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紅
摘 要: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誘發(fā)學習動機,強化學習動力。從初中生的心理狀態(tài)來說,他們的學習活動最容易從興趣出發(fā),最容易被興趣所左右,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記憶力都與興趣緊密相連。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fā)是激起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
關鍵詞:興趣教學;激發(fā)興趣;提高積極性
“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研究的東西有著內在的興趣,缺乏直接興趣,會使學習變得枯燥乏味,反之,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就能刺激大腦活動的興奮性,保證對學習內容有效感知。”(心理學家布魯納語)成功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傳授書本的基礎知識,最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習方法,給學生以“如何學”的啟示,這比知識更寶貴,因為學生可以運用這些方法獨立地獲取知識,提高素質,形成學習能力。
一、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數學課教學是一個普遍聯系的過程,同時也是教與學的矛盾運動過程?!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當”。一個好的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獲得最大的效益就一定要注重教學方法的研究和選擇。在教學中應盡量將抽象的概念、原理用生動具體的事例、圖案、歌謠等來表述。如果依然按傳統(tǒng)方法教學忽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我講你聽,我寫你錄,我問你答,我打你通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課堂上不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學生學習的興趣肯定是不會有的,也就談不上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了。
二、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增加數學閱讀材料的教學
以往的數學教學僅就做題出發(fā),似乎數學就是“計和算的學科”,相對于其他文科性質的學科來說閱讀材料較少,其實閱讀材料中的許多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能夠拓寬知識面,增強思維的靈活性,起到調劑腦力的作用。學生思考得越多,在周圍世界中的見識就越廣,接受知識的能力就越強。一直以來,應試教育沒有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學生過分依賴老師,忘記了“書本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讓學生讀一些數學課外閱讀書籍,可以開闊他們的視野,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預習和復習對數學興趣的培養(yǎng)很有幫助,原因在于復習能夠使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得到鞏固,預習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大概的了解,上課時能有重點地聽講,態(tài)度積極主動,作業(yè)能迅速完成,學習成績提高,形成良性循環(huán)。更重要的是在預習和復習的過程中,學生會獲得更多的知識,有一種成就感,這本身就是興趣的重要源泉之一。興趣的源泉還在于能夠把知識加以運用,通過預習和復習培養(yǎng)學生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使學生體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感”。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渴求,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成功者。因此,通過養(yǎng)成預習和復習這一良好的學習習慣來培養(yǎng)他們的求知興趣。
(三)家長適當參與學生的數學學習
家庭是學校的基礎,父母是子女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具有不可低估的影響力。家長適當地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會極大地增強孩子的學習動機和成就感。家長經常性地與孩子探討數學問題,既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又能有效地提高孩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家長可以適當地留出一定時間監(jiān)督孩子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從小培養(yǎng)孩子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做到勤思考、勤動手。教導孩子將所學數學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應用中,從而幫助孩子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發(fā)揮主人翁精神,促進學生自我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應該培養(yǎng)好他們學好數學的主人翁精神。如何促進學生自我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要會質疑。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創(chuàng)設優(yōu)質的問題情境,為學生主動質疑創(chuàng)造和諧的環(huán)境。以此,學生在質疑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注意力,進而提升自身對數學學習的思維廣度、深度。其次,要點討論。討論的過程是集合學生們智慧的過程,能夠有效解決困擾學生們的數學問題。例如,在用“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學生們通過對不同解法的相互討論,感受數學的奧秘,進而培養(yǎng)學生探尋規(guī)律的興趣。然后,要善合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挖掘學生數學學習的不同優(yōu)勢,促進學生取長補短地進行學習。例如,在教學“三視圖”這個知識點時,應提倡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立體模型”,在分工合作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詮釋“生生互動”的真諦。最后,要勤總結。初中數學的知識點眾多,需要學生在學習之后養(yǎng)成勤于總結的習慣,在大腦中形成對知識結構的清晰認識。如此一來,學生扎實的數學知識體系定將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來源于有兩點:一是數學自身的魅力;一是來自于數學外部。一個好的數學老師,在授課時,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抽象性、精確性和應用廣泛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應當適時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自覺地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中,從而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習動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平時教學中,努力挖掘教材,恰當地穿插有關生動的數學趣題、典故,以及數學謎語,巧設懸念等。在教學過程中只要老師做有心人,通過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能使學生明確目標,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是為了不教??傊?,在教學中,教師要將興趣的激發(fā)寓教學始終,做到“課伊始,趣已生;課進行,趣正濃;課結束,趣猶存”。學生只要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就會主動去學習、思考、探究,變被動為主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參考文獻:
[1]高語.21世紀教育大論壇[M]。學苑出版社,2000版.
[2]陳俊.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九江師專學報》,2006年第1期.
(作者單位:貴州省盤縣雞場坪鎮(zhèn)滑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