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傳
[摘 要] 語言教育規(guī)劃是大學課程改革的理論指導,以大學語文課程為例,從教學對象、師資、教學目標、教學法和教材、財力資源、社區(qū)政策以及課程評價等方面對其做出新的改革規(guī)劃,為大學課程改革做出新的探索。
[關鍵詞] 語言教育規(guī)劃; 課程改革; 大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 05-0062-02
語言教育規(guī)劃是語言規(guī)劃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語言規(guī)劃的重要方式,與語言規(guī)劃的成敗有著密切的關系,歷來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大學語文是高等院校進行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課程,是實施語言教育規(guī)劃的重要平臺和手段,大學語文課程的改革與語言教育規(guī)劃關系密切,必須重視語言教育規(guī)劃與大學語文教學改革。
一 語言教育規(guī)劃的內涵
語言規(guī)劃是指政府、社會組織或學術部門等對語言生活所做的干預、管理及相關計劃,其中包含語言政策的制定及其實施等內容。語言教育規(guī)劃是語言規(guī)劃的重要內容之一,也被稱為語言習得規(guī)劃是指通過教育系統(tǒng)實現(xiàn)語言規(guī)劃的理想、目標的官方或社會組織或個人的活動,與教育、教、學等密切相關,KaPlan&Baldauf指出,語言教育規(guī)劃包括:教學對象、師資、教學目標、教學法和教材、財力資源、社區(qū)政策以及課程評價等。
二 大學語文與大學語文改革
大學語文是指高等院校里開設的語文課程,是提升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教育部高教司曾鼓勵要求各大高校積極開設大學語文課程,并頒布了《大學語文教學大綱》。自上個世紀80年代大學語文課程恢復以來,大學語文課程的改革一直在進行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目前大學語文教材有上百種,既有專題式教材,也有通論式教材;教學方法包括講授法、串講法、問答式教學法、談話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點撥式教學法,還有練習式教學法、誦讀式教學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等等;考核的方式包括日常學習成績、作業(yè)成績、考試成績以及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方式,等等。雖然大學語教學改革在不斷進行中,也取得了不少教學成果,但目前仍然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學生語文素養(yǎng)不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大學語文教學效果沒法達到預期目標,究其原因在于我國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指導,脫離大學實際狀況。
三 語言教育規(guī)劃視角下的大學語文改革
大學語文課程的開設和實施是語言教育規(guī)劃的重要內容,在不斷提升語言教育規(guī)劃理論的基礎上,積極有效的開展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具體如下。
1 教學對象
大學語文課程是面向高等院校的語文教學課程,教學對象是非中文專業(yè)的學生,但目前我國許多高等院校并沒有開設大學語文課程,有些大學雖然開設,但課時量相對較少。中文系的其他方向如:廣告、新聞、傳播等專業(yè),因為隸屬中文系,不開設此課程。另外,大學語文課程只在大一開設,但隨著大學專業(yè)學習的深化,非中文專業(yè)學生接觸語文的機會和時間逐漸減少,語文素養(yǎng)逐漸下降??傊?,從語言教育規(guī)劃角度講,我國大學語文教學的對象應該面向全體大學生,分散在大學學習的各個階段。
2 師資
“師資”指從事大學語文教學的教師以及教師的考核和培訓等。目前國內大學語文師資隊伍魚龍混雜,許多大學語文教研室就是“家屬俱樂部”,使得大學語文課程不能負載文化的厚重,也不能更好的詮釋文明的源遠流長,使得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大大降低,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另外,目前國內對大學語文教師的考核體制也存在諸多問題,許多學校采用“一刀切”的考核機制,但大學語文教師課時量多,課程內容繁多,相對而言,缺少時間和經歷做科研,因此在以科研考核為準機制中,處于弱勢地位??傊瑥恼Z言教育規(guī)劃角度講,應建立高素質的大學語文師資隊伍,建立健全客觀科學的綜合考核體制,提升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大學語文教學實現(xiàn)的具體目標,目前國內關于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有:“閱讀與寫作能力”說、“傳道、授業(yè)、解惑”說、“人文素質”說等,我們認為大學語文課程除了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之外,還要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不僅包括書面語表達能力,而且還包括口語表達能力。目前,國內大學語文教育目標存在偏頗,或者只注重文學作品,側重字詞句的解讀,或者只注重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或者只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等,很少注重學生的表達,尤其是口語表達。另外,目前大學語文課堂語言復雜,包括方言,地方普通話,甚至一些網絡語言等,涉及的對象不僅包括學生,而且包括許多中青年教師,影響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傊?,從語言教育規(guī)劃角度講,大學語文教學目標不僅包括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思想水平,而且包括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4 教學法及教材
大學語文教學法和教材是指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法和使用的教材。目前關于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方法有很多,“背誦法教學”曾經被冠以“死記硬背”的惡名,在很多大學被遺棄,但從大學語文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目的來看,大學生對經典文章或詩篇的背誦,不僅能夠更好的體會作品的藝術特色,而且能夠更好的理解作品的語言風格魅力,從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因此需要更好的發(fā)揮背誦法教學的作用;另外,多媒體以其“聲情并茂”的特色被越來越多的大學作為大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甚至唯一教學手段,這使得很多學生上課只拍圖片,很少會動手去做筆記,造成漢字書寫能力下降,因此,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同時,適當?shù)氖褂冒鍟?,鼓勵學生做筆記??傊?,從語言教育規(guī)劃角度看,大學語文教學應注重背誦式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的合理利用與適度利用,積極采用各種教學法提升大學語文教學效果。
隨著大學語文教材改革的深入,教材數(shù)量、種類、內容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升,但是,目前教材內容多針對大一學生,缺少對其他教學階段的統(tǒng)籌安排,教材內容缺少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不能滿足其他階段學生的學習要求;另外,目前教材種類雖然比較多,但所選篇目基本一樣,所強調的內容也差不多,但是我國大學層次不同,學生的素質也不同,因此,從語言教育規(guī)劃視角來看,我國大學語文教材具有全面性和針對性,滿足大學教學的實際需求;再者,目前,我國大學語文教材選擇文章和篇目存在一定的問題,如重古代輕現(xiàn)代,重漢族輕少數(shù)民族,重國內輕國外等,這造成學生文化的片面性和視野的局限性,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以及國家化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從語言教育規(guī)劃角度看大學語文教材篇目選擇要綜合漢文化與少數(shù)民族文化,國內文化與國際視角等多種因素,實現(xiàn)學生的綜合立體發(fā)展,為學生的將來更好的走向國際提供支持。
5 財力資源政策
財力資源政策是指大學語文教學所需各項開支的來源以及支付方式。目前我國大學語文教學屬于公共課,一般分屬于公共教學部,相對于其他專業(yè)課課程而言,缺少相應的院系支撐,缺少活動經費,許多活動如:文學創(chuàng)作大賽、讀書沙龍、作品評定出版等很難順利和長期的運營下去。面對這樣的困境,國家和社會應當給予一定的重視和支持,建立大學語文教學專用資金,支持大學語文建設;另外,國家相關單位要出臺相應的政策,為大學語文教學的建設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積極鼓勵企業(yè)、社會組織等對大學語文進行資金投入,保證相關活動的長期有效運行;總之,從語言教育規(guī)劃視角看,國家需要加大對大學語文課程的資金投入,??顚S茫⒊雠_相應的政策,積極鼓勵大學語文課程與社會結合,提高大學語文的社會地位與社會公用。
6 社區(qū)政策
大學語文教學的社區(qū)政策主要是指國家、地區(qū)或學校對于大學語文教學的態(tài)度。目前國內對于大學語文的教學的態(tài)度存在很大差異,教育部出臺相應政策,國內一些高等院校也積極開設大學語文課程,并取得可喜成果,但也有不少地方院校對大學語文課程存在誤解,不開設大學語文課程,或者將大學語文課程設為選修課程,這樣的態(tài)度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產生不利影響。另外,有些學校雖然開設了大學語文課程,但是對大學語文課程認識并不到位,態(tài)度也不夠端正,這樣的態(tài)度也影響大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從語言教育規(guī)劃視角看,大學語文課程的社區(qū)政策應該是長期的、積極的、穩(wěn)妥的、有效的,應該是從上到下一致的,只有這樣,大學語文課程才能夠更好的開展下去。
7 課程評價
大學語文教學課程評價處于衡量服務于大學語文教學目標的教學法和教材與其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之間,是對大學語文課程的衡量和評定,可以分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式評價兩種。目前國內大學語文課程多采用“一考定乾坤”的終結式考試形式,甚至為了滿足學生對分數(shù)的要求,不少老師考前劃重點,學生更是考前“刷夜”,這不僅不能實現(xiàn)大學語文的教學目標,而且也不能對大學語文課程做出公正的衡量。從語言教育規(guī)劃角度看,大學語文課程要求以學生的語文實際能力為考察重點,應采用綜合式的課程評價體制,將終結式考試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將課堂內和課堂外知識結合起來,逐漸形成科學客觀的衡量和評價體制,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當前我國處在民族復興的重要時刻,經濟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國民的語文素養(yǎng)卻并沒有隨之提高,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大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發(fā)展,因此必須加大大學語文課程的改革,不斷提升大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國家的發(fā)展,社會的未來提供支持和支撐。
參考文獻
[1]李宇明.了解世界怎樣做語言規(guī)劃—序《語言規(guī)劃經典譯叢》語言政策與語言規(guī)劃—從民族主義到全球化[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2:1.
[2]KaPlal,R.B. and Bauldauf,R.B.,Jr.Language Planningm Practieero theoy Clevedon[M].UK:Multilingual Ma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