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林
教材分析:《有趣的半圓形》一課,教材的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好奇、好動的年齡特點,是深受學生喜愛的趣味性很強的造型表現(xiàn)課。本課是根據(jù)學生對半圓形的認識和理解,引導學生進行豐富的想象,并且在半圓形的基礎上進行變化、創(chuàng)造。一年級學生對半圓形有一定的認識,教師要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將生活中的事物概括為半圓形,對半圓形進行添加組合,變化出各種不同的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半圓形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形狀,半圓形又比單純直線和單純曲線的造型更容易概括生活中很多不規(guī)則的形狀,本課正是基于半圓形的這個特點而設計的。旨在通過學生借助半圓形的概括和變化,能更好地幫助自己完成豐富的作品。而利用半圓形產(chǎn)生的造型因為具有學生喜歡的卡通效果,很容易給學生展現(xiàn)一個奇妙、生動的美術造型世界,自然的把學生引入充滿趣味的以半圓形為基礎圖形的“造型·表現(xiàn)”活動中來,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孩子想象力很豐富,天真無拘束,喜歡觀察生活,但是技能和動手能力上還不成熟,在情感上,不怎么懂得關心、幫助別人,和同伴合作的意識也不夠強,因此教師需加以正確的引導。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嘗試把半圓形進行添加、組合,變化出各種不同形象,初步體會幾何形與事物形狀的關聯(lián),知道利用半圓形去概括生活中常見事物的形象;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游戲、競賽等學習活動的設計,啟發(fā)學生豐富的想像與聯(lián)想,培養(yǎng)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參與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通過觀察、想像與聯(lián)想,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1.教師:多媒體課件及自制教具,實物投影、印有半圓形作品的紙、半圓形圖形的紙,水彩筆等;2.學生:鉛筆、橡皮、水彩筆、油畫棒、勾線筆、作業(yè)紙等。
教學重點:在半圓形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想象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用半圓形創(chuàng)造出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半圓形。(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半圓形)
瞧,這些都是半圓形(課件出示不同大小、不同角度的半圓形)
今天我們就和有趣的半圓形來做朋友——板書課題。
二、發(fā)展階段
1.小游戲——找半圓。
半圓形的本領可大了,它會七十二變,你們信不信?
課件出示由半圓形變化出來的各種形象。
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小游戲——“找半圓”。
請學生小組合作,找出各種形象中存在的半圓形,用紅色的彩筆把半圓形勾畫出來。
請學生展示、講解。
2.感受生活中的半圓形。
同學們,生活中有沒有半圓形呢?請各小組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課件展示生活中的半圓形物品,引導學生找一找。
3.情景引導、教師示范。
情景設計1:
課件出示下雨的背景圖片。
教師:大家看,下雨了,可是我沒帶雨具怎么辦,能不能讓半圓形幫幫我呢?
學生:把半圓形變小雨傘,就能給我們擋雨了。
師生合作,在背景上用半圓形添畫出雨傘。
情景設計2:
課件出示一張桌子圖片。
教師:現(xiàn)在我口渴了,可是我沒有水杯,能不能讓半圓形幫幫我呢?
學生:把半圓變成茶壺、杯子。
師生合作,在背景上用半圓形添畫出的茶壺、茶杯。
情景設計3:課件出示一張大樹圖片。教師:大家看,這棵大樹生病了,需要一位森林醫(yī)生來給它治病,能不能讓半圓形來幫幫忙呢?學生:把半圓變成啄木鳥。
4.學生嘗試體驗。
三、欣賞、總結階段
1.欣賞課件中的動畫:半圓形變身成各種各樣不同的物品。
2.討論、總結:我們用半圓形來創(chuàng)作一幅漂亮的作品,需要做到哪些方面呢?
(1)想象(2)色彩(3)背景(板書)
四、創(chuàng)作、表演階段
1.半圓形家族舉行盛大的party,邀請各種半圓形作品參加。
2.評價:將學生作品貼在黑板上,師生共同評價。
3.半圓形party舞會:請舞會主持人賈老師帶領我們和半圓家族的成員一起happy起來吧!
動感的音樂響起,學生們手拿自己創(chuàng)作的半圓形作品,師生一起跳舞。
五、總結
今天的party開的非常成功,相信同學們已經(jīng)和半圓形成為了好朋友,希望大家用半圓形創(chuàng)作更多有趣的作品,來裝飾和美化我們的生活。
六、教學反思
《有趣的半圓形》是一節(jié)造型表現(xiàn)領域的課。對于一年級小學生來講,想深入的了解與認識造型表現(xiàn)的關系與概念有些難,因而,活潑多變的半圓形便成了貫穿本課的紐帶。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嘗試把半圓形進行添加、組合,變化出各種不同的物體,通過對半圓形的設計,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課堂上,我設計了“找半圓”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本課重點“半圓形”,讓學生說說生活常見的半圓形物體,并讓學生欣賞各種半圓形的“七十二變”,體會半圓形就在我們身邊,半圓形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來拓寬學生的思維。
在本課的設計中,我主要使用情境教學的方法,給課堂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的情境,以半圓形會“變身”為主線,開展一系列的游戲和活動,教師還在有趣的情境活動中抓住時機進行示范,以半圓形變身演示“半圓形”的添畫方法,來啟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與創(chuàng)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課堂活動的層層遞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想象和創(chuàng)作,最后師生一起參加半圓形家族的party,使整節(jié)課的氣氛達到了高潮。其中,找半圓的一系列“游戲”和活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到處都有“形”的組成,突出本課重點“半圓形”,進而讓學生通過對半圓形的添加、組合,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通過本課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內(nèi)容,設計符合學生生理、心理、年齡等特征的教學活動,在教學中關注全體學生,由簡入深,抓住學生的興趣慢慢展開,逐步、分層次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
2.掌握好課堂的“收”與“放”。美術課是開放性的課堂,每位學生對形狀、色彩的感受都不盡相同。教師作為課堂的導學者,首先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活動中,既要讓課堂活躍,更要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軌道,完成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