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欣
摘 要 本文是在新課改視域下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反思,如果我們要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改善當前的課堂現(xiàn)狀,就要為毫無生機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注入活力。而新聞時事的時效性、高頻性、直接性都讓其成為了進入高中課堂的首要資源,如果說高中政治課教材是理論,那么,新聞時事就是實踐,用實踐來證明和闡述理論是給高中政治課堂注入活力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 思想政治課 新聞時事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0.063
The Interaction of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with High School
Political Theory in Teaching
PEI Jiaxin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ports,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This is a reflection of the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f we want the students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talents, improve the teaching current situation, to inject vitality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high school classroom lifeless. The news of the timeliness, frequency, direct let it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resources into the high school classroom, if teaching high school political lesson is the theory, then, the news is to practice, practice to prove and explain the theory is the only way which must be passed to energize the political high school classroom.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effectiveness
所謂時事新聞就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重在描述事件發(fā)生的事實、時間性和空間性,與國際、民生、社會建設、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件。碩士研究生李卓在其畢業(yè)論文中提到,“時政資源主要是指最近一年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可以反映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政策,以及體現(xiàn)國際、國內(nèi)形勢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趨勢的一些資源?!雹俟P者認為,時事新聞是對社會現(xiàn)狀的真實寫照,有必要融入課堂,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起推動作用。
1 新聞時事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啟發(fā)
抽象思維是人們在認識活動中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形式,對客觀現(xiàn)實進行間接的,概括的反映的過程。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學習中,學生們主要是通過概念來學習知識的。這是個抽象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學生的思維能力極其活躍,否則就變成了死記硬背式的學習,阻礙學生們理解教材。
由于思想政治學科的特殊性,教師不能像化學、物理、生物那樣,通過做實驗讓學生觀察現(xiàn)象來傳授知識。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帶領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將新聞時事引入高中政治課堂,培養(yǎng)學生關注新聞的習慣,并定期由教師選擇與教材知識相關的事件,進行分析探討。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使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啟發(fā)。
2 新聞時事體現(xiàn)的時代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越來越需要創(chuàng)新型人才,在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動下,思想政治課的地位應該越來越高,純粹的知識不是教育的目的,知識是創(chuàng)新的起點。陳濱在《思想品德課應與時政相結(jié)合》一文中提到:“高中政治課本中出現(xiàn)的政治理論是時事政治的指導思想,也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一種實踐;而時事熱點是政治理論的最典型的素材,能夠使學生對政治知識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進行有效的運用。因此,教師自身應該處處關注時事熱點知識,不僅讓學生知曉如今的國際社會形勢和國家社會的熱點問題,鼓勵學生積極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搜集和積累時事政治,更要努力使時事熱點與課堂教學相銜接,把時事政治當作最好的教學素材,并且教導學生運用政治理論學會分析、討論、判斷時事。”②
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由于時事新聞的時效性和新穎性,每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不管是在國家政治方面,還是經(jīng)濟生活方面,每天我們都可以通過新聞時事了解到新鮮的消息,這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通過將時事新聞引入課堂,反面事例能讓學生們引以為戒,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正面的事例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正能量,讓他們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高考,有助于增強自信心。通過時事新聞把社會發(fā)展的重大事件和思想政治課理論結(jié)合起來,把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熱點問題和學生未來走向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在這種融入式的教育中,有效地端正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3 新聞時事使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
3.1 為什么要利用新聞時事
新聞時事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不管什么時間,只要打開電視就會有新聞欄目,在人們的閑暇時光也會評議最近發(fā)生的一些有爭議的事件,可見新聞在生活中的普遍性,我們可以通過新聞來了解世界,去看看我們不能親身到達的地方發(fā)生了哪些值得關注的事件,將這些可用的事件與高中思想政治課相聯(lián)系,不僅能把復雜的知識簡單化,還能為導課、授課以及結(jié)課增添一些趣味性。
思想政治課的一大弊端就是太過于單調(diào)無味,教材已經(jīng)是幾年前編寫的了,在內(nèi)容上已經(jīng)不能和時代發(fā)展同步,所以需要引進社會熱點問題來填補這一不足。利用最新的新聞時事來引出、解釋思想政治課的理論,新聞時事可以作為高中生學習政治理論的教學資源之一。
首先,新聞時事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民生等各個領域,通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新聞時事,能夠讓一直為了高考而學習的同學們了解更多的社會問題,拓寬他們的知識面,開放他們的視野,積累他們的經(jīng)驗,有利于靈活運用于以后的理論學習中。其次,新聞時事內(nèi)容新穎,具有多樣性、趣味性,更加貼近生活,相對于教材中直驅(qū)而入的理論而言,利用新聞時事來解釋會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使空泛的理論更具形象化,大大地節(jié)約了教師和學生的時間,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實現(xiàn)了高效課堂。
3.2 如何利用新聞時事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結(jié)合教學對象的身心特點、思想狀況和學習興趣,具體分析該使用什么樣的時事熱點來教學。例如,在講授高中思想政治課必修1經(jīng)濟生活的第六課《投資理財?shù)倪x擇》時,就可以把最近幾年一直報道的“電信詐騙”的新聞講給學生,這樣很直觀地就完成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使學生吸取新聞中的經(jīng)驗,對他們以后走入社會一定會產(chǎn)生正面影響,提早知道“理財需謹慎,投資有風險”。不管在學習方面還是生活方面都進行了有效的教育,此為一舉兩得。
陳天雪在《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意義》中提到過:“每天打開時政新聞頁面,形形色色的新聞都會呈觀在我們眼前,包羅社會萬千,有政治、經(jīng)濟、社會、體育、娛樂;有正面的新聞,也有負面的新聞。這些或多或少都在影響著這一代的青少年,如何選擇好的時政新聞,如何在負面新聞肆虐的信息海洋中引導學生傳遞正能量,教會他們學會用辯證的思維來看待社會現(xiàn)象,是思想品德教師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雹?/p>
3.2.1 在導課中運用新聞時事
教師在導課的時候,可以使用一些時事材料,上課之前可以先播報一段新聞,通過對這段新聞的討論,導入新課。這樣更能吸引學生自主地將理論知識和時事新聞聯(lián)系起來。所謂成功的導課就是上課之前的這段話、這個情景、這件事等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例如,在講授經(jīng)濟生活中第五課《企業(yè)與勞動者》時,就可以先播放一段萬科集團股權之爭的視頻。
3.2.2 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新聞時事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入新聞時事能夠使課堂“轉(zhuǎn)動”起來,教師在給學生講授教材時,可以引入一些案例,讓學生自主地分析討論,通過知識與時事的結(jié)合,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例如,在講解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第三單元第七課的第二框“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時,就可以和同學們舉最近“英國脫歐”的一則新聞。首先要和學生介紹新聞基本情況,引發(fā)他們的興趣。其次教師要設計兩個問題引領學生走進這節(jié)課。最后讓學生討論并自我總結(jié),教師再總結(jié)和升華。教師應該在討論的過程中,把學生引向整體與部分,要讓他們知道,相對來說歐盟是整體,英國是部分。還有就是要讓他們討論“脫歐”的影響,雖然他們年齡很小,但也要試著說出自己的想法,但這就需要教師的引領和指導。筆者認為這種時事政治和教材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是在新課改視域下,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方法。時事政治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這種例證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再加上教師的引領,會使學生對知識理解更深入,課堂氣氛會更活躍。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特殊性和實踐性,應該使高中的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師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并不能單一地傳授書本知識,要帶領學生進行課外教育實踐和社會實踐。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使學生關注時事新聞等熱點信息,將這些帶到課堂上討論、辯證。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利用資料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社會中成長,不僅在靈活的課堂中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使學生養(yǎng)成關注國家發(fā)展和社會問題的習慣。
3.2.3 在課余時間運用新聞時事
雖然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都集中在課堂上,但是作為教師,我們也要提醒學生利用課后時間。教師可以找一些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討論,或者課余時間設計一些社會活動,來發(fā)揮時政的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課涉及四個方面,分別是經(jīng)濟、政治、文化和哲學方面,這些方面對學生的影響非常深入。因此,課余時間設置討論項目,和之后教師的正確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能夠讓學生在青春期這樣的階段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高中生雖然比小學生和初中生要成熟很多,但他們依然是浮躁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能一直有著課堂的約束,而且課堂教學目前依舊以講授為主,很多知識不能及時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這個時候,在課余時間進行討論對學生有很大幫助。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要多用時事新聞,把時事材料與高中政治課理論知識相互融合,完成教學目標,實現(xiàn)高效課堂,使學生內(nèi)外兼修,最終引導他們的知行統(tǒng)一。
注釋
① 李卓.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時政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研究——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為例[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14(5).
② 陳濱.思想品德課應與時政相結(jié)合[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5(5).
③ 賀海東.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才智,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