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小寧
學校是一個讀書的地方,少點作業(yè)多點閱讀
在我的倡導下,老師們對語文教材進行大膽“瘦身”,減少重復性機械性的練習、作業(yè),把大量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名著親密接觸。我認為,學校首先應該是一個供學生讀書的地方,這才是學校的本真。
在學校,我提倡學生不分文理都要多讀好書。很多時候,閱讀不一定要直接反映在成績上,這是一種人文素養(yǎng)的積累,是對知識面、視野和思維的一種開闊,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文科思維。
閱讀與德育,一個也不能少
我希望通過閱讀,把美德播撒出去。在心靈播種美德,心靈會更加美好;在家庭播種美德,家庭會更加幸福。
中國有句古話叫“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學校也會為同學們創(chuàng)造各種帶著書本走出去看世界的機會,舉辦“名人故居行”這樣的活動,同學們遠赴英倫,到莎士比亞的故鄉(xiāng)探訪世界文豪的足跡……我努力讓同學們把書里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融為一個大大的世界。
考得好,世界就燦爛?考不好,世界就灰暗?讓閱讀改變這種狀況吧
武俠小說里經(jīng)常會說“無招勝有招”,也經(jīng)常會有“無字真經(jīng)”這樣的武林秘籍,那么生活中是否真的會有“無字書”呢?我認為有,生活就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心靈更是一個無限豐富的精神世界,要引導學生閱讀自然,閱讀人生,閱讀心靈,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麗,無論是讀有字書還是讀無字書,都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
我的一名學生曾給我寫了一封信,他說:“翟老師,在語文這個學科上,您給我的啟示就是:學語文不是為了爭分數(shù)。讀書改變了我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在以前只為考試而活的學習之路上,我每天的心情完全由分數(shù)與排名決定,考得好,世界就燦爛,考不好,世界就灰暗。是您告訴了我,即使作為學生,生活也不能被考試占據(jù),從此我發(fā)現(xiàn)了生活的美麗?!?/p>
(摘自《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