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國鋒
辯護律師會見被羈押、被監(jiān)視居住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辯護律師的一項重要權利,也是辯護律師實施有效辯護的前提之一。隨著刑事司法的改革,刑事訴訟中辯護律師會見難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但就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文指被羈押、被監(jiān)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必須是兩人,仍然存在很大爭議。
從目前各地看守所安排辯護律師會見的情況看,有些看守所不限制辯護律師人數,一人即可會見,有些看守所要求辯護律師兩人以上才可會見。從法律規(guī)定看,我國刑事法律僅規(guī)定了辯護律師有權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規(guī)定會見時的人數,這區(qū)別于公安、檢察機關辦案人員進行訊問。刑事訴訟法明確規(guī)定公安、檢察機關辦案人員訊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兩人以上。
我國法律雖然沒有明確規(guī)定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的人數,但這并不是法律的一個疏漏,而是這個問題法律通過其他形式已經予以明確,不需要再重復規(guī)定。為什么這樣說?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7條第1款規(guī)定了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第3款規(guī)定了辯護律師可以同被監(jiān)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通信。該條法律明確規(guī)定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被監(jiān)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也包含了會見時的人數要求。
從辯護律師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間的關系看,雙方之間屬于特殊的職業(yè)關系。辯護律師對在履行辯護職責過程中所獲知的資訊負有保密的義務,尤其是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流的內容更應保密,即使得知了司法機關沒有掌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罪行,也負有保密義務。辯護律師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流的內容也享有作證特免權(僅在特別的情況下有例外)。
律師和辯護律師并不等同。律師指所有取得律師執(zhí)業(yè)許可的人,而辯護律師是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家屬委托為其辯護的律師,也就是只有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其家屬形成委托辯護關系的律師才是辯護律師。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是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被監(jiān)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這有兩層含義:辯護律師有會見權;僅有辯護律師有會見權。律師并沒有與在押、被監(jiān)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的權利。因此,就辯護律師與在押、被監(jiān)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是否有人數要求,我國《刑事訴訟法》第37條第1款、第3款的規(guī)定是非常明確的,即只要是辯護律師即可會見,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了一名辯護律師,該辯護律師一人即可會見,如果委托了兩名辯護律師,該兩名辯護律師可以一同會見,也可以各自單獨會見,非辯護律師不可以會見。
在司法實踐中,有些看守所要求律師會見必須兩人以上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允許非辯護律師陪同辯護律師一同會見也是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筆者認為,按法律規(guī)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僅委托一名辯護律師,那么只有該辯護律師有權會見,并且會見時其他律師不得在場;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了兩名辯護律師,那么該兩名辯護律師既可以同時會見,也可以單獨會見,其他律師也不得在場。
如果要求辯護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必須兩人,意味著辯護律師會見時必須有一名其他律師陪同,這將產生一些問題。該名律師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間并沒有委托辯護關系,其并沒有權利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沒有權利了解案情,其也沒有保密義務,不享有作證特免權,當司法機關要求其作證時,按法律規(guī)定其有作證的義務。同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與辯護律師會見的權利,也有免受其他律師打擾的權利。在辯護律師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的過程中,如果有其他律師在場,也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產生顧慮,不敢將案件全部情況告知辯護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