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秀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初中語文教學中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影響到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學生對語文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不高,獲得的學習效果也不好,無法有效的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也造成較大的影響。針對于此種情況,教師應細致的分析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并且結合具體存在著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改革策略,確保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高質量進行,實現(xiàn)學生語文學習上更大的進步。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現(xiàn)狀 改革出路
前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教學內容呈現(xiàn)形式單一、教師教學方法落后、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以及考核方式單一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勢必會影響到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高,無法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對學生未來學習及發(fā)展非常不利。因此,教師應認識到上述問題的嚴重性,結合初中語文實際教學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改革策略,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下面結合具體的問題及改革策略進行詳細的分析。
1 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1 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形式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所謂的教學內容呈現(xiàn)形式主要就是指,在教學中,教師將所要教授的內容以怎樣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目前,很多教師采取直接法,在黑板上或者是口頭引出知識,要求學生理解和記憶,此種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單一,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影響到學生課堂學習效率,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1]。
1.2教師教學方法落后,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教師教學方法落后,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很多教師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堅持傳統(tǒng)教學理念,實施填鴨式教學,導致課堂教學氣氛緊張、沉重,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無法高效率高質量的開展語文教學,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給學生造成不利影響。
1.3 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與教師的配合度不佳
由于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打好語文基礎,也沒有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導致很多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科學,在課堂學習中,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與教師無法有效配合,教師在引導、啟發(fā)的過程中,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影響到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對學生的長遠學習非常不利[2]。
1.4 考核方式單一,對學生學習情況了解不全面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考核方式單一,對學生學習情況了解不全面的問題,而上述問題的存在,勢必會影響到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3]。例如,很多教師單純采用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的方式對學生考核,在日常的學習中,對學生考核甚少,也沒有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狀態(tài)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在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的時候,教師也沒有及時的發(fā)現(xiàn),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造成了阻礙。
2 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出路分析
2.1 對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進行改革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對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進行改革,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利用圖片、動畫、生活道具、故事、游戲、生活趣事等為載體進行知識的呈現(xiàn),而上述的呈現(xiàn)方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不再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被充分的激發(fā)出來,學生學習效率更高,獲得的學習效果也更好,通過科學高效的實施,能有效的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確保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性,實現(xiàn)學生長遠學習及長遠發(fā)展[4]。
2.2 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初中語文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利用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工作,以充分的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對初中語文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教師可以將合作學習法、任務驅動法、情境教學法、生活化教學法、問題引導法、情境探究法、任務自主研究法等多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充分的與學生的學習需求及學習興趣進行結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實現(xiàn)最佳的學習效果。
2.3 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開展語文的學習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語文知識,以提高學習的效率,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感受,充分的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使學生認識到死記硬背的弊端,應尋找語文知識之間的規(guī)律,并且進行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通過有效的實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夯實學生語文基礎,促進學生語文學習上不斷的進步[5]。
2.4 對初中語文考核方式進行改革
由于目前考核方式較為單一,影響到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對初中語文考核方式進行改革,在保留原有的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的基礎上,實施課堂小測試、為學生布置課外實踐活動,將其充分的納入到初中語文考核體系中,通過對學生科學的考核,教師能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于及時的調整教學策略,確保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結論:
實際上,初中語文教學難度較大,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加之一些客觀因素、主觀因素的影響,導致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影響到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甚至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在課堂上經(jīng)常溜號、開小差,無法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課堂學習內容,對學生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教師應結合具體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提高教學改革的質量,促進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王惠民,孫莎.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改革出路[J]. 文學教育(中). 2011(09).
[2]秦嶺.翻轉課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求知導刊. 2015(22).
[3]張敏.初中語文教學“真精神”[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5(12).
[4]田艷菊.淺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 學周刊. 2016(04).
[5]趙雅臖.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探究[J]. 學周刊.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