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榮
【摘要】 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方式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效果差異。結果: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心理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總滿意率為95.00%,對照組為8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常規(guī)護理手段配合心理護理干預能有效的改善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緩解壓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心理護理干預; 肝硬化;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8-0089-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8.050
肝硬化是臨床醫(yī)學上一種比較多見的發(fā)展性肝病,它的發(fā)病原因十分復雜,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肝臟損傷,如大量酒精攝入、長期營養(yǎng)不良、慢性肝炎、化學中毒、循環(huán)性障礙等都是導致肝硬化的直接因素[1]。其發(fā)病初期并沒有明顯的癥狀,到后期肝功能損傷嚴重就會出現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脾功能亢進、腹部積水等并發(fā)癥,再往后就演變成癌癥[2]。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出可以根治此病的藥物與方式,但不管是采取哪種治療方式,對患者的護理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護理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身心健康狀況,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對80例肝硬化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對其中40例患者實施了心理護理干預的護理手段,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入選患者都經過臨床檢測確診。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24例,年齡29~67歲,平均(46.3±2.8)歲;研究組中,男12例,女28例,年齡28~66歲,平均(45.5±1.7)歲。排除存在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自身及家屬不同意此次項目的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護理時間、病情嚴重情況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患者進入醫(yī)院的同時就為其制定嚴格的護理方案,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研究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幫助患者在短時間內熟悉并適應醫(yī)院。大部分患者來到醫(yī)院后都會出現不良情緒,身體上的病痛不僅會對其生理造成巨大的折磨,也會給心理上帶來創(chuàng)傷,這時應該給予其必要的關懷,為患者提供舒適干凈的治療環(huán)境,引導患者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熱情的介紹醫(yī)院的各項流程,幫助其掌握正確的治療程序,積極與其交流,爭取消除患者的無助感與孤獨感[3]。(2)與患者建立真摯的情誼。護理人員采取一對一的方式,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固定干預,耐心解答患者疑惑,傾聽患者的煩惱與焦慮,經常為其加油、打氣,對患者進行心理上的疏通與排解,緩解壓力,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一旦出現問題,馬上解決[4]。使其在治療過程的處于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對病情恢復很有效果。(3)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病情。在護理前要對患者的基本情況及過往病史進行全面的了解,做好應對突發(fā)情況的準備,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檢查,對于其病情的發(fā)展需如實報告給患者,并告知其治療方案,如用藥的劑量、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都要為患者介紹詳細,用專業(yè)知識來消除患者的恐懼[5]。(4)與家屬保持高度配合。為家屬詳細介紹患者的病情與治療情況,叮囑家人多照顧患者的情緒,對于飲食方面,囑咐家屬多為患者準備一些富有營養(yǎng)的清淡食物。積極配合家屬的各項行動,經常進行交流,方便分析病情,與家屬一起幫助患者找回自信,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進行治療[6]。(5)保護患者隱私并尊重其自尊。所有入院的患者都應該得到平等或更關懷的對待,不能用同情或有色眼光去看他們,更不能用惡劣的態(tài)度對待。在整個護理過程中,需保持足夠的耐心與友好的態(tài)度,主動給予其幫助與指導。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關系,對于患者的隱私不能輕易的透露給其他與治療毫無相關的人員,保護其脆弱的心理[6]。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恐怖、敵對、焦慮、抑郁、人際關系等心理狀況指標的差異,再對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進行調查與記錄,對比兩種護理方案對于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利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進行評定,得分越低表明其心理狀態(tài)越佳,得分越高,表明其心理狀態(tài)越差。其中滿意: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以及專業(yè)能力的評分達90分以上;一般滿意: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以及專業(yè)能力的評分為60~90分;不滿意: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以及專業(yè)能力的評分不足60分[7]??倽M意率=(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恐怖、敵對、焦慮、抑郁、人際關系心理狀況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5.00%,對照組為80.00%。研究組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近幾十年來,人類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科技也在不斷進步,物質資源也變得十分豐富,但一些疾病的發(fā)病率卻在不斷增高,比如肝硬化,肝病患者眾多,單是攜帶者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基數,這類疾病的患者多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幾年也有年輕化的趨勢[8-9]。如出現上文提及的臨床癥狀,就需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檢查,確認是否患病,若患病就要采取積極的治療,該病發(fā)展十分迅速,如果任由其拖延下去,最后可轉變?yōu)榘┌Y。此病癥的治療過程十分漫長與復雜,常常使得患者苦不堪言,心理上也承受巨大的創(chuàng)傷,本來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患者可能還會出現抑郁、自閉等情況[10]。研究表明,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是有助于病情的恢復,如果自身每天都處在負面情緒中,肝火堆積漫長,更容易導致病情的加重,正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對于對患者的心理健康或其他方面的考慮采取了心理干預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從疾病的陰影中解脫出來,通過安慰、鼓勵、陪伴、傾聽等方式幫助消除其不良情況。與家屬保持高度的配合,為患者的恢復提供更好的條件[11]。
治療固然重要,但對患者的護理同樣重要,它對患者的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次采取的心理護理干預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了治療效果,改善了其在治療期間產生的不良情緒,緩解了壓力,對患者的心理與生理恢復都起到了積極的效果。護理后,研究組恐怖、敵對、焦慮、抑郁、人際關系心理狀況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常規(guī)護理手段加心理護理干預能有效的改善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狀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匡霞,張先翠.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08,7(2):31-32.
[2]沈朝芝.肝硬化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及護理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9):2075-2076.
[3]潘璐.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內科,2013,8(5):561-562.
[4]李彥俊.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5,28(8):119-120.
[5]李春蘭,王國華.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給予心理護理的方法和效果[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5):64-66.
[6]鄧先鋒,田敏,張香蘭,等.肝硬化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狀況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J].護理學雜志,2011,26(6):76-78.
[7]徐金燕.7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1,6(19):89.
[8]朱清文,方平安,周立智,等.肝硬化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健康行為的相關性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7,22(3):4-6.
[9]解滿霞,周進.乙肝肝硬化患者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12):1525-1527.
[10]朱清文,方平安,周立智,等.肝硬化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健康行為的相關性分析[J].護理研究,2007,21(10):865-867.
[11]龐紅華,袁天喜,向圓花,等.綜合性心理護理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心理健康狀況、遵醫(yī)行為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4,52(6):111-113.
(收稿日期: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