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先芝
“合作學習”是當前十分流行的一種教學形式。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主體意識可以得到體現(xiàn),個性得以發(fā)展,口頭表達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可以得到培養(yǎng)。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人人參與學習活動,人人是學習者,人人是小老師,人人是評價者,教育的人力資源得到了開發(fā),擴大了知識的信息量,可以在有限的單位教學時間收到最佳的教學效益。因此“新課程標準”中提倡合作學習。怎樣開展合作學習,筆者認為值得探討。
一、回顧合作學習
現(xiàn)在合作學習已屢見諸課堂,成功者不少,但也有一些值得探究的作法,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形式:
1. 趕時髦,走過場
為了使課堂教學體現(xiàn)“新”意,學生的座位由原來的縱橫排列臨時改變成單元組合式。教學中盲目地隨意性地把一些根本不值得討論的簡單的問題或學生無法討論的問題讓學生共同討論,有時候學生還沒有真正地開始討論或剛開了一個頭就草草收場,合作學習便成了花架子,成了蜻蜓點水。
2. 湊時間,填“空白”
教學準備不充分,不認真審視教材,重點不明,難點不清,目標定位不準,圖簡單輕松,隨意性地設計一些問題交給小組去討論;有的單位教學時間有“剩余”,為了把單位時間灌滿,臨時性地想一些無關重要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來填補這段“空白”。以上種種美其名曰“合作學習”。
3. 下臺階,解尷尬
當學生的思維一旦活躍起來,便會出現(xiàn)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學生常常會提出一些令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教師一時拿不準,又不善于啟發(fā)誘導一時處于十分尷尬的地位,面對“生成”束手無策,為了解脫自己,便拿出“合作學習”這個法寶來應對?!昂献鲗W習”便成了一種教學“機智”。
以上情況是合作學習的脫形與變味。
二、組織“合作學習”
1. 情況要清楚,選題要講究
所謂情況分以下幾種,一是本節(jié)課的目標是什么,要緊扣目標和重點來考慮是否需要開展合作學習;二是要充分估計本班學生的認知能力;三是對本班學生優(yōu)、中、差生心中有底,作好了優(yōu)化組合的準備。合作學習的選題不能隨意,要動腦筋。一般可以選擇:(1)學生對某些問題的認識尚處于模糊不清時,通過教師的誘導經合作互議可以解決的問題。(2)有多種解決途徑,多種答案,有利于學生個人的獨特體驗與感悟并得以展示的問題。(3)課堂出現(xiàn)意見分歧而又值得爭議的問題。(4)問題要單一、集中精力解決一點,讓多數(shù)學生的手、腦、口都動起來。(5)問題要有一定的坡度,這個坡度只要學生努力點又是可以登上去的。
2. 形式要靈活,時間可長短
形式和時間都是為教學內容(目標)服務的。單元組合不是唯一形式,時間可長可短,例如:有些問題并不復雜稍加議論便可解決就只需同桌或前后學生短時互議即可,有的問題意見分歧較大且有一定難度還可以打破原來的學習小組按觀點一致的分組,進行辯論。可以組間交流,采取“走組”形式,補充完善本組答案。時間還可以由課內延伸到課后,鼓勵個別學生或以小組為單位為了維持自己的觀點去收集整理資料。有的課前預習可以把單位授課時間全交給學習小組,讓大家共同預習,提出問題共同解決,收集不理解的問題集中討論解決。
3. 教師要參與,角色要到位
合作學習對教師的要求比起傳統(tǒng)的講授要求更高,工作更細。就組織工作而言,小組學生要優(yōu)、中、差(包括非智力因素)合理搭配,要分層次地進行必要的工作指導、心理輔導。優(yōu)生要當好帶頭人,要把發(fā)言時間多留給中差生,防止優(yōu)生權威全部占領小組學習陣地,要多聽中差生的意見。對差生要作心理輔導,在小組中他不應該是聽者、記者、服從者,他應是受到重視的中心發(fā)言人,要鼓勵他們大膽地說,讓他們先說。在合作學習開始以后教師要參與進去,聽取各組學生的見解,調控學習進程,指導學習方法,作好思維導向,發(fā)現(xiàn)新的見解,當小組處于“冷場”時要善于提示,點燃思維火花,打開思維的閘門,帶共同性的問題可以采取集中調控,以達成目標為目的,該放則放,該收則收。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傾聽者、主導者、點撥者更是參與者。
三、合作學習的評價
合作學習是講求效果的,這效果包括知識結論,也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是需要作出評價的,關于知識結論的得出,可以用小組交流的方式,各小組選派代表(可以有意識地讓差生當代表,目的不言而喻)向全班匯報,匯報時以“我們小組認為……”的口氣來表達,匯報完以后由各小組作出評價。教師對重要問題要作權威性的認定,對完全正確的問題要用“大家想的和我想出的是一致的”“大家想的比我想的還要正確……”。對輻射性問題要給各組學生充分發(fā)言的機會,以“我補充……”“我質疑……”“我反對……”等方式讓學生充分展示。對學生錯誤的結論可以這樣講:“我建議……”(指明方向)、“是否可以從……方面去思考”……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差生自信心和小組內有席地位的價值觀。
評價還包括態(tài)度的評價,如對優(yōu)生的組織方法及能力的高度的肯定,對差生積極參與意識的肯定。如“××問題就是××發(fā)現(xiàn)的”“××結論就是××想出來的” “××小組是××開展討論的”……如此評價學生一定會喜歡合作學習,有了積極參與的意識,就是自主學習的一個良好的起點。
合作學習是一個學習過程,是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學生增長知識、身心和人格健全發(fā)展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合作學習尚有許多未被開發(fā)的領域需要我們去發(fā)現(xiàn)去開發(fā)。
(作者單位:深圳福田區(qū)福田小學)
責任編輯 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