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蕊華,寧夏固原人,陜西師范大學2013級學前教育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幼兒英語浸入式方向。
摘 要:語言作為每個個體的社會化過程是一個載體,對于人來說,語言是個體社會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學前階段是語言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水平對他的后續(xù)認知、學習等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jīng)驗支持,應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豐富語言的內(nèi)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而家庭作為幼兒主要的生長環(huán)境,對于幼兒的語言發(fā)展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關(guān)鍵詞:學前兒童;家庭;語言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1-0003-01
一、引言
蒙田在《隨筆集》中說:“通過語言,我們的意愿與思想就能得到交流,語言是人類靈魂的解釋者。”加德納也認同語言的重要性,他認為語言是人類社會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種“人類智能的卓越范例”,“是最廣泛、最公平地在人類中得到分享的一種智力”,所以他將語言智能列為第一智能。
每個人語言習得的整個過程都需要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家庭作為兒童重要的語言環(huán)境場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及其家人對其的影響。因此,家長在生活中需要及時把握兒童語言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為兒童語言品質(zhì)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二、家長對家庭語言教育的認識
首先,家長對兒童的學習特點雖然沒有明確的概念,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會出現(xiàn)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第一種是對于孩子提出的“為什么”,努力去讓孩子用具體形象的東西明白;第二種則是對于孩子提出的“為什么”,直接選擇忽視甚至責怪孩子的好奇心太重。在第一種情況中,孩子的好奇心既得到了滿足,同時用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豐富了他們的語言能力;第二種情況則會使孩子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產(chǎn)生一種厭倦心理,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孩子以后的學習欲望。
其次,在孩子的語言習得過程中,有高達80%的家長認為,孩子的語言能力應該由幼兒園的老師去教給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家長會把語言習得和文字習得聯(lián)系起來,認為幼兒園只有書本教育才可以達到孩子的語言發(fā)展。如果幼兒園沒有給孩子教會漢字或者拼音,就會導致家長認為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耽誤了孩子的語言學習。這種誤區(qū)的出現(xiàn)勢必會違反孩子的生長特點,忽視孩子的興趣,造成孩子過早的陷入了機械學習的過程。
最后,在幼兒家庭語言教育過程中過分強調(diào)母親的作用,忽視父親對于孩子的影響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著不同的作用,父親往往可以通過言語教會孩子責任、堅強。父親如果白天忙于工作的話,可以利用晚上的時間給孩子講故事,并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刻意留下懸念,讓孩子保持對故事的興趣,或者和孩子一起討論故事,引發(fā)孩子自主的發(fā)現(xiàn)故事結(jié)局。
三、兒童語言學習的特點
1.在家庭語言教育過程中增加個性色彩
在學前階段,兒童的語言學習處于一種模仿階段,由于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他們對于語言的學習也會有不同的選擇性和創(chuàng)造性。比如某些孩子在聽父母講故事的時候,會根據(jù)聽到的故事去想象另一個故事,而有的孩子則會選擇用畫畫的方式記錄這些故事。不論是哪種方式,家長都應該及時鼓勵孩子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故事,給予他們鼓勵。
2.兒童的語言學習要有一定的綜合能力
兒童在學習分類的時候,告訴孩子兔子、小雞是動物后,他們就會不由自主的問“還有什么是動物?”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動物畫冊,讓他自己能夠指出他所認識的動物,這樣既可以讓孩子知道什么是動物,同時對于他們不認識的動物我們也可以及時的進行一個形象的補充。
3.兒童的語言學習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兒童從剛出生的咿咿呀呀到可以說出疊字再到說出簡單的詞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兒童的語言是在生活當中逐漸積累的,不會出現(xiàn)朝夕產(chǎn)物,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家庭進行語言教育一定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特點,避免出現(xiàn)揠苗助長的情況。
四、家庭語言教育的方式
首先,生活是語言的重要來源。陳鶴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家長可以多對孩子提供一些隨機性的語言教育。比如家長帶孩子去散步的時候,對于廣告牌上的字可以和孩子討論哪些是孩子認識,并讓孩子猜測不認識的字會是什么。這種方式可以增加孩子的記憶力,而且會讓孩子在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主體作用。
其次,家長可以對身邊的教育資源進行充分利用,比如平板電腦、手機、電視這些常見的電子資源都可以加以利用?,F(xiàn)在好多家長認為這些電子產(chǎn)品既影響孩子的視力,又對孩子的學習不利,其實我們?nèi)绻右哉_的引導,這些電子產(chǎn)品會很好的引導孩子學習。我們可以給孩子下載一些有聲讀物,在電子設備有聲有色講故事的過程中,孩子既可以模仿其中自己感興趣的話語,同時還可以刺激他們的聽覺,有效的把聽說結(jié)合起來。
最后,以家長的親身閱歷和經(jīng)驗作為獨特的教育資源,比如家長某次印象深刻的旅行就可以作為故事講給孩子,在講述的過程中一定注意表達清楚并且做到真情流露,這樣孩子仿佛看到了一本會跳動的圖書一樣,從故事中了解有趣的、家長難忘的故事。
五、結(jié)語
家庭教育作為幼兒各方面能力發(fā)展的基礎(chǔ),家長作為幼兒的第一位老師,語言作為幼兒個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化工具,我們發(fā)現(xiàn)學前兒童良好的教育需要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相互協(xié)作,同時家長應該在提高自身認識的同時,對孩子的語言教育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資源,以此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張明紅.學前兒童語言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3-4.
[2]葉立群,鄧佐君.家庭教育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7.
[3]李生蘭.學前兒童家庭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4.
[4]鄭荔.“語言資源觀”與學前兒童語言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2014,(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