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
摘要:當下電視劇觀眾群體正在發(fā)生世代輪替的現(xiàn)象,本文從新世代觀眾深受二次元文化熏陶的角度,闡述他們對電視劇價值取向與審美欣賞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影響。
關鍵詞:電視劇 新世代觀眾 二次元文化
作為當今社會主流的文化形態(tài),電視劇現(xiàn)在走到了大轉折的拐點。老一撥觀眾漸漸淡出,受眾群體的世代輪替正在悄然發(fā)生,電視劇從業(yè)者面對一群陌生的觀眾。以1979年改革開放為時間標識,70年代出生的人群此時開始接受正規(guī)教育并逐漸認識接觸社會。他們深受改革開放影響,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審美觀方面與前幾代人呈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景觀。以這一代人為界限,可以將電視觀眾分為前世代觀眾與新世代觀眾兩部分。新世代觀眾群體與上一代存在顯著差異。首先,前一代觀眾大多經歷過理想主義的痛苦幻滅以及對社會現(xiàn)實的深沉思索,坎坷的人生閱歷使他們特別關注社會與政治,關注歷史與人生。受傳統(tǒng)教育影響,他們把電視劇當作歷史、社會與人生的反映,注重其教化功能,映射到欣賞趣味上,波瀾壯闊的歷史正劇與貼近生活反映現(xiàn)實人生的電視劇特別受到他們青睞。新世代觀眾成長于改革開放之后,相對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充裕的物質生活條件與平順的人生道路使他們更注重物質與享樂,他們普遍將影視劇視為一種娛樂消遣方式,當作緊張工作之余的精神放松,泛娛樂化傾向比較嚴重。兩代人人生閱歷不同,導致他們關注電視劇的態(tài)度不同,題材內容的興奮點也不同,審美判斷與選擇更不相同。
其次,兩代觀眾自幼閱讀習慣不同,造成審美趣味出現(xiàn)偏差。前一代觀眾從小以文字閱讀為主,書籍是陪伴他們成長的精神食糧。所以,前一代觀眾注重電視劇的內涵,喜歡畫面低調深沉,看中氣質沉郁表演內涵豐富的演技派演員,并不特別注重外貌。而新世代觀眾自幼浸淫于動漫影視,被稱為“讀圖”一代。他們自稱來自“二次元世界”,①以區(qū)別他們的父母,標示一種特立獨行的文化風格。同時,新世代觀眾又是計算機技術與互聯(lián)網(wǎng)革命的擁躉與受益者。在當前社會中,互聯(lián)網(wǎng)從廣度來說覆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其深度而言,互聯(lián)網(wǎng)的觸須不僅滲透進每個人的物質生活領域,而且深達精神生活的私密空間。動漫影視這些“二次元世界”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的強大推送力抵達每一個個體的感官,讓年輕人身不由己地沉浸其中。中國新世代人群深受“二次元文化”影響,形成了不同于上代人的審美趣味,而且他們的審美選擇反過來影響中國的影視創(chuàng)作。
新世代人群與虛擬世界
與外在現(xiàn)實世界對人個體的壓抑相比,“二次元”虛擬世界由參與者的意志主導,這讓個人的欲望與意志得到很大舒展與發(fā)揮,成為人們白日做夢逃避現(xiàn)實的精神家園。當今社會競爭壓力巨大,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其實都潛藏著一個的桃花源。新世代觀眾相比上代人更耽于心靈的自由幻想,虛擬世界是容納他們青春煩惱與叛逆的桃花源,是對抗社會壓力排解內心苦悶的泄壓閥。表現(xiàn)在影視欣賞的價值取向上,新世代觀眾一反現(xiàn)實主義的正統(tǒng)文藝觀,重續(xù)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玄幻與架空傳統(tǒng),折射出與現(xiàn)實主義完全不同的新審美取向。據(jù)《影視獨舌》2016年2月24日的文章《最新電視劇網(wǎng)絡播放排行榜》揭示,在網(wǎng)絡點擊量前十位的電視劇中,古裝劇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有七部作品入圍。其中玄幻架空的有五部,分別是《花千骨》《瑯琊榜》《古劍奇譚》《甄嬛傳》與《云中歌》。另兩部劇《羋月傳》《武媚娘傳奇》雖然歷史上確有其人,但由于加入大量架空的故事情節(jié),已經不能算創(chuàng)作態(tài)度嚴肅的歷史劇。眾所周知,古裝劇在中國電視劇歷史中曾占據(jù)顯著地位,當年《漢武大帝》《康熙大帝》等歷史正劇秉承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為了展現(xiàn)歷史真實不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考據(jù)歷史事物,在還原歷史真實性方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將中國電視劇推向一個創(chuàng)作高峰。而近兩年玄幻劇與架空劇橫空出世,重新催熱古裝劇創(chuàng)作,成為受到市場追捧的主流。其中的興衰,究其原因,反映的是觀眾群體的世代更替與審美趣味的嬗變。
玄幻架空劇常常是古裝戲,不過時裝劇近年也興起逆現(xiàn)實主義正統(tǒng)的“懸浮劇”。所謂懸浮劇指的是某些脫離中國現(xiàn)實的時裝劇,這種劇往往生吞活剝國外影視作品的情節(jié)橋段,人物宛如從韓劇空降而來,酷愛大把大把“撒狗血”,在中國本土現(xiàn)實中沒有任何事實根基。以《千金歸來》為例,集失憶、毀容、復仇、綁架、商業(yè)競爭、身世之謎等韓劇慣用俗套橋段于一身,既懸浮又狗血,完全不接地氣。不過,此類懸浮劇在市場中卻收視成績不俗,是各播出機構爭購的對象。懸浮劇沒有現(xiàn)實生活基礎,但是它植根于人們對紙醉金迷的財富生活的向往與幻想,源自人們對富豪生活的好奇心與窺視欲。因此,故事與細節(jié)是否真實,已經不是觀眾選擇影視作品的主要標準。是否切中觀眾的心理,滿足他們深層次潛意識的心理需求,才是一個劇是否熱播的主要原因。
從心理學來看,網(wǎng)絡空間給每個參與者一種私密的假象,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隱藏真實身份。在這種私密氛圍與面具魅影中,個人隱藏的愿望與羞于訴說的想象可以輕易浮出潛意識,表達在網(wǎng)絡空間。于是在二次元虛擬世界中,以自我為中心、極端張揚的幻想甚至達到自戀與意淫的程度,由此生發(fā)出一些新的故事類型,如“后宮”題材的動漫影視作品。所謂“后宮”類型是指一大堆女主角圍繞同一個男主角發(fā)生錯綜復雜的愛情,男主角仿佛帝王身處后宮。而當性別轉換一下,一堆男主角圍繞一個女主角談情說愛,便是“逆后宮”。如果身邊異性眾多,但是男主角/女主角始終只對其中一人專情的情況,被稱之為“偽后宮”。譬如“偽后宮”類型劇的代表作《最美的時光》,男主角陸勵成作為MG公司大中華區(qū)總裁,多金顏值高能力強,能滿足女性對男性魅力的所有幻想。一開始他嫌棄女主角蘇蔓,可一旦愛上,就愛得癡情不悔,表現(xiàn)方式也極為邪魅狂狷:“你給我聽好了,以后只有我才有資格讓你流淚!”而女主角必須以“萌”為主要特征,溫順乖巧、活潑可愛,甚至帶有一點天然呆。古裝劇《步步驚心》則是“逆后宮”的一個樣板,女主角若曦一會兒跟聰明卻心思深沉的四爺湖上泛舟,一會兒跟翩翩君子般的八爺一同賞雪;既與腹黑陰冷的九爺針鋒相對,又與單純可愛的十爺耍嘴逗趣;可以與聰慧曠達的十三爺煮酒論茶,也可以與重情重義的十四爺來點曖昧。六款不同畫風卻一樣顏值超高的男子,不僅讓劇中女主角若曦也讓觀劇的女性觀眾亂花迷眼,沉浸在我究竟要選擇哪一個的氛圍中不可自拔。“逆后宮”劇中的男人們不會像“后宮”劇的女人們那樣爭風吃醋,卻魅力驚人,他們普遍顏值很高,性格分類齊全,戲份相對平均,可以滿足女性觀眾的不同情感需要。
“二次元世界”重幻想的心理特征不僅影響電視劇題材與類型,而且深入到劇中人物的性格設定當中。譬如現(xiàn)在電視劇中流行的“瑪麗蘇”類型人物?!艾旣愄K”一般指劇中的女主角不管性格如何長相如何,偏偏就能迷倒眾生,什么金錢、權力、愛情,不費吹灰之力就統(tǒng)統(tǒng)到手。全世界的男人都愛她,全世界的女人都嫉妒她,她在以她為主角的這部戲中是無所不能的。從心理上講,“瑪麗蘇”是女性自戀的一種折射,能讓女性觀眾不由自主地產生心理上的代入感,在不知不覺中撫慰了她們征服異性征服世界的心理渴望。與女性自戀“瑪麗蘇”相對應的就是男性自戀角色“杰克蘇”,他集各種優(yōu)秀男人的特質于一身,堅毅果敢智慧帥氣無所不能,全方位耍帥,異性緣超好?!艾旣愄K”與“杰克蘇”這樣的性格角色傳統(tǒng)中比較羞于見人,是二次元文化將他們大大方方地推到文藝前臺的聚光燈下?,F(xiàn)代社會朝著開放與寬容的方向迅猛前行,普羅大眾能夠更自由無拘束地表達自己的夢想與愿望,而“二次元世界”正好契合這樣的社會需求,它讓電視劇回歸為普通人造夢的本質,對觀眾有很強的心理吸附能力,正成為一種流行元素滲透到美學品味與審美選擇的方方面面。
“腦洞”與“槽點”
“腦洞”是現(xiàn)在年輕人的流行語匯,源于醫(yī)學術語“孔洞腦”,意指腦部有空洞?,F(xiàn)在該詞引申為思維邏輯跳躍,想象力與理解力迥異于常人,達到匪夷所思的程度,有時候也指腦子進水的意思。近兩年電視劇特別是網(wǎng)絡劇“腦洞大開”,無論什么題材,無論古裝時裝,情節(jié)、臺詞天雷滾滾,令人防不勝防。
有“腦洞”就會引來“吐槽”?,F(xiàn)在“吐槽”已然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代表年輕人的生活態(tài)度與行為標識,著名的A站與B站②通過彈幕將影視視頻與吐槽結合在一個平臺當中,使看電視劇不再是觀眾完全被動的單向灌輸,而是雙向互動,觀眾通過吐槽獲得心理快感,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觀看的積極性。“槽點”就是引發(fā)吐槽的“爆發(fā)點”。從注意力經濟的角度看,“腦洞”與“槽點”都不是缺點,相反有“槽點”才有亮點,才能吸引更多眼球,所以現(xiàn)在不少電視劇在策劃之初就開始精心設計各種“腦洞”與“槽點”。譬如前述的“網(wǎng)紅爆款”電視劇《太子妃升職記》,“據(jù)樂視網(wǎng)相關項目負責人透露,項目組在拿到樣片后,提前看了許多遍,分門別類找了不下300個槽點,然后將這些材料放到網(wǎng)絡上,觀察哪些是網(wǎng)友最感興趣的,然后集中做推廣?!雹弁ㄟ^故意設計“槽點”引導觀眾,該劇在社交網(wǎng)絡平臺上迅速展開“病毒式”傳播,多數(shù)觀眾是接受朋友推薦,在好奇心驅使下去觀看,邊看邊吐槽,然后被其吸引又推薦給更多朋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一個完美的電視劇營銷流程:設計并預埋“腦洞”與“槽點”,在播出的時候引爆這些“腦洞”與“槽點”,讓觀眾通過“吐槽”與作品產生互動。相比較下,傳統(tǒng)電視劇營銷以廣告宣傳為主,對觀眾進行單向灌輸,效果差強人意。隨著彈幕文化越來越流行,影視劇創(chuàng)作會越來越重視“腦洞”與“槽點”的設計。
視覺形象至上
新世代觀眾的審美特征具有唯美主義傾向,由于自幼浸染于動漫影視之中,他們天生就培養(yǎng)起對視覺形象的敏銳感覺。毋庸諱言,日本動漫的唯美風格深刻影響幾代中國年輕觀眾,同樣東瀛藝術觀念在不知不覺中也熏陶了年輕人的審美感覺。從歷史上看,日本文藝界的唯美主義始終占據(jù)主流地位,“耽美”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日本近代文學中,是為反對自然主義而呈現(xiàn)的另一種文學寫作風格。耽美的本意是唯美、浪漫,沉溺于美,反對暴露人性丑惡。這種風格的文藝作品試圖尋找生活中感官觸覺的官能美,在美的陶醉中追求文藝的終極意義。在ACG時代,④日本傳統(tǒng)的耽美風格與二次元動漫相結合,呈現(xiàn)出新的發(fā)展趨勢,它過濾了現(xiàn)實世界一切丑惡與庸俗,只留下令人神迷目眩的單純之美,或者它對現(xiàn)實世界的矛盾與沖突有著曲折的呈現(xiàn),但其提供的解決方式往往是一廂情愿或浪漫詩意的。在此,藝術形象的外表已經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靚麗的外表是眼球經濟的第一要素。畫面表現(xiàn)是展示作品風格的最直觀途徑,作者通過對畫面的處理營造出作品的整體基調?!抖卧s志》中提出一個“形象先行”的ACG商業(yè)運作理論,強調在第一時間將作品的形象外貌傳達給觀眾,以刺激受眾興趣。二次元造型的共同特點是強調人物外形的漂亮與性感,服飾與背景刻畫細膩,而觀眾對于這些視覺福利的關注也往往超過對劇情的關注。
現(xiàn)在中國電視圈流行一個詞,叫“舔屏”,意思是影視劇中的人物太過于美好或性感,讓人隔著屏幕都想要去舔一口。業(yè)內有人說,電視劇市場已進入“舔屏時代”,演員的顏值對于一部劇極其重要。譬如《少年四大名捕》,當貌美如花的無情身著白衣,對著楚離陌溫潤一笑的時候,引得女性觀眾少女心大發(fā),恨不得去跪舔屏幕。
回顧歷史,中國電視劇對男演員的選擇標準經歷過以唐國強為代表的“奶油小生”時代,也經歷過以姜文、葛優(yōu)等性格演員為代表的“丑男時代”,現(xiàn)在開始回歸鹿晗們的“小鮮肉時代”。一眾活蹦亂跳的“小鮮肉”偶像深得電視劇的主流觀眾群體——女性觀眾青睞,男色消費大行其道,這折射出不同世代觀眾的審美變遷。
當今二次元造型的一大趨勢是形象特征的元素化,即對真實世界與人物形象進行解構,分解成各種附著一定內涵意義的元素,然后將其重組成架空的幻想世界與新的藝術形象。這個架空的世界與藝術形象呈現(xiàn)出多元素混和的“魔性”,因此“混搭”就成為二次元文化的重要創(chuàng)作理念?!短渝氂洝反罅窟\用二次元思維,除借鑒“基腐”、穿越等題材內容,在“混搭”方面也腦洞大開,將觀眾雷得目瞪口呆。不過該劇在古今多種視覺元素混搭的情況下,竟然讓觀眾沒有違和感,反而在混搭中呈現(xiàn)一種“魔性”的魅力。一方面是因為該劇是一部穿越劇,主人公在現(xiàn)代社會與古代帝國之間來回穿越,為現(xiàn)代元素與古裝的混搭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現(xiàn)在網(wǎng)絡影視的主流觀眾普遍年輕化,他們熟悉、認同二次元文化。該劇的主創(chuàng)人員正是摸準了新世代觀眾的心理脈搏,才使《太子妃求職記》獲得巨大成功。
當前中國電視劇發(fā)展到一個重要的關節(jié)點,新的觀眾群體帶來新的審美選擇,新的題材類型萌芽,新的風格確立,電視劇創(chuàng)作舊貌換新顏,市場的變化也日新月異。作為電視產業(yè)的從業(yè)人員,及時把握市場脈動,創(chuàng)新求變,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
(作者單位: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
本文責編:陳道生
注釋:
①“二次元”這個詞來源于日本,從字面上講是指“二維”的意思。在日本社會,動畫、漫畫、游戲極為盛行,其早期作品都是以二維圖像構成的,因此日本文化圈將動畫、漫畫、游戲,加上輕小說和網(wǎng)絡小說中表現(xiàn)的世界籠統(tǒng)地稱為“二次元世界”,用以表達不同于現(xiàn)實世界的“架空”“幻想”“虛構”世界。
②A站指彈幕網(wǎng)站www.acfun.tv,B站指另一個彈幕網(wǎng)站www.bilibili.com。
③《〈太子妃升職記〉槽點純天然?經過精心和定點設計》,《北京日報》,2016/01/09。
④ACG為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縮寫,是動畫、漫畫、游戲的總稱。ACG文化發(fā)源于日本,以網(wǎng)絡及其他方式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