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輝
[摘要]考試管理是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教學質量休戚相關。考試通過檢測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為師生改進教與學提供了事實依據,進而為高校教學管理提供信息依據??茖W規(guī)范的考試管理則是充分發(fā)揮考試積極功能的有力保障,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然而,當前高校的考試管理仍然存在著諸多弊端。進一步深化考試管理改革,建立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能力培養(yǎng)的考試管理體系,才能創(chuàng)建優(yōu)良學風,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高校;考試管理;改革
考試一詞最早出現于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的《考功名篇》:“考試之法,合其爵祿,并其秩,積其日,陳其實,計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實,先內第(弟)之?!边@說明考試作為一種測量手段,具有檢查政績、評判學業(yè)成績的作用。隨著社會的進步及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又逐步出現了科舉考試、“在學考試”,考試也由“考官”逐步演變成“考學”。時至今日,各類考試仍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檢驗教學成效與學習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社會在發(fā)展,高等教育也必須適應當前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充分重視考試這一“指揮棒”,深化考試管理改革,建立能幫助學生提升素質,有利于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考試管理體系。
一、當前我國高??荚嚬芾碇写嬖诘膯栴}
1.考試目的不明確.管理簡單化
部分高校對考試管理認識不足,對國內外各種考試管理思路和方法缺乏必要的研究和學習,以致考試組織管理不規(guī)范,僅僅關注對考試過程進行管理,忽視了考前及考后管理。師生對考試的目的和意義的認識存在偏差,顛倒了教學和考試的重要性。翻在“考試分數高才是好學生”這一錯誤思想指導下,教師教學圍繞考試進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勢必導致學生不注重學習過程中的積累,有的學生只是突擊復習,甚至為了考試過關或取得好成績而作弊。在這樣的考試目標定位下,難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偏離了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考試也發(fā)揮不了教學促進的作用。
2.考試形式單一.功能靜態(tài)化
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考試被異化。很多高校已經實施了“考試改革”,根據不同的專業(yè)、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設置了多樣化的考試形式和方法。但當前高校考試仍然存在著重知識、理論測試,輕實踐檢驗;重概念、書面表達測試,輕創(chuàng)新運用檢驗等問題??荚嚩嗖捎霉P試形式,口試、論文、實際操作等形式運用少;多理論測試,技能、素質等考試少;多結果性、總結性考試,評價性、過程性考試少。習慣于用相同的尺度來度量不同的學生,這樣單一化的考試只能體現學生的知識積累,不能評價教學質量,更不能評判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及實際應用能力,遏制了學生個性化、全方位的發(fā)展,更與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背道而馳。
3.考試內容設置不合理.結果片面化
當前,部分高校缺乏考試命題規(guī)范制度,沒有對考試進行嚴格的計劃、組織和控制,缺少關于考試內容、范圍、認知層次及考試難度的明確規(guī)定??荚囈话阌扇握n老師自行命題。很多教師缺乏教學測量方面的理論素養(yǎng),在命題時并未按照教學大綱來確定考試目標,而僅是依靠自己的理解來命題,隨意性較大??荚嚨膬热萃钦n堂教學內容的簡單重復,書本知識的搬抄,甚至可以在考前劃重點,指定考試范圍。這樣的考試并不能反映個人的知識結構及綜合素質能力。
4.考試后缺乏分析反饋.成績結果化
考試是為了服務于教學,考試的目的是通過考試診斷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然而,當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現象是,教師和學生關注的僅僅是考試分數,而對于答卷情況卻不加以討論和分析,考試失去了應有的激勵功能和調節(jié)功能。
二、深化高??荚嚬芾砀母锏膶Σ呓ㄗh
1.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考試觀
考試并非工具,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考試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和應變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也并不是考試管理的唯一客體,考試管理對象還應該包括教師、教學大綱,乃至學校整體。高校有關部門應轉變思維,營造寬松和諧的考試氛圍,讓考試服務于教學,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回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生的和諧發(fā)展。要提升師生對考試的認知,教師要把考試結果作為教學的參考資料,促進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教學內容的更新。同時,進一步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樹立努力學習、獲得真知的目標,培養(yǎng)健康的考試心理、良好的應試心態(tài),正確認知考試,從思想上加強自我約束,杜絕作弊現象的發(fā)生。
2.運用多種形式,建立動態(tài)、科學的考試評價機制
豐富多樣的考試形式和方法是新的考試觀念在考試中的具體體現,也是促使傳統(tǒng)教育思想轉變的有效手段。高校的考試形式應該注重學用結合,重點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不同專業(yè)、不同課程、不同培養(yǎng)目標及不同檢查評價的需要,靈活運用階段考試、專題研討、實地考察、實踐筆記、論文答辯等形式。也可以將這些考試形式進行合理交叉組合,使考試更加靈活多樣化。以筆者學院為例,課程考核注重過程性評價,最終成績由平時考核(50%)與期中、期末考核(各占25%)兩大部分組成。其中,平時成績主要由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隨堂測試、分組討論、演講等部分組成,考核學生的上課出勤率(占5%)、課堂表現及回答問題情況(占5%)、三次隨堂測試(各占10%)及分組討論參加課堂演講(占10%)(課堂演講主要是根據教學大綱全面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理解運用能力,通過課后分組討論、查閱資料、課上分工配合進行演講)。
3.健全制度.推行規(guī)范的考試管理
健全規(guī)范的考試管理制度不僅保證了考試的公正性,同時也促進了教育教學。高校要根據師資隊伍、學生特點等實際情況,從人才培養(yǎng)目標、教學大綱、考前教育、考試組織實施、考后成績評定分析等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考試管理制度,科學規(guī)范地指導考試管理工作。目前,部分高校特別是獨立學院的考試管理人員配備不足,沒有專門的考試組織管理機構,考試管理工作往往由教務管理人員兼任,只能忙于應付日??荚嚱M織管理,難以做到對教育評價體系進行系統(tǒng)分析與研究,實施科學規(guī)范的考試管理。因此,高校應成立考試管理中心,負責日??紕展ぷ?,加強考試監(jiān)督管理,處理突發(fā)問題,協(xié)調各方面的關系,提高管理效能。
命題是考試的關鍵,規(guī)范的考試管理,更應該規(guī)范考試命題。應建立試題庫,實施教考分離,改變任課教師授課、命題、閱卷“三位一體”式教學,避免考試之前教師劃重點、考試考重點的現象,以促進教學考核的公平公正,確保教學評價的科學有效。命題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反映本門課程的基本要求,要兼顧認知、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六類學習,科學命題,實現考試的科學化與現代化。
4.考后分析.加強考后管理
考試結束后,要嚴格實行統(tǒng)一閱卷制、試卷分析制,要制訂相應政策,鼓勵教師開展考后試卷評析,即跟學生一起討論、分析考試結果,總結經驗,查找問題。對任課教師而言,通過考后試卷評析,才能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或薄弱環(huán)節(jié),才能更好地指導和改進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對學生而言,加強考后試卷分析,才能發(fā)現在學習目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幫助學生鞏固和深化所學內容,更好地掌握知識和學習方法,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進一步為教師教學提供反饋,真正體現教學相長。
總之,考試過程實質上是一個確定課程與教學實際達到目標的程度的過程,也是重要的育人過程。加強考試管理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高校要因地制宜,改革考試管理機制,健全考試管理制度,建立科學規(guī)范的考試管理體系,才能促進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實現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
責任編輯 滿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