。所以,為人師要傳為人之道,授為學之方,解偏僻之惑,任務很重,首先就要有一種敬業(yè)精神,對自己的事業(yè)有所敬重,有所敬畏,不斷地豐富、提升業(yè)務。

      三、敬業(yè)樂群,要有“兩顆心”

      教師也是一個“醫(yī)生”。唐代孫思邈,我們尊他為“醫(yī)圣”,他有一本書叫《千金藥方》,講述了作為一名醫(yī)生應該具備的一些條件,第一個題目就叫“大醫(yī)習業(yè)”。他講到作為一名好醫(yī)生應該全面地掌握整個治法,不能只懂得醫(yī)道看看醫(yī)書就行了,只片面地知道一些醫(yī)理不行,要不斷地學習,開闊眼界,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這就叫敬業(yè)。

      敬業(yè)樂群,是《禮記·學記》中提到的,最初是說我們要努力學習,跟同學打成一片,互相切磋。后來,敬業(yè)樂群成為人們對自我修養(yǎng)的一個要求,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要尊敬和敬畏,對與自己共同從事這個事業(yè)的人,和睦相處,打成一片。小時候,我常看到商店中會掛著“敬業(yè)樂群”的牌匾,現(xiàn)在看不到了。我曾在20世紀90年代去韓國,居然在韓國的政府辦公大樓中看到他們掛著“敬業(yè)樂群”四個字,當時就很感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tǒng),人家很重視,我們自己卻看不到了。一個人要尊敬自己,尊敬他人,也要尊敬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只有尊敬了我們自己的事業(yè)后,才會不斷地提高自己。

      我覺得做教師非常重要,要比一般人多“兩顆心”,一顆愛心,一顆耐心。有了這“兩顆心”,我們才能夠把孩子教好,把學生教好。過去,我們講要把書院當家庭,把師長當父母,但這個跟小家中的父母不一樣。父母的愛心,有時常會變成溺愛,所以教師的愛心比家長的愛心更難,要把握一個分寸。嚴而不厲,很嚴格的要求又不是非常厲害,讓大家不敢親近,所以分寸的掌握很關鍵。此外,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像家長那樣愛自己的學生,也要以一個師長不斷上進的態(tài)度教育學生。孩子或者年輕人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教師要讓他們的想法能夠有所提升,還需要一顆耐心。

      師德從各個方面來講,會有很多內(nèi)容。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做好一個人。做好一個人,要把握住最基本的東西,即敬和誠、敬和義。此外,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敬業(yè),還要多“兩顆心”—愛心和耐心。

      (作者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責任編輯:孫建輝

      猜你喜歡
      身教儒家生命
      高校芭蕾基訓教學中“言傳”與“身教”重要性探討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學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茶道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
      常宁市| 齐齐哈尔市| 江达县| 山东省| 九龙城区| 天峨县| 九江市| 涿州市| 兴化市| 江华| 泰州市| 绥阳县| 竹山县| 汽车| 保山市| 镇安县| 江华| 油尖旺区| 衡东县| 泰顺县| 水富县| 苏尼特左旗| 南阳市| 阳原县| 江门市| 阿荣旗| 莱芜市| 新郑市| 新乐市| 图片| 昌邑市| 嵊州市| 德庆县| 栾城县| 太康县| 太仆寺旗| 通海县| 思茅市| 东乌珠穆沁旗| 同心县| 珲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