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及其評價標準制定原則

      2016-05-30 04:01:50洪雨
      教育教學論壇 2016年29期
      關鍵詞:評價標準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

      洪雨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影響著教學各個過程,學校對于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方面有了新的要求,教育界的學者們也紛紛對教師素養(yǎng)的內涵、培養(yǎng)、發(fā)展、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闡釋中小學教師必備的信息素養(yǎng)內涵基礎上,深入分析了其包含要素,描述了當前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現狀,指出評價體制的缺失,提出了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評價標準制定原則。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評價標準;原則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9-0040-02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guī)來指導和培養(yǎng)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如2004年12月,我國頒布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這一標準是我國頒布的關于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方面的第一個標準,是指導中小學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技術支持人員教育技術培訓與考核的基本依據。當時只是簡單地對中小學教師的教師交際技術能力做了相關規(guī)定,而在2010年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第十九章明確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xiāng)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體系,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此時的政策已經要求將信息化貫徹到教育各個方面,比較系統(tǒng)化。作為信息技術的實踐者和信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他們必須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才能推動教育信息化改革。提升教師信息技術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是促進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的基本手段。雖然在國家的重視和時代的要求下,教師素養(yǎng)有所提高,但是仍存在不少問題。筆者結合一些專家學者提出的教師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理論和建議,對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定義作了進一步的剖析和解釋,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評價標準制定原則。

      一、信息素養(yǎng)的內涵與構成

      1.信息素養(yǎng)基木內涵。信息素養(yǎng)是人們對“信息”這一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的認識,以及人們在信息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能力的綜合素質,包含技術和人文兩個層面的意思。大部分學者公認其特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信息意識、信息獲取能力、信息應用能力、信息倫理。信息意識指對信息的需求意識,這是信息素養(yǎng)認識層面的要素,是我們對于識別、獲取和利用信息重要性的認識程度和使用意愿。信息獲取能力指在識別篩選自己需要的信息后,能采用下載、共享、請教傾聽、查閱等方法得到信息,包括對信息的選擇、判斷、收集和優(yōu)選能力。信息應用能力指將獲取的信息為自己所用的能力,也就是信息處理能力。信息倫理,指以“善”為目標,以非強制力為手段,調整在信息生產、傳播、利用和管理等信息活動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guī)范和準則。內容涉及個人隱私權、知識產權、信息存取、信息責任、信息技術的使用和信息的授權等具有自主性、開放性和多元性的特點。其實,信息素養(yǎng)就是人們對信息技術的認知、技能、情感三個方面表現出的綜合素質。

      2.教師信息素養(yǎng)構成。教師應具備怎樣的信息素養(yǎng)?包含哪幾方面的內容?至今沒有一個明確定義,且容易與教師信息能力、信息技術能力、信息應用能力等概念混合。對此,我綜合眾多專家的看法,梳理了一下概念,教師信息素養(yǎng)包括信息知識、能力、倫理,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意識、行為能力,信息整合教學和信息技術實操能力則屬于信息行為能力。由此可概括教師必備的信息素養(yǎng)是:為了迎合時代的需要,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老師必須在遵守信息獲取、應用的相關道德要求和法律下,學習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進行整合以改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學組合形式的綜合能力。中小學教師作為小學生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執(zhí)行者,肩負著神圣的使命,在努力提升自己信息素養(yǎng)的同時,應將其巧妙地融合于教學之中,讓學生更加高效快樂地學習,具體包含以下方面:①信息知識。對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運用是促進教師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的基本因素,包括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多種媒體素材的加工、處理,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等。②信息意識素養(yǎng)。教師首先應具有強烈的信息參與意識,才能意識到信息的重要性,對于當前社會的信息傳遞方式感興趣。其次需要敏銳的感知到哪些信息對于教學是有用的甚至預知某些潛在的有用信息,最后教師需要擁有獲取與改造信息為己所用的意愿。③信息技術實操能力。在職前培養(yǎng)和在職培訓過程中,應該習得了信息技術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和運用知識,例如各種信息的查找、獲取、儲存方法等,實操能力指的是將這些知識進行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④信息技術整合能力。信息技術整合能力不僅包括信息技術之間的整合,還包括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教師在掌握各種信息技術的基本運用后,還應當具有將多種信息技術軟件靈活選擇操作的能力,以便將同一課題進行多種形式的處理和展現。⑤信息道德素養(yǎng)。信息道德素養(yǎng)指的就是信息倫理,主要包括:信息道德意識;信息安全意識;信息規(guī)范行為。當代教師,不但要懂得與信息技術有關的道德、文化,更要嚴格按照知識產權等法律、法規(guī)從事信息活動,力爭做一名有責任感、有道德感的信息技術使用者、探求者、創(chuàng)造者。

      二、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現狀及分析

      1.培訓體系問題重重。當前的中小學教師素養(yǎng)培訓重視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忽視信息意識、倫理及與課程整合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方法也比較傳統(tǒng),具體為:學位進修、短期進修、培訓講座等。該方式側重灌輸式靈活性差,容易使培訓與實際教學脫節(jié),且此方式通常一年才舉行一兩次,時間間隔長。信息素養(yǎng)是一個長期理論與實踐并行,不斷積累而形成的綜合能力,不能通過短期的信息技術培訓課程來改善。

      2.教師個體間差異大。不同的區(qū)域之間由于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視程度、地理差異、學校條件等不同造成教師素養(yǎng)水平差異大。地域經濟發(fā)達的城市學校教師信息素養(yǎng)水平高于偏僻物質條件薄弱的鄉(xiāng)村教師。而男教師一般較女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更強,青年教師信息素養(yǎng)普遍高于老教師。此外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信息素養(yǎng)水平不同,一般年紀主任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高于其他學科教師。

      3.評價體系不健全。至今我國沒有出臺一部標準來評價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也沒有專門的組織來測試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因為不能更加細致客觀地評判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也就不能有針對性地改善當前中小學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培訓模式和形成相應的激勵體制來促進教師自覺地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

      三、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評價標準制定原則

      我國教師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起步較晚,相應標準很不完善。關于信息素養(yǎng)的幾個方面,其中信息意識和信息倫理屬于個人認知情感,不能單獨拿出來評價,必須結合一定情景。對于信息行為能力評價則相對容易,我國對此也出臺了不少標準,如2014年6月,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開啟了中小學教師新一輪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該標準較之前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有了很大突破,進一步強調了信息和應用能力的重要性。在制定和執(zhí)行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評價標準中需遵循以下原則:

      1.系統(tǒng)性原則。當前我國已經制定的信息素養(yǎng)相關標準中,鮮有提及信息意識和信息倫理的評判標準。信息意識具有先導作用,一個老師若不能摒棄傳統(tǒng)教學觀念,哪怕是掌握了信息運用技術,也難以主動地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進行整合。信息倫理涉及一個教師的信息道德、信息行為規(guī)范等,作為信息素養(yǎng)的傳遞者,教師若不能以身作則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那如何要求他培養(yǎng)出的學生自覺遵守信息道德準則,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和活動呢?因此,在制定和執(zhí)行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標準時,應全面考慮測評,至于具體測驗方法,我建議結合多種情景來設置量表評判。

      2.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原則。標準的制定與執(zhí)行要考慮到地區(qū)差異、性別差異、教齡差異、學科差異等,不能死板僵硬,忽視實際。在制訂了主要標準后,應陸續(xù)出臺子標準以便中小學教師進行自評,發(fā)現自身問題,從而對癥下藥。因此子標準的制定要充分考慮當地的社會背景和學校物質環(huán)境。

      3.主次分明原則。任何標準的出臺都有重要和次要條目,在當前的信息化社會里,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尤其是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能力是重中之重。

      4.可接受原則。標準的制定和評估對象都是人,那就得注意尺度,尤其是對信息倫理部分的測評標準,一定要注意人性化。要讓老師樂于參與標準測評,而不是產生抵觸心理虛假參評,使教師信息素養(yǎng)標準流于形式。

      5.客觀性原則。信息素養(yǎng)標準的制定與執(zhí)行必須客觀,不能摻雜太多個人主觀因素,這就要求標準的制定條目盡量設置客觀,才能讓測評結果準確,具有參考價值。

      6.借鑒研究原則。目前全球關于信息素養(yǎng)評價還沒有全面的標準出臺,屬于一個新事物,我們不能閉門造車,要多研究學習其他國家信息技術標準的長處,結合我國的實際,對我國現行的信息技術標準不斷修改完善。

      總之,信息素養(yǎng)標準作為評價個人信息素養(yǎng)能力、指導信息素養(yǎng)教育實踐的指南,并為在信息社會探討信息素養(yǎng)提供一個框架,具有高層次的參考價值和宏觀的指導意義。分析當前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現狀,本人認為信息素養(yǎng)標準缺失是改善當前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一大障礙,合理科學全面地信息素養(yǎng)標準有利于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模式的建立與完善。在制定標準之前一定要有原則,以相應的原則作為根基,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制定就會如魚得水,不至于偏離了正確的軌道。

      參考文獻:

      [1]劉潤英.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及其培養(yǎng)策略探析[J].教師教育研究,2008,(10):103-104.

      [2]蔡連玉.信息倫理:概念內涵與特征[J].情報雜志,2007,(7):94-96.

      [3]何亞明.中小學教師信息倫理素養(yǎng)調查與分析[J].教育導刊,2013,(8):33-36.

      [4]李曉飛,康淑敏.中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現狀與發(fā)展——以山東省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2,(3):85-89.

      猜你喜歡
      評價標準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yǎng)
      如何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未來英才(2016年1期)2016-12-26 20:27:26
      小學英語教學的普遍現狀及對策
      淺談廣告攝影的創(chuàng)意與發(fā)展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
      求知導刊(2016年30期)2016-12-03 10:09:14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體育師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09:36
      關于導學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33:12
      “通信系統(tǒng)仿真”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科教導刊(2016年26期)2016-11-15 20:03:36
      教育行動研究可促進中小學教師科研發(fā)展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18:44
      借助MOOC打造一門有趣有視野的信息素養(yǎng)通識課
      計算機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9:10:14
      高職軟件技術實訓考核評價標準構建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06:01
      新巴尔虎左旗| 彰武县| 平度市| 浦北县| 上林县| 巍山| 云霄县| 米脂县| 呈贡县| 台南市| 巴林右旗| 依安县| 颍上县| 上栗县| 大余县| 遂平县| 麻阳| 黔东| 泸水县| 平乐县| 云阳县| 南召县| 江都市| 锡林浩特市| 神池县| 靖远县| 长顺县| 临颍县| 铜鼓县| 黄浦区| 浙江省| 乌拉特前旗| 邹平县| 白银市| 开鲁县| 柳江县| 资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鲜城| 周口市|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