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崗
摘要:初中語文課堂是一個開放性的課堂,在語文課堂上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強化教學效果。辯論賽因其形式新穎,內(nèi)容豐富,成為了語文教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對此,本文將就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辯論賽的意義進行探討,并就辯論賽的實施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為語文教師教學提供一些新思路。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辯論賽;實施策略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一檔綜藝節(jié)目《奇葩說》,被節(jié)目中犀利的語言與新穎的形式吸引。在觀看節(jié)目的過程中,筆者靈機一動:語文課上如果采用這種辯論賽的形式,是不是也會取得良好的成效呢?為此,筆者對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辯論賽的意義進行了思考,并就開展辯論賽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辯論賽的意義
1、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課堂形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采取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地位,因此學習興致索然。而利用辯論賽則可以將學生推至主動地位,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2、促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與認識。辯論賽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與認知。在《羚羊木雕》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對于父母的做法眾說紛紜。于是,教師開展了一個小小的辯論賽,讓學生辯論父母的做法是否正確。學生各抒己見,將自己的意見提出來進行交流。通過辯論,學生理解了文中父母的做法,也懂得了自己父母深深的愛。
3、促進學生辯證思維與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辯論賽形式的語文教學就不再是毫無熱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又避免了注入式、填鴨式的古板,為學生辯證思維與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
4、促進思想交流,開放學生思維。辯論賽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反向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為特征,由小組或全班成員圍繞特定的論題辯駁問難,各抒己見,互相學習,在辯論中主動獲取知識,開放思維,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
5、有利于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辯論賽會需要用到許多的觀點和論據(jù),這些觀點和論據(jù)積累多了,可以作為學生的寫作素材,豐富習作內(nèi)涵。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辯論賽的實施策略
前文說明,語文教學中開展辯論賽十分有必要。那么教師應(yīng)該如何實施辯論賽,才能使辯論賽發(fā)揮最大的功效呢?
1、抓住課堂有利時機開展辯論活動。語文是一個開放的學科,語文教學中處處都存在可以進行思辨的內(nèi)容,因此教師應(yīng)該抓住課堂有利時機開展辯論活動,讓學生通過辯論深化認識。例如,在《背影》一文的教學中,一位學生提出:朱自清都已經(jīng)是成年人了,他的父親卻要爬月臺給他買橘子,這不是溺愛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開始了激烈的討論。教師及時組織辯論,讓學生辯論這樣的“愛”是不是“溺愛”,值不值得提倡。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辯論,學生終于理解了文中主題,辨清了“愛”的方向。
2、選擇良好的辯題,精心組織策劃。辯題是否科學,是否吸引人,是否有爭議性,是辯論賽實施成功與否的重要決定性因素。教師應(yīng)該在組織辯論賽時選擇良好的辯題,選擇吸引學生關(guān)注的辯題展開辯論。例如《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的教學之前,教師安排學生收集資料,進行準備,并確定正反兩方,在課堂上以“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為題展開辯論。由于提前要求學生準備,學生找到了許多證明自己觀點的論據(jù),在課堂上展開了唇槍舌戰(zhàn)。辯論的最后,學生認為由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國人已經(jīng)具有足夠的自信,意氣風發(fā)地在改革之路上奮力前行。此時,再進行教學導入,學生很快就能理解魯迅寫作這篇文章的主旨。
3、把握辯論賽方向,掌控全局。學生進行辯論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偏題,教師應(yīng)及時予以糾正。比如,在《愚公移山》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對“愚公是否應(yīng)該移山”展開辯論。在剛開始辯論的時候,學生擺出了自己的觀點,辯論賽進行得十分火熱。但過了一會,反方一位學生說道:“愚公要求子子孫孫都要移山,這是多么愚蠢的事情,他斷送了子孫的美好前程?!边@個時候,一位正方學生反駁道,“為什么移山就會斷送前程?你怎么就能確定不移山就一定有美好的前程?”反方學生回答:“不移山,他的子孫可以去讀書,去為官,去做很多事?!睂W生就愚公的子孫后代進行了辯論。這個時候教師暫停辯論,說道:“愚公移山說的‘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這只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力量,大家注意區(qū)別把握這一點?!?/p>
4、做好辯論賽后總結(jié)與收尾工作。辯論賽結(jié)束之后,教師應(yīng)該及時進行總結(jié)與收尾工作,并對學生辯論中表現(xiàn)出來的閃光點與不足之處進行總結(jié)與點評,使學生在今后的辯論賽中能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只有這樣,辯論才能不流于形式,確保其真正高效。
三、結(jié)語
辯論是聽說讀寫并重的一項實踐活動,旨在提高學生素質(zhì),以學生主體學習活動為突破口。在辯論過程中,要求學生把聽說讀寫能力綜合運用,擺確鑿的事實,樹鮮明的靶子,展嚴密的邏輯,取有效的信息,讀大量的課外書,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為我所用。因此,教師應(yīng)該充分重視辯論賽的作用,并積極尋求語文課堂開展辯論活動的實施策略,科學組織與規(guī)劃,真正發(fā)揮辯論賽的作用,使語文教學更為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