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宏 李建新 王登宇 李光
【摘要】目的 比較腹膜后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及顯微鏡下精索靜脈結扎術的療效。方法 應用兩種手術方式對隨機分為兩組的88位原發(fā)性精索靜脈曲張患者進行治療,比較精液質(zhì)量改善情況等。結果 兩組患者術后的精子數(shù)量、密度、活性均較術前明顯提高(P <0.05),精子畸形率明顯下降(P <0.05),但顯微鏡組在精液質(zhì)量改善方面更優(yōu)于腹膜后組(P <0.05)。兩組間術后睪丸體積變化無明顯差異(P>0.05)。 結論 顯微鏡下精索靜脈結扎術后精液質(zhì)量改善明顯優(yōu)于腹膜后高位結扎術。
【關鍵詞】精索靜脈曲張;手術治療;精液質(zhì)量;并發(fā)癥
精索靜脈曲張(Varicocele,VC)是一種血管病變,常因瓣膜功能失?;蛘呔黛o脈回流受阻導致血液異常返流而引起血液淤滯,蔓狀靜脈叢迂曲擴張[1]。精索靜脈曲張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可導致患者少精癥及精子質(zhì)量下降,甚至無精子癥,最終導致男性不育[2]。
顯微鏡下精索靜脈結扎術為較新的微創(chuàng)手術。通過在顯微鏡引導下仔細分離睪丸動脈和精索動脈,將伴行睪丸動脈的靜脈和精索內(nèi)外靜脈同時結扎。且在改善VC患者的精液質(zhì)量、提高生育功能的方面,顯微鏡下精索靜脈結扎術相比腹腔鏡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及傳統(tǒng)手術具有更明顯的優(yōu)勢?,F(xiàn)將此研究報告匯報如下:
1.臨床資料
選擇2011年7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診斷為精索靜脈曲張并接受手術治療患者共88例。年齡分布于19-37歲(平均24.2歲)。所有患者術前精液常規(guī)檢查及超聲檢查,并記錄睪丸體積和精索蔓狀靜脈內(nèi)經(jīng)。85例患者精液分析結果顯示異常,主要為少精、弱精或畸形精子等,提示生精功能降低。根據(jù)手術方式將88例患者隨機分為AB組:A組行腹膜后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共46例;B組行顯微鏡下精索靜脈結扎術,共42例。
2.病例選擇
納入標準(1)、具有陰囊墜脹、酸痛等精索靜脈曲張相關臨床癥狀,經(jīng)保守治療改善不明顯者;(2)、查體及超聲診斷精索靜脈曲張為II度以上者。
排除標準:(1)嚴重全身性疾病,無手術指證者;(2)、睪丸及附睪的其他疾病所引起的陰囊酸痛者;(3)、腹、盆腔及腹膜后腫瘤壓迫引起者,髂靜脈、下腔靜脈阻塞性疾病繼發(fā)者;(4)、腹膜后及盆腔手術史者。
3. 手術方法
3.1腹膜后精索靜脈高位結扎術
于腹股溝管內(nèi)環(huán)口對應體表處開始行平行腹股溝韌帶向上的斜行切口,長約2~3cm,逐層切開。在腹膜后脂肪組織中顯露并分離出精索內(nèi)血管。暴露精索血管,仔細分離出精索靜脈,精索靜脈一般為1-2根,兩端結扎,中間切斷,無明顯出血后縫合、關閉手術切口。
3.2顯微鏡精索靜脈結扎術
于腹股溝外環(huán)下方行3cm左右橫行切口。逐層切開,將睪丸提出到切口外。在手術顯微鏡等協(xié)助下,結扎所有的精索外靜脈。還納睪丸并提起精索,切開提睪肌和精索內(nèi)外筋膜,仔細分離精索內(nèi)靜脈,予雙重結扎,切除中間段。注意保護輸精管營養(yǎng)血管。
4.觀察
對所有入組精索靜脈曲張患者分別于術后1周、2月、4月、6月進行隨訪。精液質(zhì)量改善指精液密度、精子活動率及畸形精子比例提高≥20%。
5.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P 值均為雙向,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結果
術后6月行精液質(zhì)量檢查結果顯示:兩種術式術后患者精液質(zhì)量都較術前提高(P<0.05),見表1;顯微鏡組和腹膜后組改善率分別為62.5%(25/40)、33.3%(15/45),詳見表2。精液的各項參數(shù)的改善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懷孕機會增加。
7.討論
手術治療可以使患者精子密度、活性提高,精液質(zhì)量較術前明顯改善。而且顯微鏡下精索靜脈結扎術對精液質(zhì)量的改善程度較腹膜后精索靜脈結扎術更大。我們的研究結論和前人的研究結論基本保持一致,這更加證實了顯微鏡下精索靜脈結扎術改善精液質(zhì)量方面的優(yōu)勢。我們認為,精液質(zhì)量的改善是可以轉(zhuǎn)化為懷孕率的提高,因為精液的各項參數(shù)的改善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懷孕機會增加。精索靜脈曲張患者不能懷孕很大程度是因為精液質(zhì)量的低下。
【References】
[1] Peterson A C, Lance R S, Ruiz H E. Outcomes of varicocele ligation done for pain[J]. J Urol. 1998, 159(5): 1565-1567.
[2] Mohammadi A, Ghasemi-Rad M, Mladkova N, et al. Varicocele and nutcracker syndrome: sonographic findings[J]. J Ultrasound Med. 2010, 29(8): 1153-1160.
[3] Valentine A D. Cancer pain and depression: management of the dual-diagnosed patient[J]. Curr Pain Headache Rep. 2003, 7(4): 262-269.
[4] Valentine A D. Cancer pain and depression: management of the dual-diagnosed patient[J]. Curr Pain Headache Rep. 2003, 7(4): 26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