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遠(yuǎn) 勝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xué)院中國語言文化學(xué)院, 浙江 紹興 312000)
?
《說文解字》引《爾雅》統(tǒng)計與分析
江 遠(yuǎn) 勝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xué)院中國語言文化學(xué)院,浙江紹興312000)
摘要:《爾雅》與《說文》是中國傳統(tǒng)“小學(xué)”中的兩部重要典籍。《爾雅》先成,《說文》后出,《爾雅》對《說文》的成書有一定的影響?!墩f文》明引《爾雅》凡31處,其中15處所引《爾雅》與今本《爾雅》相同,其余則在用字、釋義及語言表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說文》明引《爾雅》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具有寶貴的文獻(xiàn)價值,從中既可以窺見古本《爾雅》的內(nèi)容,亦可以發(fā)現(xiàn)《說文》有誤或《爾雅》有誤。
關(guān)鍵詞:《爾雅》;《說文解字》;引用;文獻(xiàn)價值
《爾雅》與《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中國傳統(tǒng)“小學(xué)”中的兩部重要典籍?!稜栄拧废瘸桑墩f文》后出,《爾雅》對《說文》的成書有一定的影響。濮之珍在《中國語言學(xué)史》中說:“就是《方言》、《說文》、《釋名》也受《爾雅》的影響?!盵1]竇秀艷在《中國雅學(xué)史》中也說:“《說文》的體例及釋義方式都與《爾雅》有很大的不同,但許慎在說解文字時,無疑受到了《爾雅》的影響?!盵2]59
一、《說文》引《爾雅》統(tǒng)計
《說文》在解說漢字的過程中,大量參考、引用了《爾雅》。竇秀艷統(tǒng)計“《說文》中僅明引《爾雅》的地方至少有26處”[2]59,這種統(tǒng)計還不夠準(zhǔn)確。馬宗霍《說文解字引經(jīng)考·說文解字引爾雅考》列舉了《說文》引用《爾雅》的28個字目[3]1005,仍有疏漏。筆者也曾作過統(tǒng)計,“依據(jù)中華書局出版的大徐本(1963年第1版)進(jìn)行統(tǒng)計,《說文》明引《爾雅》的地方共有31處,分布在31個篆文字頭下。這31個字頭是:瑗、徥、齝、趿、餀、、栭、樀、杗、柮、、覭、、、馺、猲、狻、玃、獌、黝、懽、汃、渚、涓、瀸、氿、瀵、涒、(段注作‘’)、禸、?!盵4]
以下是《說文》引《爾雅》統(tǒng)計表:
《爾雅》字頭《說文》所引《爾雅》今本《爾雅》瑗好倍肉謂之瑗,肉倍好謂之璧。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徥徥,則也。是,則也。齝牛曰齝。牛曰齝。趿趿謂之?dāng)X。扱衽謂之襭。餀餀謂之喙。餀謂之餯。,華也。華,皇也。栭栭謂之。栭謂之楶。樀檐謂之樀。檐謂之樀。杗杗廇謂之梁。杗廇謂之梁。柮貀無前足。貀無前足。。無覭覭髳,弗離。覭髳,茀離也。麔豭,短脰。麔麚,短脰。,薄也。無馺小山馺大山,峘。小山岌大山,峘。猲短喙犬謂之猲獢。短喙,猲獢。狻狻麑,如虦貓,食虎豹者。狻麑,如虦貓,食虎豹。玃玃父善顧。貜父善顧。獌獌,似貍。獌,似貍。黝地謂之黝。地謂之黝。懽懽懽、愮愮,憂無告也。懽懽、愮愮,憂無告也。
續(xù)表
《爾雅》字頭《說文》所引《爾雅》今本《爾雅》汃西至汃國,謂四極。東至于泰遠(yuǎn),西至于邠國,南至于濮鈆,北至于祝栗,謂之四極。渚小洲曰渚。小洲曰陼。涓汝為涓。汝為濆。瀸泉一見一否為瀸。泉一見一否為瀸。氿水醮曰氿。水醮曰厬。瀵瀵,大出尾下。瀵,大出尾下。涒太歲在申曰涒灘。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申曰涒灘。謂之疀。謂之疀。禸狐、貍、貛、貉丑,其足,其跡厹。貍、狐、貒、貈丑,其足蹯,其跡禸。如人,被發(fā)。狒狒如人,被發(fā)。
二、《說文》所引《爾雅》與今本《爾雅》的異同
《說文》31個字頭所引《爾雅》與《十三經(jīng)注疏》中的《爾雅》(簡稱“今本《爾雅》”)相比較,有同也有異。其中,瑗、齝、栭、樀、杗、柮、狻、玃、獌、黝、懽、瀸、瀵、涒、15個字頭所引《爾雅》與今本《爾雅》相同;、二字所引《爾雅》內(nèi)容不見于今本《爾雅》;徥、趿、餀、、覭、、馺、猲、汃、渚、涓、氿、禸、14個字頭所引《爾雅》與今本《爾雅》存在一定的差異。下面依次分析這14處差異:
1.《說文》徥字下云:“《爾雅》曰:‘徥,則也?!?/p>
按:段注:“今本《釋言》作‘是,則也’,蓋古《爾雅》假徥為是也?!币蓝问纤?,古本《爾雅》作“徥,則也”。徥與是為假借關(guān)系,徥假借為是而訓(xùn)為則,即法則、準(zhǔn)則的意思。
2.《說文》趿字下云:“《爾雅》曰:‘趿謂之?dāng)X?!?/p>
按:今本《爾雅》曰:“扱衽謂之襭?!薄墩f文》:“襭,以衣衽扱物謂之襭?!薄墩f文解字義證》云:“本書擷與襭同?!陛^之《說文》所引《爾雅》,今本《爾雅》釋義更明確。
3.《說文》餀字下云:“《爾雅》曰:‘餀謂之喙?!?/p>
按:今本《爾雅》曰:“餀謂之餯?!薄墩f文》無餯字。王筠《說文句讀》:“喙者,古文假借字。餯者,后作之專字也?!?/p>
按:今本《爾雅·釋言》曰:“華,皇也?!薄夺尣荨吩唬骸笆v、芛、葟、華,榮?!薄夺屛摹罚骸叭?,音皇。本亦作皇?!比彏榈幕蝮w,葟與皇同音通用,均有草木之花的意思。
5.《說文》覭字下云:“《爾雅》曰:‘覭髳,弗離?!?/p>
按:今本《爾雅》曰:“覭髳,茀離也?!庇K髳、茀離均為聯(lián)綿詞,意為草木叢生的樣子。弗與茀為同音字。
按:今本《爾雅》曰:“麔麚,短脰?!倍巫ⅲ骸柏j,今本作麚,非。麔豭,一獸名,非上文之麋牡麔、鹿牡麚也?!币罁?jù)段注,今本《爾雅》文字有誤。胡奇光、方環(huán)?!稜栄抛g注》依據(jù)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的論述,也認(rèn)為“‘麚’當(dāng)作‘豭’”[5]393。吳玉搢《說文引經(jīng)考》云:“豭乃牡豕,非麔類,疑此誤。”吳氏疑《說文》所引《爾雅》之豭為誤字,非是。
7.《說文》馺字下云:“讀若《爾雅》‘小山馺大山,峘’?!?/p>
按:今本《爾雅》曰:“小山岌大山,峘?!薄墩f文引經(jīng)考》云:“今《爾雅·釋山》作岋。桉:《說文》引經(jīng)本作岋,傳寫誤作馺也。”從“讀若”這一術(shù)語也可以判斷,馺讀若岌(岋),而不應(yīng)該是馺讀若馺。因此,今本《說文》有誤字。
8.《說文》猲字下云:“《爾雅》曰:‘短喙犬謂之猲獢?!?/p>
按:今本《爾雅》曰:“短喙,猲獢?!薄墩f文》所引《爾雅》用“某謂之某”的釋義方式,今本《爾雅》用“某,某”的釋義方式,二者釋義方式及語言表述不同,但意思相同。
9.《說文》汃字下云:“《爾雅》曰:‘西至汃國,謂四極?!?/p>
按:今本《爾雅》曰:“東至于泰遠(yuǎn),西至于邠國,南至于濮鈆,北至于祝栗,謂之四極?!憋@然,《說文》在引用《爾雅》時進(jìn)行了縮略。另外,《說文》所引《爾雅》用汃,今本《爾雅》用邠。《說文引經(jīng)考》云:“今《爾雅·釋地》作邠?!独W(xué)紀(jì)聞》曰:‘朱文公曰:‘邠國近在秦隴,非絕遠(yuǎn)之地。’’愚桉:《說文》引《爾雅》‘西至汃國,謂四極’。汃,四極之水也。(汃,府巾切)即此可證《爾雅》之誤?!笨梢?,今本《爾雅》之邠當(dāng)寫作汃。
10.《說文》渚字下云:“《爾雅》曰:‘小洲曰渚?!?/p>
按:今本《爾雅》曰:“小洲曰陼?!薄夺屛摹罚骸靶≈拊魂暎钟肿麂?。”在表示小洲這個意義上,渚、陼同音通用。
11.《說文》涓字下云:“《爾雅》曰:‘汝為涓?!?/p>
按:今本《爾雅》曰:“汝為濆?!薄夺屛摹罚骸氨姟稜栄拧繁疽嘧麂浮!瘪R宗霍認(rèn)為“許作涓,與眾本同,乃古本也?!亲麂噶x合,當(dāng)為正字,作濆假借字也?!盵3]1027馬說可取。
12.《說文》氿字下云:“《爾雅》曰:‘水醮曰氿?!?/p>
按:《說文·水部》:“氿,水厓枯土也?!薄稄S部》:“厬,仄出泉也?!薄稜栄拧め屗罚骸八丛粎?。”又云:“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薄墩f文》釋氿為水厓枯土,今本《爾雅》釋氿為仄出泉,二者釋義不同。氿字下段注:“依《毛詩》‘有冽氿泉’,似今《爾雅》不誤也?!笨梢姟墩f文》釋義有誤。
13.《說文》禸字下云:“《爾疋》曰:‘狐、貍、貛、貉丑,其足,其跡厹。’”
按:今本《爾雅》曰:“貍、狐、貒、貈丑,其足蹯,其跡禸?!贬屃x略有差異?!墩f文》禸下云:“蹂,篆文從足,柔聲。”厹與禸音同,均為蹂之異體。
三、《說文》所引《爾雅》的文獻(xiàn)價值
第一,從《說文》所引《爾雅》可以窺見古本《爾雅》的內(nèi)容。例如,《說文》字下云:“《爾雅》曰:‘?!倍巫ⅲ骸敖瘛稜栄拧窡o此文。《釋訓(xùn)》:‘洄洄,惛也?!夺屛摹吩疲骸В净蜃?。’引《字林》‘,重衣貌’。按:《玉篇》作‘佪佪,惛也’,而《潛夫論》云‘佪佪潰潰’,蓋用《爾雅》文?!蹲至帧芳醋?。據(jù)《潛夫論》則《爾雅》故有潰潰字。許所見潰作?!币罁?jù)段注,則古本《爾雅》有“”。胡奇光、方環(huán)?!稜栄抛g注》“惛也”條增加了“潰潰”二字,并加按語:“現(xiàn)據(jù)段、郝之說補(bǔ)入‘潰潰’二字。”[5]170這種??笔强扇〉摹?/p>
在《說文》所引《爾雅》與今本《爾雅》存在差異的字頭中,爭議最大的莫過于字?!墩f文》字下云:“《爾雅》:‘,薄也。’”今本《爾雅》無此文。段注:“《爾雅》二字淺人所增耳?!∫病?,許以足上文意有未盡之語?!薄缎栄拧V言》:“涼,薄也。”清代研究《小爾雅》的學(xué)者,有的認(rèn)為《說文》此處引用的是《小爾雅》,如胡承珙《小爾雅義證·自序》云:“然如《說文》所引《爾雅》之‘’,則固明明在《小爾雅》矣!”胡樸安《中國訓(xùn)詁學(xué)史》也認(rèn)為《小爾雅》“至遲亦在許叔重之前,以《說文》所引之字知之”。也有人不以為然,楊琳《小爾雅今注·前言》說:“北宋郭忠恕《汗簡》卷中之二:‘,力向切,見古《爾雅》?!@一記載可證《爾雅》本有‘,薄也’之訓(xùn)?!盵6]7“看來《說文》中所引的‘,薄也’確為《爾雅》佚文”[6]8。依楊氏所言,則古《爾雅》有“,薄也”一條。
第二,通過將《說文》所引《爾雅》與今本《爾雅》進(jìn)行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今本《爾雅》有誤或《說文》有誤。一是今本《爾雅》有誤。例如,今本《爾雅》“麔麚,短脰”,當(dāng)從《說文》所引《爾雅》作“麔豭,短脰”。再如,今本《爾雅》曰:“東至于泰遠(yuǎn),西至于邠國,南至于濮鉛,北至于祝栗,謂之四極。”其中的“邠”當(dāng)從《說文》所引《爾雅》作“汃”。二是《說文》有誤。例如,《說文》馺字下所引《爾雅》之“馺”當(dāng)改為“岌”。再如,《說文·水部》:“氿,水厓枯土也。”釋義有誤,當(dāng)從《爾雅》釋為仄出泉。以上幾例,詳見上文分析。
四、結(jié)語
《說文》引用了大量典籍,《爾雅》只是其中一種。《說文》所引《爾雅》與今本《爾雅》相比較,有的在用字、釋義及語言表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從二者的差異中既可以窺見古本《爾雅》的內(nèi)容,亦可以發(fā)現(xiàn)《說文》有誤或今本《爾雅》有誤??偠灾墩f文》所引用的典籍,在文字學(xué)、詞匯學(xué)、校勘學(xu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xiàn):
[1]濮之珍.中國語言學(xué)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83.
[2]竇秀艷.中國雅學(xué)史[M].濟(jì)南:齊魯書社,2006.
[3]馬宗霍.說文解字引經(jīng)考[M].北京:中華書局,2013.
[4]江遠(yuǎn)勝.《說文解字注》引雅學(xué)文獻(xiàn)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xué),2013:132.
[5]胡奇光,方環(huán)海.爾雅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楊琳.小爾雅今注[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
責(zé)任編校:汪長林
中圖分類號:H131.2;H161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730(2016)02-0078-03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6.02.017
作者簡介:江遠(yuǎn)勝,男,湖北紅安人,浙江越秀外國語學(xué)院中國語言文化學(xué)院講師,文學(xué)博士。
基金項目:紹興市教育科學(xué)規(guī)劃課題“古代漢語教學(xué)中古今貫通法應(yīng)用研究”(SGJ15039);浙江越秀外國語學(xué)院科研啟動項目“《爾雅》與《說文解字》釋義比較研究”(QD15030)。
收稿日期:2015-10-01
網(wǎng)絡(luò)出版時間:2016-04-26 14:54網(wǎng)絡(luò)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60426.145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