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鋒
【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教學課堂也在逐漸的往信息化的方向發(fā)展。而且過去的教學形式已經不能再滿足課堂需要,所以必須改變過去陳舊的教學形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此,教師可以選擇翻轉課堂教育模式,這種模式需要教師先提出問題,再由學生進行自主討論,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下面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歷,針對如何在初中數學中融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初中;教學;數學;課堂;翻轉
最早的翻轉式課堂出現在美國,一部分學生由于缺課而跟不上數學老師講的內容,因此數學老師想了一個辦法,將數學課內容錄下來讓缺課的學生看。在最開始的時候,這種方法僅僅是小范圍的在使用,后來延伸擴大到了很多學校,甚至很多老師都開始采用這樣的方式。
一、翻轉課堂教學的優(yōu)點
(一)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在教師的叮囑下完成教學任務,顯得十分被動。但是翻轉教學卻恰好相反,這種方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同。教師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通常會采用現代的工具,比如多媒體設備、計算機等。這不但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還能提高課堂效率。同時,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時也可以采用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這樣的方式迎合了當前的時代發(fā)展趨勢,可以進行推廣和應用。
(二)轉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
采用翻轉教學模式,是為了提高課堂的效率,也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在這樣的課堂氛圍里,教師所扮演的不僅僅是知識講解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一旦遇到學習難題,會及時的向教師進行請教。所以,教師的地位更加重要,不但是為了傳遞知識,更是為了解決學生的難題。同時,教師也成為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資源。另外,翻轉教學模式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來選擇不同的學習資源,已經掌握這部分知識的學生可以選擇更難一級的學習內容,沒有掌握這部分知識的學生則可以反復觀看視頻。因材施教的方式不但能顧及到每一個學生,而且也提高學習效果。
(三)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過去的學習里,學生常常機械地聽教師講解,非常被動。推行了翻轉教學課堂后,學生可以主動地選擇學習資源,不需要聽取教師的安排,甚至可以自由的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另外,學生還可以借用一系列的多媒體學習工具,自主學習,并且和教師進行交流。這種自主模式,不但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水平,而且還充分的發(fā)揮出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更多的便利。
二、初中數學翻轉課堂的應用
(一)課前進行強化
對于數學中一些概念,定義等可以提前進行預習,采取“微課”的方式,通過校園網,QQ,微信群上傳老師預先制作好的簡短視頻,幫助學生初步掌握要學的課堂內容,鞏固基礎。這種通過課前預習的方式,不但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也能夠營造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成效來進行選擇和交流,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例如在講解“分式”這一概念時,課前先通過學校網絡上傳制作好的微視頻,通知學生提前收看,完成相關內容,各小組組長記錄典型問題。然后采取組內,組間先行消化。而對于形如等還有疑問的,遞交老師,由老師在課堂面對全體學生進行講解。通過這種形式,老師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部分無需講解,直接進入下一步教學。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去學習:當字母取何值時,分式有意義?無意義?值為0?等重難點內容。
(二)促使學生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所謂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根據學習的情況,分小組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在完成了上一步的課前強化之后,教師便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分小組去進行思考和驗證。比如在學習二次函數內容時,給出這樣一道例題y=(a-2)x2+(a-5)x-1,a是一個實數,且圖像和x軸只有一個交點,求a的值。題目抽象,難度不小。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學生可以分組進行討論,從二次函數、一次函數兩個角度來進行解答:第一,如果從二次函數的角度進行解答,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a-5)2+4(a-2)=0的時候,函數頂點在x軸,即函數圖像和x軸只有這一個交點。所得出的結論是,a是無解的。第二,如果從一次函數的角度來進行解答,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當a-2=0,那么函數就變成了一次函數,表達式為y=-3x-1。那么其和x軸只有一個交點(-,0)。最后得出的結論是a的值為2。這樣分組討論,利用集體智慧不僅能很好推進教學進程,而且能極大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除此之外,還要利用翻轉課堂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教師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讓學生更加主動地接受知識,而不是灌輸式的傳授。另外,教師也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臺,讓學生根據這個平臺來提出問題,學習知識。這不但能夠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講“11.3用反比例函數解決問題”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拋出這一道題:用六塊相同形狀,邊長“4×1”的長方形,拼成一個更大的長方形,能有幾種拼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小組分工,每位同學在草稿上進行嘗試,并把每種可能通過電子白板軟件記錄在電腦上,然后組間相互討論,交流,并匯總如圖所有六種可能??此普麄€活動即將結束,這時有學生問:一定只有這六種可能嗎?為什么不會有其他可能?面對隨之而來的新問題,同學們又進行了下一輪的討論,不斷有學生給出自己的觀點:由長寬乘積,即總面積不變,從而聯想到反比例函數也有這一性質,進而思考能否借助這一知識解決問題,并從長寬都是正整數,得出只有“1×24,2×12,3×8,4×6”四種形狀,最終證實這一猜想的正確性。整個過程,學生動手操作,通力合作,相互競爭,加上集體智慧,共同解決困難,推動了學習熱情,增強了團隊凝聚力。而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經歷了觀察、實驗、猜想、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通過以上方式,可以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yǎng)獨立思考,團隊合作的精神。
(四)課后升華課堂內容
在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后,教師還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課下練習情況,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況來選擇思考方向。對于部分未能及時消化課堂內容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來展示一些試題的解析過程,讓學生在課下進行訂正,對解題過程進行抄寫。這樣學生便可以明確在解題中所犯的錯誤,提高解題的效率。而對于“吃不飽”的學生,可以設定不同層次,讓他們進行自我挑戰(zhàn),達成更高目標。比如在結束了九年級《2.6正多邊形與圓》的教學內容后,對學生提出一個課題“正多邊形與圓周率”,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研究如何通過正多邊形測算圓周率。根據問題學生分組進行討論,通過網上搜索,查閱“劉徽首創(chuàng)割圓術”計算圓周率相關的歷史資料。老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合作,辯論,對話方式,借助幾何畫板軟件,在電腦上進行操作,觀察發(fā)現a﹤π﹤b并且隨著多邊形邊數n的增加,a,b值越來越逼近圓周率的真實值,在這學習過程中,及時鞏固了所學內容,同時很好地解決新問題,感受現代科技對學習帶來了便利,感嘆古人的智慧,更被他們對知識不懈追求的精神所感動。
(五)對課堂內容進行合理評價
在學生完成學習之后,教師還要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來進行記錄和評價。在課堂上,每一個小組要選取組員上臺對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交流。另外,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以設置豐富多彩的成果交流方式,比如展覽、辯論、比賽等等。教師在進行評價的時候,不要只看學習成績和分數,也要注重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做到公正、公平的評價,這樣才能更好的鼓勵學生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并且很好的反饋關于教學情況。
三、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國內水平參差不齊
從目前來看,我國的教學水平仍然參差不齊。想要全面的推廣這種教學模式,還存在很大難度。因為我國經濟處于大力發(fā)展中,而且各地經濟水平也不同,所以每一個地方的教學能力也不同。比如,翻轉課堂教學需要一些多媒體教學設備、工具等,這些設備需要花費一定的錢財。如果學校和地區(qū)的經濟實力不夠,那么就不能夠采用這種教學模式。此外,學生觀看教學視頻也需要計算機等工具,因此學生的家庭條件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二)學生的學習思維很難轉變
我國長期實行應試教育,學生們的思維容易被固化。如果全面實行翻轉教學,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學生可能會暫時對其產生一定的新鮮感,但卻會因為缺乏教師的監(jiān)管而變得越來越懶散。所以,現在翻轉式教學還只能是有條件的使用,比如教師在課堂之外對學生進行輔導的時候比較適用,或者用在幫助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補習上。如果不分時段,甚至大量的使用,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三)挑戰(zhàn)學生的自制力
如果全面、大力的推廣和使用翻轉式教學模式,那么學生不需要再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完成學習過程,甚至時間也變得非常自由。因為在翻轉式教學模式里,所有的課堂內容都是通過視頻來完成,因此教師也不需要過多的講解。教師也不會叮囑學生按時完成作業(yè),不要開小差等等。所以,學生必須要自覺才能完成學習任務。對于一部分學生而言,因為自制力太差,所有的學習都必須在老師的監(jiān)管下才能完成。因此,一旦采用翻轉式教學方式,學生會變得懶散,毫無紀律,這對于學生的學習而言,也是不利的。
四、總結與體會
隨著信息技術的大力發(fā)展,翻轉式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被推廣,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采用了這樣的方式。其不但講知識直觀的體現給了學生,而且還減少了學生和教師的負擔。如果運用得合理,其能夠極大的提高課堂的效率。所以,翻轉式教學模式還會不斷的發(fā)展,不斷的被推廣,最終促進我國教育水平的大力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春華.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5,(8):163-163.
[2]劉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5,(7):56-56.
[3]趙能軍.翻轉課堂,提升教學質量——談談如何在初中數學課融入“翻轉課堂”[J].考試周刊,2015,(39):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