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艷平
摘要:高中語文作為高考及日后應用最廣泛的的學科,在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占據重要的位置。隨著教學改革從理論知識向實踐常識轉變,高中語文閱讀的重要性也逐漸凸現出來。本文結合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對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高中語文閱讀涉及內容寬泛,其要點也較多,在短短的一堂課時間內掌握全部知識并做到學以致用,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高中語文閱讀不僅僅要求學生看、讀、聽、說,更是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掌握知識要點。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經常碰到學生對閱讀重視不足、閱讀缺少方法等情況,導致學生對語文知識整體記憶不夠深刻、賞析能力欠缺,最終直接影響到高中語文高考成績。因此,找到有效教學方法,提高高中語文閱讀質量是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也變得十分頻繁。能夠很好的運用所學知識,在人際交往中恰當地表達自己看法及意見,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生存技能。在高中新課改中,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意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幫助高中生在走向社會后準確清晰地進行自我表述,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還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文學鑒賞能力。高中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與成績提高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了解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高的重要性。
二、明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以教學目標為出發(fā)點的,簡言之就是首先要了解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什么,確定好最終目標并為之不懈努力。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專注于“講授內容”而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就是要通過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讓學生從傳統(tǒng)的被動式吸收轉變?yōu)橹鲃邮接洃洠谡n教師不再受傳統(tǒng)模式制約,學與教形成良好互動交流,而這就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終極目標。有效的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理解鑒賞力、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并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主動意識。
三、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找到有效的策略從根本上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當下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所要解決的難度。
1、初讀教學。初讀教學主要就是指授課教師引導學生對語文閱讀內容進行初步了解,這其中包括作者經歷、寫作背景、文章注釋以及文章體裁特點等。通過對簡要知識點的記憶,能夠對整體文章內容有大致了解,更有助于接下來進行詳細閱讀。初讀教學中教師還要通過正面引導讓學生對文章進行一次閱讀并對文章結構思路形成大體認知,通過教師輔助使學生對所閱讀文章的內容進行初步概括,將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人物與人物以及事物與人物之間關系理順,并且能夠了解主要出場人物的性格特征、文章的主題思想等。
初步教學階段看似簡單,實際卻是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其對于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初讀教學了解學生對信息的把控能力與觀察能力,了解學生是否具備對事物的概括能力,是否能夠做到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良好轉換,對于學生所呈現的學習狀態(tài)不同,教師要進行差異化講解,根據學生對文章重點語句、關鍵詞匯知識要點等的理解程度進行逐個解答,進而通過科學的初讀教學,確保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2、解讀教學。解讀就是要對文章進行通篇研究,本階段教學對授課教師有極為嚴格的要求,也是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重點。在解讀教學中學生要對語文閱讀內容所涉及的重點詞匯、語句作用及使用意義進行充分理解,對句子的表面意思做理解分析,并且要對其出現在整體語境意義及作用進行分析。在解讀教學階段中,教師要對文章詞匯、文章語法等相關知識進行梳理,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詞匯的積累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重點難點詞語,并且對文章主題、描述對象、事物特征、情節(jié)結構等進行全面闡述。教師通過學生的反饋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效果。在此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起到主動作用,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具體教學效果,為下一步教學提供依據,確保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3、鑒賞教學。鑒賞能力的高低對學生日后走向社會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學生鑒賞能力是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實際上,一篇流傳于世的好文章其寫作手法的運用十分講究,也具有相當高的藝術造詣。在鑒賞教學中,教師本身要具備極高的鑒賞能力,并且要根據文章內容對創(chuàng)作意義、藝術特點及創(chuàng)作效果進行深入感知,然后將自身所得與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學會鑒賞。此外,根據閱讀內容,教師要正面鼓勵學生主動認知并且大膽創(chuàng)新。通過對文章的學習與感悟,促使學生將自身感受、看法見解與實踐相結合,并通過模仿等方式對閱讀內容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以具象的表達方式對知識進行有效記憶。鑒賞教學實際上是一種強調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通過科學的鑒賞教學,能夠讓學生找到文學閱讀與實際生活的共鳴,并結合現實進行創(chuàng)新演練,有助于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語
關于如何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是當下所有高中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通過不斷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使學生主動愛上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不斷改變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占據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建和平、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通過對知識的認知主動找到難點、要點,并對其充分理解記憶。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在朝夕之時,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積極改變教學方式,多角度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并對閱讀過程中遇到難點進行耐心講解,從而確保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陳麗紅.高中語文海量閱讀教學探索與反思[J].語文知識.2016(13).
[2] 張偉卓.試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6(36).
[3] 馬麗冉.高中文言文背誦教法探討[J].學周刊.2016(36).
[4] 張明文.試談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2(02).
[5] 楊淑瑜.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