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勤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命題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A-0052-01
寫作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也是語文考試的重要內(nèi)容。一道有質(zhì)量的作文題,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學生的寫作才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因此,教師在出作文題時,要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等實際出發(fā),盡可能選擇學生看過、體驗過、有感悟的題材,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讓學生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下面筆者從三個方面談一談語文教師應如何聯(lián)系學生實際進行作文命題。
一、作文命題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學生的寫作素材大部分來源于他們的實際生活,脫離了生活實際,學生會無話可說、無從下手。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命題時應盡量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緊扣學生的心靈世界,讓他們寫之有情、言之有物。
語文期考、中考、高考中的作文命題能給我們許多啟示。我們來看看2015年全國高考的作文題目,大多數(shù)作文題有深度、有廣度、有內(nèi)涵,關(guān)注社會,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但是陜西省高考作文題卻讓一些考生無從下手,這個作文題為“給違反交規(guī)父親的一封信”。考題公布不久,網(wǎng)上就出現(xiàn)一篇作文:
尊敬的老師:您好!看到試卷上的作文題目,我不知道如何提筆給我父親寫信,只好給您寫了。我父親是個不折不扣的農(nóng)民,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家鄉(xiāng),一年到頭都是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父親,一個一輩子只和土地打交道的質(zhì)樸農(nóng)民,他怎么會有車開呢?當然,他有車,那個爺爺留下的木頭車。平時,推著木頭車他老遠就給別人讓道。
尊敬的老師,高速公路對我而言,也只是電視上、報紙上和書本上的事。我走過的路只有鄉(xiāng)間小道,最好的路也只是鎮(zhèn)里的馬路。第一次聽到“高速公路”這個詞語后,我曾經(jīng)幻想有一天,我能夠帶著父親一起走在那樣的路上……
確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是每個家庭都有一輛汽車,“父親在高速公路開車打電話”這種事情也并非每名學生都遇到過。在命題時,我們應盡可能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考慮學生能否根據(jù)我們提供的材料寫出個人的感悟和見解。我們每位語文教師都要明白:生活是寫作素材的源泉,只有在生活實際中尋找命題素材,學生才能言之有物。
二、作文命題要考慮學生的差異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而學生因?qū)W習基礎和年齡特點的不同,對事物的認識會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語文教師經(jīng)常以“我的煩惱”為題讓學生寫作,筆者經(jīng)過細心對比,發(fā)現(xiàn)這道題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偏難。三、四年級的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對生活的喜怒哀樂還沒有深切的體會,學習的目的性也不是很明確,什么是煩惱?他們對此沒有具體的感受,因而讓他們表達自己的煩惱確實有困難,寫出來的文章一般不會很出色。而五、六年級的學生相對于三、四年級學生來說是長大了一些,也更懂事了,明顯地感到了學習的壓力。特別到了六年級,即將面臨人生第一次統(tǒng)考,有些學生會感到壓力增大,感覺有煩惱了。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寫這道題就會有感而發(fā)了。同樣,寫“我的理想”這篇作文題,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也會不一樣,初中學生的作文可能比較稚嫩,只能從表面體現(xiàn)出感情,從表面論觀點。而高中學生的學習經(jīng)歷和生活閱歷更為豐富,因而寫出的文章情感更含蓄,闡述的觀點和看法也常有新意。所以,教師在進行作文命題時,就要考慮命題符合本年級學生的特點和認識水平。
三、作文命題要順應學生的需求
當前作文命題的方式基本上是統(tǒng)一命題,教師給全班、全年級乃至全縣、市的學生布置同一道作文題,按統(tǒng)一要求寫,統(tǒng)一評價,這就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需要。葉圣陶先生說:“教者命題,題意所含,要學生心所能思。”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文命題時,要順應學生的需求,捕捉學生情感的觸動點,喚起學生寫作的內(nèi)在動機,讓學生獲得寫作的樂趣,傾吐自己的真實情感。學生寫作文時經(jīng)常存在寫空話、寫假話等現(xiàn)象,很多時候就是教師出的題目學生缺乏生活體驗和感悟造成的。解決的辦法是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生活與需求,知道他們在這個年齡階段需要什么,想表達什么,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然后再選定題目。教學活動中,教師除了布置作文課習作訓練任務,還可以鼓勵學生寫日記、書信、讀后感、觀后感、生活隨感等,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總之,教師科學合理地進行作文命題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表達心聲,寫出好作文。作文命題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考慮學生的差異和需求,讓學生的作文充滿生命活力。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