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玲
【摘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角色意識和角色扮演能力是幼兒社會性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兒童可以通過角色扮演而實現其角色轉變的過程,進入他人角色并體驗他人情感和行為經驗,從而相應的習得該角色的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要求。
【關鍵詞】角色游戲;幼兒意識;培養(yǎng)
角色游戲區(qū)就是提供各種材料,供幼兒進行角色扮演,以體現社會生活的區(qū)域,如:娃娃家、餐廳、蛋糕店、醫(yī)院等等。既可以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游戲;又可以滿足幼兒參與社會生活的愿望,幫助他們積累社會生活經驗;還可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的發(fā)展。但是小班幼兒幼兒角色意識薄弱,主動參與區(qū)域角色游戲的積極性不強,使區(qū)域角色游戲起不到其應用的作用。幼兒的角色意識是角色游戲區(qū)活動的前提和基礎。經過在實踐中的探索,我發(fā)現以下幾點有助于幼兒角色意識的培養(yǎng)。
一、選取幼兒感興趣的主題,提高幼兒角色扮演的主動性
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限制,幼兒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興趣則是各項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在娃娃家這一區(qū)域活動中,孩子們在家中很難持續(xù)的按“爸爸、媽媽……”這樣的角色進行游戲,只是在家里做飯、吃飯、梳妝打扮,角色意識薄弱。突然有一天,赫赫在區(qū)域中大喊:“看我家有熊腳印”,小朋友說:“快報警吧?!边@時家承小朋友說:“我這里是警察局,幫你們抓大熊?!闭f著家承就開始去現場勘查腳印了。第二天,進娃娃家又有人報警說:“家里的飯被偷了”。看見孩子們對警察的游戲如此感興趣,老師和孩子們商量后開始了警察局并添置了報警器、電腦、警察等操作材料。孩子們的角色意識大大的提高了,每次進區(qū)都能夠按照角色主動的進行游戲。
二、豐富主題經驗,熟悉主題角色
在進行“甜蜜屋”這個主題活動時,我們開始的角色游戲區(qū)是“甜蜜蛋糕店”。在活動前期,我們設計了相關的調查問卷,讓家長帶著孩子們去蛋糕店進行實際的參觀。由于孩子們是帶著問題去參訪的,如:蛋糕店里都有哪些人員,他們主要在做什么事情。所以參訪回來后,孩子們能清楚的進行表達,如:蛋糕店里收銀員,負責的工作是收錢;蛋糕店里有蛋糕師,主要工作是做蛋糕;蛋糕店里有服務員,主要工作是介紹糕點,幫辦拿取蛋糕。孩子們熟悉了這些角色,在角色游戲區(qū)“甜蜜蛋糕店”。
三、創(chuàng)設真實的環(huán)境,營造角色區(qū)氛圍
孩子們有了前期的經驗,如果沒環(huán)境的烘托及可操作的材料,孩子們很難有角色意識?!疤鹈鄣案獾辍眲倓傞_始時,孩子們角色意識很淡薄,雖然有的幼兒選擇了當服務員,進了蛋糕店卻開始做蛋糕了,一會又當了客人慶祝生日了。隨著我們環(huán)境的不斷完善(如:大大的蛋糕店招牌,收銀臺,溫馨的桌布)和材料的投放(如:廚師帽,蝴蝶結,刷卡機),孩子們的角色意識有了大大的提高,帶著蝴蝶結當服務員的幼兒,開始為客人服務了;收銀員也開始在收銀臺忙碌了。孩子們在真實的環(huán)境里,開始利用材料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游戲啦。
四、在日常游戲中,加強角色體驗
剛剛入園時,小班的孩子幾乎沒有角色意識。于是我在早上點名的時候就玩角色游戲,讓孩子們來模仿各種小動物;在排隊拉小火車時,我來扮演列車長,孩子們來當乘客;在戶外游戲時,我們玩平衡木時,我也會讓孩子們扮演小魚,掉下去有可能就被大鯊魚吃掉。就這樣在一日生活的游戲中,孩子們有了角色的體驗,為在角色區(qū)域中進行角色扮演奠定了基礎。
五、故事表演和復述,提高角色意識
在平時圖畫書閱讀中,很多會涉及到人物和動物的角色,而且孩子們能夠講述一些。于是在講述的基礎上,我開始給孩子們做頭飾,讓孩子們按角色進行表演。剛剛開始孩子們有些茫然,在老師的多次示范下,孩子們開始按角色進行表演,并且對角色有了一定的理解,如:在表演狼來的故事中,好多幼兒不想扮演小男孩,覺得他是愛撒謊的孩子。這種角色體驗,對于孩子們理解角色區(qū)中的角色有很大的幫助。
六、老師適時介入,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游戲
由于孩子們受的年齡特點、社會經驗、理解水平的限制,有時候在進行角色游戲時,不能進行很好的遷移、有時候會產生沖突,也有時候會不能主動參與。所以我們老師應該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游戲情況,適時的進行引導,主要有有以下幾種情況:對于個別不主動參與的幼兒,出現沖突需要幫助的時候,對角色認知有偏差的時候,另外,區(qū)域活動結束后要對各個角色進行評價。解決了這些問題,孩子們的角色意識會得到很大的進步和提高。
七、充分發(fā)揮好教師、父母的榜樣和指導作用
教師及父母扮演的社會角色對孩子起著榜樣的作用,因此,教師、家長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由于受理解水平、動作水平和經驗水平的限制,幼兒在選定游戲主題、分配好游戲角色,開始游戲時,往往因為主題多,情節(jié)復雜而違反規(guī)則,這時候,需要教師的有效介入。如:組織幼兒表演“小蝌蚪找媽媽”時,由于故事中的角色多,孩子們在分配角色時發(fā)生了爭吵,這時我們介入到了孩子們中間,指導孩子們合理的分配了角色;加之故事情節(jié)復雜,孩子們在表演時遇到了很多困難,游戲時常中斷,于是,我們以特殊的游戲伙伴身份參與到了幼兒的游戲活動當中,進行了游戲的指導工作,使游戲順利地開展了下去。
對于孩子們在活動區(qū)扮演的角色,非常有必要延伸到家庭當中,可以讓孩子把未盡的興趣在家庭區(qū)角中獲得延伸,這就需要家長同樣擔負起參與指導幼兒游戲的的工作。這樣才不至于使幼兒的游戲半途而廢或降低幼兒對游戲的興趣水平和體驗程度。
教師和家長的指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積極引導幼兒的游戲過程,和幼兒一起進行情感探討,以及他人角色特點及所處地位的探討,達到去除幼兒“自我中心化”的良好教育效果。2、幫助幼兒處理游戲中出現的沖突,可以讓幼兒學會解決問題的技巧。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遇事動腦筋的習慣。3、積極引導幼兒對角色進行點評。
幼兒角色意識提高了,孩子們就會有更多的角色交往的機會,從而促進幼兒社會進程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幼兒教師一定要重視角色區(qū)域中,幼兒角色意識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