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軍
【關鍵詞】 農村;家庭閱讀;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21—0082—01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一些經(jīng)濟相對較好的村社出現(xiàn)了這樣的現(xiàn)象:大多數(shù)家里的房子是新建的,家具是新買的,電視是新款的,唯獨孩子讀的課外書是不買的,即便買了也是很少的。這是因為,部分家長錯誤地認為孩子只要學會課本上的知識就足夠了,所以沒有關注孩子的家庭閱讀,這將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各項發(fā)展。
一、農村小學生家庭閱讀被輕視的原因
1.家庭方面重視不夠。因為受農村淡薄讀書氛圍的影響,家長很少利用農閑時間讀書,更不要說督促自己的孩子讀書了。于是自己不讀書,也不買書。學生在家里,想按教師的要求讀書卻沒書可讀,家庭閱讀沒有條件,沒有氛圍,慢慢地,學生家庭閱讀的興趣就完全失去了。
2.部分教師認識偏差。一些教師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只是圍著教科書轉,認為學生早自習看課外書是不務正業(yè),浪費時間;學生在家讀課外書,會影響學生按時完成家庭作業(yè)。如此的想法和做法的蔓延,致使學生的閱讀局限在學校,缺失在家里。
3.學校硬件建設不足。辦學條件相對薄弱的邊遠農村小學基本沒有達標的、規(guī)范化建設的圖書室、閱覽室,甚至連班級圖書角、圖書柜也沒有,這些基本的硬件設施不全,直接導致學生無法有效開展課外閱讀,因此也沒有家庭閱讀的興趣。
二、提升農村小學生家庭閱讀能力的對策
1.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先要為家長提供適合自己孩子閱讀的書目,幫助家長和孩子建立自己的家庭書屋,幫助和指導家長購書、藏書。要規(guī)定家長必須購買的書籍;要對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做出詳盡的安排,包括什么時間讀什么書、怎么讀、讀到什么程度、讀出什么效果、一周幾次、在什么時間讀;要指導家長根據(jù)孩子的程度,每天指定一定量的閱讀任務,鼓勵孩子在自己家里準確流利地朗讀;要對父母的閱讀和孩子的閱讀做必要的、個性化的、有效的檢查;要通過檢查交流發(fā)現(xiàn)、肯定父母和學生閱讀的方法,樹立榜樣,在親子閱讀活動中推廣。
2.養(yǎng)成良好的家庭閱讀習慣。我們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家庭閱讀習慣,促成家長的家庭閱讀習慣,再通過家長的家庭閱讀習慣,督促孩子的家庭閱讀習慣。對于低年級學生和他們的父母來說,孩子處于家庭閱讀的學步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要把閱讀的方法、內容、要求先教給家長,然后讓學生把課外書帶到家里,和家長在統(tǒng)一的時間里集中閱讀。也可以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選共同喜歡又適合孩子讀的書各自去讀,讀后再按照教師布置的問題和家長提出的問題共同交流。當大多數(shù)孩子和家長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并初步養(yǎng)成閱讀習慣時,教師可在縮減課堂的自由閱讀時間的同時,請家長到學校做深入的檢查、指導和交流。每月約定檢查時間,教師對家長的也好,家長對孩子的也好,甚至孩子對家長的也罷,都必須持之以恒。
3.堅持不斷地改掉閱讀壞習慣。諸如學生讀書漫不經(jīng)心,心猿意馬,不求甚解的習慣;學生在閱讀時不能很好地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學生沒有養(yǎng)成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學生沒有養(yǎng)成“不動筆不讀書”的讀書習慣,這些都要在一開始就得到及時、有效的改正。一般不宜規(guī)定讀書時間而不管讀的效果,那樣會使學生養(yǎng)成“磨洋工”的壞習慣。教師要幫助家長養(yǎng)成傾聽孩子述說讀書內容和體會的習慣,熱情地贊揚孩子、鼓勵孩子,以此激發(fā)孩子閱讀的樂趣。另外,家長只能與孩子的昨天作縱向比較,不提超出實際的要求,不能拿別的孩子來貶低自己的孩子。長此以往,家長堅持買書、讀書,孩子的書越讀越多,孩子越讀越愛讀,家長讀了孩子愛讀的書,還想讀自己喜歡的書,良好的家庭閱讀習慣便養(yǎng)成了。
總之,要想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家庭閱讀能力,必須在家校協(xié)作的背景下,教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給孩子一個安靜、文明的學習環(huán)境,這是孩子的權利。同時,還要注意根據(jù)各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指導學生讀適合他們的書,讀健康有益的書。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