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做事的有效方法
1.立刻行動。增強執(zhí)行力不拖延,源自于對目標的充分理解和超出常人的堅持:具體、量化、可實現(xiàn)、有意義、有時限。立刻行動可不是傻執(zhí)行,先把目標吃透是高手的秘訣。
2.會休息。充足的、高質(zhì)量的睡眠是必須的,但這只是基礎。更合理的休息方式是“換腦”,除了睡覺之外,要做一些讓自己身心放松的事。
3.會分類。將事情分類,分出輕重緩急,從而能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思考和學習,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將知識分類,根據(jù)知識的類別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當知識相互關聯(lián)起來的時候,學習就不是加法關系,而是乘法效率了;將人分類,不是說對某些人就可以不尊重,但是跟誰有更深入的交往,則需要根據(jù)分類來分配自己的精力。
4.集中精力。全情投入,也是高手跟普通人的區(qū)別。不考慮得失、不考慮失敗的后果,全心全意投入到實現(xiàn)目標的情境里,調(diào)動所有團隊成員將力量匯聚于一點,不要被瑣碎的事物拖累才能達到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5.做事有節(jié)奏。主力做重要又緊急的事;有空閑多做重要不緊急的事;集中時間處理瑣碎的事;能2分鐘處理完的工作,馬上做,不拖延;不錯過要事、盯住大事、不耽誤有價值的瑣事、放棄雜事,這就是高手的做事節(jié)奏。
6.有計劃,善授權。把目標分解為多項任務,確保每一項任務都有人負責執(zhí)行,每一個負責人有能力完成任務;量化確定每項任務最終的交付成果和完成時間;充分了解團隊成員,不光是工作能力,更需要了解心理狀態(tài)?!坝媱潯獔?zhí)行—檢查—總結(jié)”才是高效做事的循環(huán)。
摘編自 BNET商學院
下屬看著不順眼,怎么破?
身為管理者,你的職責并不是和大家交朋友,但與員工的友好關系至少足以讓他們得到激勵。如果與員工關系冷淡到影響了你激勵他們的能力,那么他們就有可能表現(xiàn)欠佳,反過來對你產(chǎn)生負面影響。
1.創(chuàng)造相處機會。這個建議聽起來似乎不合常理,但設身處地想一想,作為員工,老板與你接觸時不屑于看你的眼睛,多讓人喪氣!所以要改變這種情況,創(chuàng)造更多的相處機會,了解這名員工。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你會習慣他的怪癖和個性,跟他相處不再那么別扭;二是你會了解到能夠給他推動力的因素,找到激勵這名員工的適當方法。
2.多看優(yōu)點。始終盯著別人身上讓你不滿意的特質(zhì),會讓你們雙方都心情不佳。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你喜歡的、值得你尊敬的那些特點上去吧。此人是不是很討顧客喜歡?他是否提出了戰(zhàn)略中存在的問題?讓他知道團隊的成功有賴于他的能力,他就會得到激勵。
3.發(fā)掘根源。品行不佳確實讓人難以接受,但不得體的行為大部分并非出于惡意,而是自我保護。你要找出產(chǎn)生這種行為的根源。他是不是在維護自己脆弱的自尊?是不是在擔憂什么?深入挖掘一下,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
無論如何,要激勵自己討厭的員工總是很困難。要想降低難度,就需要增進那名員工與你之間的聯(lián)系。如果想直擊重點,你可以直接表達出改善關系的愿望:“我覺得我們的關系剛開始就有些僵,這樣不好,我想改變這種狀況?!比绻氡磉_得委婉一些,你可以逐漸讓那名員工參與各種活動,在對整個團隊講話時將他作為正面范例,借此表示你有意改善關系。
摘編自 哈佛商業(y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