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初中英語的復習在課堂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學生通過復習,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歸納、總結,從而達到加深理解,系統(tǒng)吸收、靈活運用的目的。復習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方法是否恰當、科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得以充分調(diào)動。復習課要改變過去那種教師“一言堂”的現(xiàn)象,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實施開放式教學,即讓學生自主選擇復習的內(nèi)容和形式,自己總結復習的方法。教師的任務在于“宏觀調(diào)控”,把握復習的方向和進度,進行適時的引導和點撥等。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
一、確定學習內(nèi)容,明確成員分工
為了完成英語學習任務,以確保每個組員都能對小組成績有所貢獻,小組活動時應對組內(nèi)成員作明確的分工。在小組內(nèi),組長主要負責把老師布置的任務分配給組員,組織他們討論和合作,負責討論過程中的組織和裁判,檢查本組同學對所討論問題的掌握情況,檢查他們的作業(yè)情況,督促小組成員完成本小組的任務。記錄員負責記錄整理討論過程中小組成員的發(fā)言。中心發(fā)言人負責把小組交流的成果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對每一個同學所擔任的角色可根據(jù)教學情況定期作適當?shù)恼{(diào)整或輪換,以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提出學習要求,鼓勵學生參與
學習必須建立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更要求每個成員都要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見解。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討論之前,要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并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把自己的探索,發(fā)現(xiàn)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在組內(nèi)交流,這樣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學習當中,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聽別人的意見,在訓練中讓學生意識到認真傾聽別人發(fā)言既是對發(fā)言人的一種尊重,也可以從傾聽中收獲更多的知識和方法,尤其是讓中等生和差生在發(fā)言方面機會多一些。在此基礎上,把別人的意見歸納起來,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自己的觀點,這樣做較好地融洽了個體與群體的關系,強調(diào)了合作精神。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引導學生學習傾聽,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取別人尊重他人的禮貌行為,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能夠從中得到意見,養(yǎng)成一種好的學習習慣。
三、明確評價機制,提高合作效率
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智慧的火花閃現(xiàn)時,教師要給予及時、充分的肯定。但是一味叫好,廉價表揚,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學評價,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fā)展狀況,以利于改進教學、促進學習,最終實現(xiàn)課程宗旨,即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認為:一方面教師要善于挖掘孩子的閃光點,給予他們充分的鼓勵和肯定,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對于一些學生普遍能回答的問題,教師不要都給予表揚,應有選擇地加以鼓勵。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一定要慎重評價,對有錯誤但又蘊含點滴創(chuàng)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時,也要給予鼓勵,保護這一難得的創(chuàng)新火花。另一方面,評價不能僅僅在學習過程結束后進行,而必須伴隨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與反應,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shù)墓膭钚浴⒅笇栽u價。同時還要注意評價的客觀性,使學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訓,明確努力方向,因為只有這樣才顯得更有意義,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能否用好評價機制,是小組合作成效高低的關鍵。
那么,怎樣才能使小組討論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呢?根據(jù)我的觀察積累,我認為需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根據(jù)學生特點組建討論小組并合理分工。
科學、合理地組建討論小組是有效地開展課堂討論的前提。因此,我會在學期初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學生英語的學習情況、性格、愛好、特長等,按照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結合學生座次將學生分成6人一組,然后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合理分工。我們班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但是也有一些同學基礎太差,因此我就將學生均勻分配,調(diào)和各個組的層次,讓他們在平時的學習中互相進步。
其次,討論時間要充足。
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注意自己設計的問題需要多長時間來討論,以便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千萬不能讓小組討論成為英語課堂上的一個“過場”——走走形式便匆匆收場。
最后,及時總結反饋。
對于課堂小組討論中出現(xiàn)的優(yōu)點和不足,討論結束后教師要及時總結反饋。我認為,小組討論的目的之一就是“說”和“聽”。教師在傾聽學生見解的過程中,不但可以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通過總結反饋,學生之間、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對比、評價,發(fā)揚優(yōu)點,補救缺點,對學生的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都是大有好處的。
講究課堂小組討論的組織藝術,可以極大地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英語課都可以使用課堂小組討論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教師沒有指導學生如何討論,既沒有組織分工,又沒有對學生提任何課堂小組討論要求的不能使用小組討論。如果教師不做任何準備便盲目地讓學生討論,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學生特別活躍、課堂紀律極差的班集體應慎用小組討論。如果課前精心準備,課堂上盡職盡責地組織討論,仍然出現(xiàn)易放難收的局面,教師應考慮少用小組討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