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鵬
摘要:運用多媒體輔助音樂教學,可以創(chuàng)造形象生動的教學意境,豐富教學內(nèi)容,如實地傳遞、保存和反饋信息,并使各種信息類型的轉換和過渡變得自然、平穩(wěn)、迅速,避免了因信息傳遞過程的中斷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多媒體教學課件能夠按照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充分考慮學習者的差異和實際需求來綜合編排。因此,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教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促進他們的審美體驗和個性發(fā)展、更好地發(fā)揮教師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使音樂教學社會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音樂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6-0123
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通過音樂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培養(yǎng)。良好的音樂教育要遵循學生生理與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并注重綜合教育原則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從音樂的各方面著手,在學習音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我國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顯然還存在差距,它的不足之處是:1. 教學內(nèi)容以歌唱為中心。2. 教學方式以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為中心。3. 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這種教學法從教學目的到教學手段都過于單一,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往往是被動隨從課堂教學,不能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這種教學法很難使學生掌握豐富的音樂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感覺力。
運用多媒體輔助音樂教學,可以創(chuàng)造形象生動的教學意境,豐富教學內(nèi)容,如實地傳遞、保存和反饋信息,并使各種信息類型的轉換和過渡變得自然、平穩(wěn)、迅速,避免了因信息傳遞過程的中斷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多媒體教學課件能夠按照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應充分考慮學習者的差異和實際需求來綜合編排。
一、發(fā)揮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優(yōu)勢
1. 視聽結合,深化感知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欣賞是創(chuàng)造性的形象思維活動,它對于觸發(fā)靈感、啟智益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把視與聽緊密結合,融聲匯色,再輔之生動活潑的語言引導,給學生以真實的情境體驗,引導學生在聆聽中去感知、認識、想象和理解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從而提高審美能力。
2. 集成播放,節(jié)省時間
多媒體輔助手段是多功能的,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在黑板書寫樂譜、歌詞、節(jié)奏和視唱,繁瑣雜亂,費力耗時。而多媒體可集成媒體的多項功能。如在軟件(音樂大師)這樣的系統(tǒng)里用MIDI鍵盤或鼠標快速地輸入歌詞,或用AUTHOWARE多媒體,制造出集聲音、圖像、文字、樂譜、動畫、視頻為一體的課件。有利于學生對所學音樂知識的掌握和識譜視唱能力的提高。
3. 隨意組合,靈活多變
多媒體輔助音樂教學還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比如:正確的歌唱速度有助于情緒的表達。為了讓學生掌握歌曲演唱的正常速度。在學習歌曲(五月的夜晚)時,第一次播放時采用原速,學生跟著音樂唱完后說表現(xiàn)的是人們輕松、愉悅的心情,第二次放慢速度,還是讓學生跟著音樂來唱,他們會發(fā)現(xiàn)輕松、愉悅的情緒沒有了,音樂變得舒緩、平靜,有些憂愁的感覺。通過這樣,讓學生認識到速度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二、運用多媒體進行音樂情境教學的實踐
1. 興趣是學生積極思緒、探求知識的內(nèi)動力
正如著名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說:“音樂教學的超級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學生活潑好動,樂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強的事物。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態(tài)的事物比靜態(tài)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注意。利用多媒體設計生動、新穎的動畫教學情境,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情境凸現(xiàn),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在傳統(tǒng)教學中,音樂教師要準備圖片、大歌紙,在黑板上寫大量的板書等,既浪費時間又乏味。運用多媒體,多媒體任何樂譜、圖片、實物都可以放大到大屏幕上展示。音樂教學不同于繪畫教學,可以借用色彩、線條來展示作品,也不同于語文教學可以通過語言、文字來敘述。學生對音樂的接受是一種由抽象聽覺到形象感受的過程。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運用多媒體把抽象音樂理論形象化,把虛幻音樂變得直觀化。
3. 情境引導,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一個毫無創(chuàng)造意識的人,即使知識再多也不可能有所發(fā)明和創(chuàng)新,所以,應該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音樂教學中就有不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機會。如在教學(軍民大生產(chǎn))時,課件出示軍民大生產(chǎn)的場景,使學生更深刻地感覺熱火朝天的軍民大生產(chǎn)運動。在歌曲教學后,教師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熟悉的勞動生活素材,為這首歌曲的旋律填上新詞。學生積極性高,能描繪出不同的情景……他們將寫好的歌詞通過大屏幕和全班同學分享,喜悅之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三、運用多媒體能增強多元文化的滲透
音樂的多元化不僅在于它的表現(xiàn)形式、演唱方法、創(chuàng)作手法,同時它本身也有豐富的文化背景,就拿中國民間歌舞來說,各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風俗、建筑、語言、服裝、舞蹈等等,許多文化都滲透于音樂中。在教學中,教師用語言、圖片等方式傳授給學生是遠遠不夠的,也達不到目的,而運用多媒體教師可以把所要的資料做成課件,讓學生去體會,這樣既真實又自然,學生也不僅是學會了一首歌,而是了解了這個民族。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擴展,而音樂也真正是作為一種文化讓學生接受。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不僅為教育革新提供了先進的手段,更促使我們重新深刻地認識到音樂教育的含義,讓音樂教育者探索出新的教學模式。而多媒體的音樂教學運用,使虛幻的音樂形象具體化、使復雜知識簡單化、使零亂知識條理化……全面提高了音樂教學水平和質量,給音樂教學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作者單位:河北省梁潔華希望中學 07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