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莉 肖楊 張?zhí)煨?/p>
摘要:柯達伊音樂教育體系引入我國的時間雖不長,但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他們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手段等,對我國小學音樂教育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文章以柯達伊音樂教學法在常州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現(xiàn)狀為切入點,研究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柯達伊教學法產(chǎn)生的教學效果以及實踐意義。
關鍵詞:柯達伊音樂教學法 教育理念 常州小學音樂教學
在我國,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伴_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shù)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庇旯倪@句話就充分的說出了音樂教育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音樂教育對提高受教育者的音樂素質和藝術審美能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音樂教育的研究關乎音樂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而小學音樂教育的研究則關乎國民音樂素質的發(fā)展。現(xiàn)如今,我國小學音樂教育主要有兩種教育道路:一條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小學音樂教育體系,其主要是借鑒各國優(yōu)秀的音樂教育體系,并結合中國小學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進一步發(fā)展我國的音樂教育體系;另一條是運用專業(yè)音樂院校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對小學音樂教育進行一定的改革。這兩種教育最后產(chǎn)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教育體系的選擇方面必須慎重。我國的教育必須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國家發(fā)展政策,所以從長遠考慮,我國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因當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發(fā),適當引用外國優(yōu)秀的教育教學體系,并結合我國小學音樂教育的特色,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小學音樂教育體系。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國引進了世界三大音樂教育體系:柯達伊、奧爾夫和達爾克羅茲體系,促進我國音樂教育的發(fā)展。
一、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的特色
佐爾丹柯達伊(1882-1967)是匈牙利的一位著名作曲家、哲學家和音樂教育家,他一生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在匈牙利音樂教育研究上??逻_伊從1905年起便開始在匈牙利的各個地方收集民間音樂,并在收集整理的過程中慢慢發(fā)現(xiàn)到在音樂教育中應當要提高音樂的歌唱水平,訓練專業(yè)的音樂教師和學生,來提高匈牙利的音樂教育水準。因此,自1920年起,柯達伊運用自己收集的民間音樂素材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兒童歌曲、合唱曲,并且提出了許多關于音樂教育的理念。這些理念在后來世界音樂教育的發(fā)展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廣為應用。
(一)教學理念
柯達伊認為:音樂應該屬于每一個人。因此,強調全民音樂教育是柯達伊音樂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他認為全民音樂教育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對國民音樂素質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柯達伊強調民族音樂的教育。他認為,民族古典文化是民族精神最完美的表現(xiàn),必須使它們盡快地為全民所占有。在他的教學方法中,演唱當?shù)氐拿窀枋瞧渲幸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他的音樂教學理念中,始終認為,通過民歌演唱是達到音樂教育目的最短的一條道路。
柯達伊的教學理念中對教材的要求非常嚴格,他始終堅持兒童音樂教材的選擇材料必須是真正的民間音樂、兒歌和中外名作曲家的作品。在他編寫的兒童音樂教材中,有很多歌曲是用當?shù)孛耖g音樂素材改編創(chuàng)作而成。
他注重視唱練耳以及合唱的訓練,在演唱中采用多聲部的合唱形式訓練歌唱,他的歌唱訓練都不依靠鋼琴,并且形成完善的體系,使學生能形成良好的內(nèi)心聽覺。
(二)教學方法
柯達伊音樂教育理論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了很多教學方法,這些方法的運用,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享受音樂。
1.音高、首調唱名法和節(jié)奏唱名法相結合。這種音樂教學法在童聲合唱訓練中得到了非常好的應用和發(fā)展。
2.采用五聲音階應用于早期的音樂訓練,匈牙利民謠大多為五聲音階。隨著世界音樂的發(fā)展,慢慢演變成七聲音階。
3.根據(jù)兒童的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來安排音樂理念和材料,不僅是在理論知識的方面,還包括了思想修養(yǎng)等方面。
4.在讀譜環(huán)節(jié)運用科爾文手勢,幫助學生理解首調中各級音之間的關系、差別和傾向,建立良好的音高概念。
二、柯達伊教學法在常州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正是因為柯達伊-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充分地體現(xiàn)了其先進性、科學性和創(chuàng)造性,所以這些教育理念在國際上受到了認可,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自從中國引進這些教學法以后,也在國內(nèi)的音樂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經(jīng)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在常州的小學中,柯達伊音樂教學體系在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形式多樣,這些教學法在小學的課堂中的運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柯爾文手勢
柯爾文手勢是英國首調唱名法約翰科爾文創(chuàng)用的一套手勢,借助七種不同手勢在身體前面不同的位置來表示七種不同的唱名,運用了空間的高低把音的高低表現(xiàn)出來,是教學中對音高、音準調整的一種身體語言。
科爾文手勢的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首調中各級音之間的關系、差別和傾向,把抽象的音高關系變成具象的手勢。
常州市局前街小學的音樂課中就運用了科爾文手勢,并且可以說是常州的小學中運用地較為成熟的小學之一。局前街小學的每一節(jié)音樂課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前,都會用唱音階的方式開聲,并且在音階演唱時加入柯爾文手勢來幫助糾正音準,這對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音樂啟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每節(jié)課都堅持運用科爾文手勢演唱音階,使得局前街小學學生的音準總體相比較其他小學而言要好很多。
(二)首調唱名法
首調唱名法是以“移動的Do”為基準,各個調式音階保持不變的唱名法,這種唱名法的調中每一個音都要經(jīng)過“換算”才能唱出來,然后在考慮在琴鍵的位置,所以一般學樂器的學生不會使用這種唱名法,而對視唱練耳的訓練和一些相對簡單的歌曲的演唱卻是很方便的。
首調唱名法的首調的調式感覺強,適合應用于兒童歌曲和民間音樂這種調性感覺強的音樂中。首調唱名法掌握好后,便可以適當加入固定調的唱名法,直到掌握固定調,這也有助于解決無調性音樂的教學困難。
在常州的小學音樂教育中,歌曲演唱基本上都是使用的首調唱名法,高年級的小學生的課堂中也會有固定調的唱名法的使用。當然,這種唱名法并不是很直接的教授給學生,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理解這樣的唱名法,但是在簡譜歌曲教學中都是采用的首調唱名法,學生所看到的譜子是首調的簡譜,演唱的卻不是單純的譜子上的音高,而是經(jīng)過移調的音高(C大調和a小調除外)。學生在演唱時并不會感覺到調的差別,但實際上他們所采用的唱名法就是首調唱名法了。首調唱名法在中國的民族音樂和民間音樂中更是廣泛應用。
(三)節(jié)奏讀法
節(jié)奏讀法也就是節(jié)奏唱名法,實際上就是節(jié)奏時值的讀法。這種唱名法是法國舍維在1800年創(chuàng)用的,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在很多音樂院校的視唱練耳中都有沿用。
在常州的小學音樂教育中直接教授節(jié)奏讀法的例子比較少,老師往往會結合節(jié)奏讀法運用到游戲中,也是在潛移默化中教授了節(jié)奏讀法。一般老師在新課中遇到新的節(jié)奏型時,會先運用節(jié)奏讀法來教,然后會結合一些小游戲鞏固新的節(jié)奏型。只是在鞏固時會把節(jié)奏讀法中的讀法改掉,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出新的讀法。比如常州市局前街小學在教授新節(jié)奏時,加入了有一個“秋蟲音樂會”,同學們會把各種動物的叫聲放在節(jié)奏中,如用青蛙的“gua”的叫聲來讀二分音符,小狗的“wang”來讀四分音符,知了的“zhi”來讀八分音符,蟈蟈的“guo”來讀十六分音符等等。運用一些學生熟悉的東西來學習節(jié)奏,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四)歌唱教學法
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就在于通過唱、演、動、想等多種手段來幫助學生體驗音樂的情感,從中獲得輕松、愉悅的心情,而這些手段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唱。歌唱教學法中包括獨唱、齊唱、合唱等等,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用的最多的是齊唱,其次是合唱,獨唱比較少用到。
在常州的小學音樂課程內(nèi)容中,低年級的歌唱以齊唱為主,因為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音樂體系還沒有完全的建立起來,所以齊唱更能培養(yǎng)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歌唱觀念,形成一個良好的歌唱習慣。高年級的學生相對歌唱感覺更穩(wěn)定,在他們的課堂中還會適當?shù)募尤牒唵蔚亩嗦暡亢铣?。比如常州市第二實驗小學的四年級音樂課中,當進行到多聲部歌唱教學時,老師在教學前會先對學生的多聲部感覺進行訓練,例如訓練的內(nèi)容如下譜:
這是其中一條多聲部練習,老師的練習側重點是三度音程,更有利于學生在多聲部合唱中唱準音高。
當然這些只是小學課堂中具體的實例,除此以外還有許多其他教學方法的運用。比如說節(jié)奏卡農(nóng)的練習,讓學生分成幾個組,進行常見的多聲部練習,大多會采用依次進入的方式進行;還有各種樂器在歌唱教學中的應用,柯達伊一般不用鋼琴、小提琴這類的樂器,而會使用大量的打擊樂器,如三角鐵、沙槌、木魚、鼓等等,歌唱教學中打擊樂器大多會用來作為伴奏使用,并且會分析不同的打擊樂演奏出的不同效果,伴奏時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會加入很多即興的內(nèi)容;動作表演的應用也很受小學老師的喜愛,課堂中的律動除了單純的肢體動作,還會結合舞蹈動作和表演,讓表達更生動形象。
調查研究表明,在常州的小學音樂課堂中,柯達伊音樂教學法非常適合并且可以很好地融入課程的內(nèi)容,這些教學法的運用很好地降低了原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對小學生的音樂啟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激勵和促進作用,使學生對音樂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為學生的藝術審美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促進了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柯達伊音樂教育體系從長遠角度上說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從教育范圍來說認為音樂教育應當面向全體受教育人。這種體系非常成功地應用到了兒童音樂的啟蒙教育中,柯達伊音樂強調原始和本能,源于自然和生活,以人為根本出發(fā)點,通過自己參與并自由創(chuàng)造,使音樂教育把語言、音樂、舞蹈、美術、表演等結合起來,形成多素的藝術形式。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只要有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和正確的引導,每一個人的音樂潛能都是巨大的,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和創(chuàng)造都是不同的。就像“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音樂想象。音樂的教育和學習都應重視音樂對人發(fā)展的影響和對藝術審美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存在絕對的對錯,它只是人在音樂學習的活動中的一種音樂探索和創(chuàng)造。無論是發(fā)現(xiàn)、探索、表現(xiàn)還是創(chuàng)造,都只是一種音樂經(jīng)驗,一種情感的宣泄,從中獲得快樂和自信。
基金項目:
本文為江蘇省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立項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511055050X。
參考文獻:
[1]秦德祥.中外音樂教學法簡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
[2][加拿大]洛伊斯喬克西.柯達伊教學法1(原文版)(第3版)[M].趙亮,劉海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馬達.20 世紀中國學校音樂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楊立梅.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與匈牙利音樂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