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聞連
嘗糞問疾,臥薪嘗膽二十年,他忍人所不能忍之辱,受人所不能受之苦!苦心勵志,發(fā)憤強國,他創(chuàng)下了以小打大,以弱勝強的人間神話!
吳王闔閭打敗楚國,成了南方霸主。吳國跟附近的越國(都城在今浙江紹興)素來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國國王勾踐即位。吳王趁越國剛剛遭遇國喪大事,發(fā)兵攻打越國。于是,吳越兩國發(fā)生一場大戰(zhàn)。
吳王闔閭滿以為可以打贏,沒想到打了個敗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傷,再加上上了年紀,回到吳國,不久就咽了氣。
吳王闔閭死后,兒子夫差即位。闔閭臨死時對夫差說:“不要忘記報越國的仇。”夫差記住了這個囑咐,叫人經(jīng)常提醒他。他經(jīng)過宮門,手下的人就扯開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殺你父親的仇嗎?”
夫差流著眼淚說:“不,不敢忘。”他叫伍子胥和另一個大臣伯嚭(音pǐ)苦心操練兵馬,準(zhǔn)備他日攻打越國。
兩年過去了,吳王夫差親自率領(lǐng)大軍去攻打越國。越國有兩個很能干的大夫,一個叫文種,一個叫范蠡(lí)。范蠡對勾踐說:“吳國練兵快三年了,這回決心報仇,來勢兇猛,咱們不如死死地守住城,不輕易和他們開戰(zhàn)?!?/p>
勾踐不同意,也派遣了大軍去跟吳國拼個你死我活。兩國的軍隊在大湖一帶交上了手,越軍果然大敗。
越王勾踐帶了五千名殘兵敗將,好不容易逃到會稽,但還是被吳軍圍困了起來,弄得勾踐一點辦法都沒有了。他懊悔地對范蠡說:“都怪我沒有聽進你的勸告,才弄到如今這般田地。現(xiàn)在該怎么辦?”
范蠡說:“當(dāng)今之計,咱們還是趕快去求和吧?!?/p>
于是,勾踐派文種到吳王營里去求和。文種在夫差面前把勾踐愿意投降的意思說了一遍。吳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堅決反對。
文種回去后,打聽到吳國的伯嚭是個貪財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寶,私下送給伯嚭,請伯嚭在夫差面前講好話。經(jīng)過伯嚭在夫差面前的一番游說,吳王夫差不顧伍子胥的反對,答應(yīng)了越國的求和,但是要勾踐親自到吳國去。
文種回去向勾踐報告了。勾踐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文種,自己帶著夫人和范蠡到吳國去。
勾踐到了吳國,夫差讓勾踐夫婦住在闔閭大墳旁邊的一間石屋里,叫勾踐親手給他喂馬。范蠡跟著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車出去,勾踐就得給他拉馬。這樣過了兩年,夫差認為勾踐真心歸順了他,就放他回了國。
勾踐回到越國后,立志報仇雪恥。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自己的意志,所以在吃飯的地方掛上一個苦膽,每逢吃飯的時候,就先嘗一嘗苦味,還自己問自己:“勾踐,你忘了會稽的恥辱嗎?”
不僅如此,每晚睡覺,勾踐還把席子撤去,用粗糙的柴草當(dāng)作褥子。
勾踐決心要讓越國國力富強起來,為此,他身體力行,親自勞作耕種,同時,他的夫人也自己動手織布,以此來鼓勵生產(chǎn)。
由于越國遭遇過亡國的災(zāi)難,人口大大減少,在當(dāng)時以農(nóng)耕為主的社會,有人就有力量,有人就會發(fā)展,有人就能強大。根據(jù)實際需要,勾踐訂出獎勵生育的制度。
勾踐深知人才的重要,他根據(jù)各人的長處,叫文種管理國家大事,叫范蠡操練人馬。自己也深入群眾,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對下層的貧苦百姓,經(jīng)常出手救濟。
勾踐的所作所為,深得人心,全國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勁,好叫這個災(zāi)難重重的國家不再受人欺壓,早日繁榮強大。
人心齊,泰山移。果然,十年后,勾踐打敗夫差,滅掉了吳國。
筆尖流水
如果你想超越自己,你想縱橫江湖,你想創(chuàng)造卓越成就,但你又不具備“天時地利與人和”等有利條件。那么,請忍辱負重,遵循王道,循序漸進,持續(xù)修煉,這樣,終能修成正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