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宏
如何引導學生有效地閱讀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近幾年,我們每周抽出兩節(jié)課的時間試著開設漂讀課,以期在傳承中華文化和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討。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提高閱讀的效率,我們作了許多摸索。進行旁注式閱讀這是我們一直在做,并且感到是比較有效的一種閱讀方法。
旁注式閱讀就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積淀與閱讀對象進行廣泛的對話交流。我們給學生提供的閱讀內(nèi)容主要是中外名著和精美的短文,學生在閱讀時要吸收文章的營養(yǎng)這是必然的,但我們必須要讓學生學會有自己的體悟和見解,“盡信書不如無書”,不然,我們不僅會失去自我,而且也不會真正獲取書中的養(yǎng)料。正是居于這樣一種認識,我們在閱讀中要求學生學會運用旁注,來與文本對話,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讓學生學會以筆言事,養(yǎng)成勤動筆的習慣,這也是我們語文老師的職責。以筆言事既有利于促使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強化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學生在閱讀時把自己的思維成果以直接的批注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這也是對他們個性化思維成果的尊重。這種文字留存的旁注,也是學生間實現(xiàn)交流和思維碰撞的捷徑。它是學生閱讀中問題生成、引發(fā)思考,甚至是二次創(chuàng)作的很好的載體。
我們在教學引導中,首先是解決學生不敢動筆的心理問題,學生在開始的時候總是感到不敢動筆,面對經(jīng)典,面對美文,只有頂禮膜拜、自慚形穢的份,哪還敢動筆?要“仰之彌高”更要“鉆之彌堅”。要克服這種心理,我們可以示范引路,可以師生共讀,可以交流碰撞,由點及面,由淺入深,要相信學生,依靠學生去發(fā)展學生,在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學生的哪怕是一點點思維的火花,讓學生在收獲中不斷去突破心理障礙。其次是我們自己也要有一個心理準備,守望麥田,不能急功近利,引導學生進行旁注式閱讀,需要指導老師有一個對信息的精心收集、對內(nèi)容和要求不斷調(diào)整的過程。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也經(jīng)歷了許多困惑,但我們一直堅信,對困惑的解決就是最大的教育收獲。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旁注的指導。從旁注的內(nèi)容上,我們主要運用感悟聯(lián)想式旁注、品析評價式旁注、疑問質(zhì)疑式旁注這三種形式。感悟聯(lián)想式旁注是一種較為初級的形式,就是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的某些方面產(chǎn)生了一定的感悟,與自己的經(jīng)歷或者某些認知產(chǎn)生了共鳴,遇到這種情況就及時地用幾個詞或者字寫下來,留存自己對閱讀文本的初步感知。例如,一學生在讀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一章節(jié)后,在“雪下的正緊”這一句話的旁邊寫下了“收緊身子,裹緊衣服”的旁注,這與我們習慣性說“雪大風烈”的角度顯然是不一樣的,而學生的旁注正是從自身的切身感受來理解文本的。讀《紅樓夢》,“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庇型瑢W旁注“寫人美,現(xiàn)實生活沒有見過”,這種注釋至少加深了學生對作品的記憶,也促使他們?nèi)ゲ粩嗨伎奸喿x對象。關于品析評價式旁注,這是對學生更高一級的要求,當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心有戚戚的時候,就要學會進行品味分析。這種品味分析不要和我們分析教材混為一談,學生只是在閱讀中偶爾為之,更不需要面面俱到,往往是一句話、兩句話即可?!都摇分?,“你的心事我也曉得,然而我實在無法幫忙,我勸你還是順從爺爺吧,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就只有作犧牲的資格。”對這一段話,有學生在傍邊寫下了“句句在理,活畫出了一個好似有擔當,但只會委曲求全的大哥形象?!边@種旁注完全可以見仁見智,讓學生在文本的熏陶中,不斷提升自己。至于疑問質(zhì)疑式旁注,就是需要學生不要失去自我,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種疑問可以是語句表達,可以是內(nèi)容安排;可以是對人,對場景,對詞句的理解。閱讀中,學生一定會有不能理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本身就是思考的結果,勇于提出問題,有助于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而留下疑問,同學間也可以相互交流,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
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語文老師的責任,探索旁注式閱讀就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作者單位:湖北遠安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