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微課特點、設計制作以及發(fā)展趨勢淺析

      2016-05-28 01:06郭睿覃國強
      考試周刊 2016年36期
      關鍵詞:教育創(chuàng)新移動學習微課

      郭睿+覃國強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微課的特點、設計及制作要求,進一步展望了微課的發(fā)展趨勢,以期為推動這一新型教學方式帶來的教育創(chuàng)新提供借鑒。

      關鍵詞: 微課 移動學習 教育創(chuàng)新

      微課程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左右時間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講解的一段音頻或視頻。在教學中,微課程所講授的內容是“點”狀,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教學經(jīng)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講解和展示。微課程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微課程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傳播,還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者的需求。

      一、微課的課程特點

      微課程有兩個顯著的特征:一是以視頻為呈現(xiàn)方式,二是凸顯微課程的“微”?!拔ⅰ焙形⑿』蛩槠?,讓學習者借助移動技術和設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學習。“微”是微課程的靈魂,微課程具有以下八個主要特點。

      1.教學內容含量小。微課程內容只針對一個知識點或一個具體的問題。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合適教師的需求。“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于傳統(tǒng)一節(jié)課要完成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而言,“微課”的內容更精簡,因此而得名“微課堂”。

      2.微課程多采用視頻片段進行教學。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微課的教學視頻時長一般在5分鐘到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相對于傳統(tǒng)的一節(jié)課40分鐘教學內容來說,“微課”又可以稱為“微課例”或“課例片段”。

      3.資源容量較小?!拔⒄n”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需是支持網(wǎng)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例如RMVB、WMV、FLV等格式。此種格式的視頻能夠保證師生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以方便地將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例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從而實現(xiàn)移動學習和泛在學習。

      4.微課程情境化帶來了吸引力。微課程資源使用方便,視頻形式生動、活潑,趣味性強,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5.微課程主題突出。微課程內容具體,一個微課程就一個主題。微課程的研究問題來源于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學反思,或是難點突破,或是重點強調,或是學習策略、教學方法等。

      6.草根研究,趣味創(chuàng)作。微課內容微小,人人都可以成為課程的研發(fā)者。課程研發(fā)的目標是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習片段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具有強化教學效果之功能。

      7.成果簡化,多樣傳播。微課的研究內容易表達,研究成果容易轉化。又因課程內容小、用時短,所以傳播形式多樣,包括網(wǎng)上視頻、手機傳播、微博討論等。豐富的傳播形式使得微課的受眾面極廣,傳播效果大。

      8.反饋及時,針對性強。微課的授課者能實時得知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有利于課程的進一步改進,促進教學。較之常態(tài)的聽課后評課活動,微課的評價更客觀和快捷。

      二、“微課”設計制作的要求

      微課視頻的呈現(xiàn)要注重形成與內容的整合、技術性與藝術性的統(tǒng)一。情景的選擇、鏡頭的組接及多媒體課件的整體布局、色彩搭配等都可以達到刺激感官、調控學生注意力的作用,優(yōu)化的設計可以強化師生之間思維互動。

      1.微課設計制作要體現(xiàn)技術性。如何根據(jù)課程主題內容、教學行為的特點,選擇適宜的技術表達方式制作微課是至關重要的。在視頻的影響表達上,要充分考慮到鏡頭語言的表意性,以及鏡頭的組接、多媒體的應用。

      2.微課設計制作要呈現(xiàn)藝術性。微課采用的影像表達是技術支持下的藝術創(chuàng)作,要考慮其呈現(xiàn)的藝術效果以刺激學習者感官,優(yōu)化學習體驗。

      3.微課設計制作要展現(xiàn)教育性。微課的作用在于知識的共享和傳播,因此,以學習者為中心,突出教育性和教學性應成為微課設計創(chuàng)作的根本。此外,視頻影像呈現(xiàn)還要充分考慮學習者的認知特征,依據(jù)學習者的心理和學習特點進行優(yōu)化設計,以使受眾對知識內容產(chǎn)生心理共鳴。

      4.微課的設計制作要遵循以下六個要求。①動靜結合:充分利用PPT的動作效果,可以給人動態(tài)感、空間感的美。②圖文并茂:圖版率50%~90%;插圖表現(xiàn)出親和力要比照片好,照片表現(xiàn)出的專業(yè)性要比插圖好。③圖片合適:表現(xiàn)力最強的圖片——臉部圖片,適合表現(xiàn)主題,不適合做背景。表現(xiàn)力最弱的圖片——云海,適合做背景,不適合做主題。④字體搭配:標題——微軟雅黑,正文——宋體;或者是標題——黑體;正文——楷體;不要用藝術字。⑤字號搭配:PPT字體標配:標題字號44號,一級文本32號字,二級文本28號字;最好不用三級文本。⑥顏色搭配:一般來講,除了黑色和白色外,最多搭配三種顏色。

      三、微課的發(fā)展趨勢

      1.微課程大力朝著新型教育資源創(chuàng)新方向發(fā)展??v觀國內外,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經(jīng)歷了CAI課件、專題學習網(wǎng)站、教學資源庫等不同階段。但不論資源如何呈現(xiàn),都具有對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中心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結構發(fā)展根本的改變。微課程將原有課程按照學生學習規(guī)律,分解成一系列、任務、方法、資源、作業(yè)、互動與反思在內的微型課程體系。微課程以多媒體課件視頻、微型教學視頻為核心,包含與教學配套的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微反思、微點評等支持性和擴展性資源,從而形成一個半結構化、網(wǎng)頁化、開放性、情境化的資源動態(tài)與交互教學應用環(huán)境。因此,微課程是在課程改革與信息化進程中學習資源創(chuàng)新、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整合的新型資源。

      2.微課程的教學設計研究趨于專業(yè)化。微課程是一門獨立的課程,應具有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方案。目前認為,微課程設計、開發(fā)與實踐傾向于專業(yè)化,應在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基礎借鑒,選取恰當?shù)慕虒W內容,設計要抓住微課程的核心理念,凸顯微課程的“微”特征。

      3.教師微課程制作技能培訓是永恒的主題。目前,微課程數(shù)量雖然不斷增加,但質量還有待提高。教師是課堂教學的領軍人,掌握學生的水平及課程內容重點、難點。一線教師創(chuàng)作微課程不但能保證微課程的教學質量,而且能有效提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水平。當前,很多教師還不能把握微課程的基本核心理念及制作技能,應對教師進行微課程的創(chuàng)作技能培訓,使微課程成為每個教師都能創(chuàng)作的教學資源。

      4.微課程是促進教師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微課程的設計與實驗,將引導教師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學會教學反思,通過對課程的教學問題發(fā)現(xiàn)—想辦法解決—梳理—制成微課程不斷反思,促進教師不斷成長,微課程授予傳播,記錄優(yōu)秀教師的經(jīng)驗和方法,可以直接成為一線教師之間互相學習和借鑒提供經(jīng)驗和方法。

      5.微課程促進遠程教育學習方式變革。微課程以簡便、短小、精致、易操作的特點,主題突出,情景真實,短小精悍,動態(tài)生動的特點,可以使學生針對課程的重點、難點、疑點,通過各種移動終端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移動學習,泛在學習和個性化學習,因而遠程教育學習方式產(chǎn)生很大的變革。學生能夠在非正式學習環(huán)境下,養(yǎng)成深度學習的思維習慣。微課程賦予學生更多自由,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教室外,讓學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對增強學生們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有很大幫助。

      6.微課程將促進教育信息化產(chǎn)生新的變革。微課程作為一種新型教育資源,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融為一體,有效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對教育改革尤其是教育信息化都將產(chǎn)生巨大影響。

      7.微課程應用領域將得到廣泛拓展。

      微課程是一種教學資源,也是一種社會資源。隨著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微課程將更多地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利用微課程的方式向大眾傳播某種綠色環(huán)保理念,或進行某種生活技能的學習等,拓展微課程的應用領域,將給教育和社會發(fā)展帶來極大機遇。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區(qū)域性優(yōu)質微課資源的開發(fā)與思考[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9-22.

      [2]夏仲文.利用微課程促進學科教學的應用研究與反思[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1:13-14.

      [3]李玉平.如何開發(fā)微課程:基于一篇文章的八級微課程的開發(fā)過程[J].基礎教育課程,2013,1:96-99.

      [4]李玉平.微課程:走向簡單的學習[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1:15-19.

      [5]張靜然.微課程之綜述[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1:19-20.

      [6]焦建利.微課程及其應用于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3-14.

      猜你喜歡
      教育創(chuàng)新移動學習微課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
      淺析后進生轉化工作的教育理念
      基于云計算的移動學習平臺的設計
      基于移動學習的自動問答系統(tǒng)設計
      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支撐教學變革
      移動學習方式下實驗教學資源建設的研究
      與“微課”的首次親密接觸
      乃东县| 洛扎县| 绥化市| 桃园县| 巴中市| 开鲁县| 黄浦区| 伊宁市| 宜丰县| 拉萨市| 阿拉善右旗| 宽城| 都昌县| 西昌市| 图木舒克市| 兴国县| 健康| 齐齐哈尔市| 舒兰市| 永州市| 桂阳县| 濉溪县| 金湖县| 宝兴县| 延安市| 紫阳县| 华阴市| 东海县| 罗平县| 文山县| 丰都县| 郓城县| 东至县| 乌兰察布市| 霍邱县| 容城县| 麦盖提县| 当雄县| 孟津县| 河北区| 雷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