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培蘭
幼兒入園后,其家庭仍是主要的教育場所。當家長朋友們滿懷信任和期待把孩子交給我們的那一刻起,可以說就是把一個家庭的幸福和未來交給了我們。幼兒園只有與幼兒家庭建立起和諧融洽的相互支持的關系,才能帶動家長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進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
為此,幼兒園的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事關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事關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和安寧。幼兒園設置接送卡是對幼兒的一種保護,也是一種安全制度。它在保護幼兒的同時也讓家長憑卡接送幼兒有一個專屬的憑證。憑卡接送幼兒不僅讓家長更放心地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也更好地讓老師們放心地把幼兒讓家長接回家。但有時也會有一些家長沒有帶卡又硬要把孩子接回去,這樣就和我們幼兒園的保安發(fā)生了不愉快的沖突。我們幼兒園的門衛(wèi)在成人接送孩子時主要是關注有沒有憑卡來接送,以此來保護幼兒的安全。
場景一:一天放學時,一位新生家長爺爺沒有帶接送卡來接孩子。在進園時看見一保安時仍要沖進園去接幼兒。保安當時就將這位新生家長爺爺擋住了,而這位爺爺則堅持要進去,還在幼兒園門口大發(fā)脾氣,保安就是堅決不讓他進園,這位家長卻要強行進入,兩人就處于僵持狀態(tài)。難道接自己的孫子回家還不行嗎?家離得遠忘了帶卡就一定要刷卡才能接嗎?這位新生家長爺爺不理解,還是要硬沖進去,在值班教師的安撫下,請班級老師到值班室確認是否是新生家長,并向這位老人家解釋新生家長會上已說明的接送注意事項,最后這位家長爺爺才帶著孫子心平氣和地回家。
場景二:開學初的一天下午放學時,一名新生家長媽媽急匆匆準備進園,沒有帶接送卡,保安A把她攔在了門口不讓其進來接孩子。家長一聽必須回家拿卡,否則就不讓她接孩子,這位媽媽很生氣地與保安A吵了起來。這時保安B看到了,馬上面帶微笑地走過去,先讓這位家長平靜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問了兩位吵架的緣由。了解了情況后,他微笑地告訴家長:“不好意思,也許是我同事的表達不夠婉轉全面,解釋不是十分透徹,實際上憑卡接幼兒是我們幼兒園的規(guī)定,這也是我們對幼兒安全的負責?!奔议L提到她家較遠如果回家拿卡的話來回要花很長時間,到時老師都下班了,幼兒的安全就令人擔憂。保安B告訴她:“請您放心,我們幼兒園有留園班,每天都有老師值班,所以您的孩子在幼兒園是十分安全的?!弊詈蟊0才c她協(xié)商,今天暫且先讓她把孩子接回去,但是她要登記自己的姓名與孩子的姓名和班級,還要讓孩子班級的班主任簽名,并且當面確認她是孩子的家長,最后這位家長連聲道謝地進去接了孩子。
面對家園接送過程中的實際問題,與家長溝通中不同的方式方法會出現(xiàn)不同影響,也是幼兒園安全教育順利進行的前提。通過思考與分析,為了設計切合實際工作需求的后勤人員培訓方式,我們決定利用幼兒園新近發(fā)生的這兩起家園接送過程的具體事例,開展后勤人員“接送中的小插曲——表演分享會”主題培訓活動。
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作為健康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幼兒的安全是開展健康教育的基礎。針對開學至今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家長到園接送幼兒過程、家長對幼兒在園情況的反饋等問題,全體后勤人員分為三大組,廚房工作人員、保安也都積極參與表演。大家自編、自導、自演了一些情景劇。劇中有孩子、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和保安、教學老師、生活老師等多種角色,根據(jù)角色特點裝扮上不同的服飾。表演中,演員們惟妙惟肖的演出再現(xiàn)了家長與保安、生活老師、教學老師之間誤會的來龍去脈,方式生動的模擬溝通,表演獲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
首先,通過這次經(jīng)歷,我們進一步體會到作為一名幼兒園的工作者,如何讓家長信任我們是很重要的。因為家長工作是幼兒園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做好家長工作不僅能使幼兒園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更能使家園一致,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要做好家長的工作,首先就要懂得怎么溝通,溝通時態(tài)度誠懇、心平氣和很重要。當保安A與家長溝通時雙方由于某種原因產(chǎn)生情緒激動時,溝通往往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保安B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平和地與家長交流,讓家長感受到我們這樣做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以促使家長們主動和我們一起維護安全制度。
其次,工作中的矛盾促使我們反思,并將改進措施貫徹到工作實踐中。這些表演培訓就發(fā)生在員工們身邊,與他們的工作緊密相關,容易讓后勤人員理解、符合他們的接受水平,能改變以往后勤人員學歸學、做歸做的狀況。組織后勤人員圍繞這個主題進行主題表演培訓活動,避免了對后勤人員的生硬說教,同時我們發(fā)現(xiàn)主題體驗式的表演培訓方式效果明顯,既可行又易見效。
最后,主題表演培訓有利于提高后勤人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題表演培訓是一種動態(tài)、開放的教研方式,在研討培訓中,后勤人員身處特定的情境中,要通過思考獨立做出判斷和決策,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這一過程鍛煉了他們運用已有的理論知識、經(jīng)驗來提高在與家長接送幼兒時的溝通的能力,并有利于后勤人員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從而有效提升后勤人員的專業(yè)水平。
當然,這只是解決了“知”的問題,最終的目的是要大家將感悟結合到工作實踐中,用心揣摩作為家長、保安、教學教師及生活老師的現(xiàn)行做法和先前做法有什么不同,通過角色轉換認真思考,有技巧地溝通,增進理解,避免沖突,將培訓結果落到實處。我為自己親歷了這次活動而感到自豪。因勢利導顯然勝過了生硬的說教。
參考文獻:
袁永輝.家園的融合 共育的精彩[J].好家長,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