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簡論大歷十才子對庾信之接受

      2016-05-30 12:22:07秦峰
      北方文學(xué)·下旬 2016年1期
      關(guān)鍵詞:大歷庾信接受

      秦峰

      摘 要:處于盛唐與中唐之間的大歷詩人,在個人遭際、愁苦心態(tài)與生命感受上與庾信存在諸多類似之處,對其有著較為深刻的理解與學(xué)習(xí),從字句鍛造到情感表達及至美學(xué)感受,皆可追尋到學(xué)習(xí)庾信的痕跡。

      關(guān)鍵詞:庾信;大歷;十才子;接受

      庾信是我國南北朝文學(xué)之集大成者,其文學(xué)成就對后世具有深遠的影響。其中,唐人更從這位“窮南北之盛”的文學(xué)巨匠處獲益良多,巧合的是,唐代詩壇上有一批詩人與庾信經(jīng)歷相仿、遭際類似,甚至在生命感受上亦有諸多近似之處,他們在字句創(chuàng)造與情感表達及美學(xué)感受上皆受到了庾信的影響。從他們的詩句中,不但可以發(fā)現(xiàn)模仿庾信的痕跡,亦可探尋到庾信的美學(xué)趣味,筆者將分而述之。

      一、模仿庾信之基礎(chǔ):亂離感時之悲

      庾信所處的梁代,屬于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天下歸晉后又遭逢五胡亂華,分裂為南北對峙,之后政權(quán)數(shù)番更迭,戰(zhàn)亂頻仍。與此相類,經(jīng)過一百多年蓬勃發(fā)展的大唐王朝,被安史之亂踐踏得支離破碎,昔日的繁華如流水般悄然遠遁。世事不安,詩人們也無法擺脫顛沛流離的境遇:庾信滯留西魏,飽嘗流喪羈旅之苦;尚未體驗多久盛唐美好時光的大歷十才子,被卷入山河破碎的亂流中,亦備感凋敝殘破的凄涼。十才子雖然沒有顯赫的身世與優(yōu)越的官位,戰(zhàn)亂前后身份的差異也沒有庾信懸殊,但羈旅奔逃的經(jīng)歷、社會衰敗的景象都會引起他們與庾信的共鳴,感時傷亂之作多有流露:如庾信在《哀江南賦》中描述民不聊生的景象:“城崩杞婦之哭,竹染湘妃之淚”、“潰潰沸騰,茫茫慘黷。天地離阻,神人慘酷”[1],“哭、淚、潰、慘、酷”等字眼實令人觸目驚心。在《擬詠懷》其一中云:“涸鮒常思水,驚飛每失林”,將自己比作失水之魚、離群之雁,愁思如此悲涼。十才子中類似的詩篇亦是常見,如戴叔倫《女耕田行》“去年災(zāi)疫牛囤空,截絹買刀都市中”,寫盡了家中長兄從軍、女子代耕的艱辛與難堪。戎昱更是直抒“萬事如滄海,悲來欲慟神”的哀慟。又如司空曙面對世難初平卻寫下了“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的感傷之句。飽經(jīng)動亂的滄桑,相似的羈旅愁思,不但使庾信和十才子的字里行間充滿著愁苦與悲傷,更引領(lǐng)十才子關(guān)注前人的表達技巧,從師法的對象中搜尋到充滿悲劇色彩的庾信,繼而加深對庾信歷經(jīng)喪亂、滯北難歸的理解與同情。

      二、詩壇淵源:從宮體詩到宮廷詩

      庾信在南朝時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宮體”詩文,《北史·庚信傳》云:“摛子陵及信并為抄撰學(xué)士。父子在東宮,出入禁闥,恩禮莫與比隆。既文并綺艷,故世號‘徐庚體焉?!边@種宮體之名“雖始于梁,然側(cè)艷之辭,起源自昔”[2],可見其風(fēng)格特征是側(cè)艷麗靡的。但宮體詩這一體裁經(jīng)由庾信的發(fā)展,已從原先描摹器物精美與女子容姿的艷情之作發(fā)展為莊重典雅、頌德?lián)P政的宮廷詩?!按蟮謥碚f,盛唐宮廷詩壇的奉和應(yīng)制詩與其時的個人化創(chuàng)作的界限已逐漸縮小。與之相應(yīng)的,較之初唐宮廷詩壇偏重于清新之句、頌美之詞,盛唐的宮廷詩壇則更偏重于庾信后期的那些典雅、凝重且蘊含著個人情志與感慨的應(yīng)制之作?!盵34]宮體詩至盛唐時期,已“由一種我們稱之為都城詩的現(xiàn)象所主宰,這是上一世紀宮廷詩的直接衍生物”,而“王維同時處于都城詩及其變體的頂峰”。[]這與十才子聯(lián)系頗為緊密。“十才子”名號的由來,便是因為他們在大歷時期一同馳名都下、文詠唱和,形成了所謂的臺閣風(fēng)雅。這種臺閣風(fēng)雅,延續(xù)了自初唐便一直存在的宮廷詩傳統(tǒng)。作為下層文人,為了追求仕進顯達,創(chuàng)作了許多如宮廷詩般的頌美之詞。如:

      錢起 不愁歡樂盡,積慶在和羹

      《陪郭常侍令公東亭宴集》

      薄賦歸天府,輕徭賴使臣

      《送元載赴江淮轉(zhuǎn)運使》

      李端 金距斗雞出上苑,玉鞭騎馬出長楸

      《贈郭駙馬》

      逢迎稱頌之意十分鮮明,可以說是庾信宮體詩中游宴迎合類的進一步發(fā)展。

      王維是都城詩及其變體的頂峰,十才子大多以王維為宗。位列《中興間氣集》卷首,同是又是十才子之首的錢起,便是繼承了王維“詞秀調(diào)雅,意新理愜”的詩風(fēng)。這本詩集“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對‘錢郎的賞識,其實就是對王維的心儀?!盵5]而時人多將王維比作庾信,“共傳收庚信,不比得陳琳”。這就涉及到大歷詩人對庾信在另一個層面上的接受:清新。正如杜甫云:“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薄F湓娗逍氯纭杜泷{幸終南山和宇文內(nèi)史》中:“長虹雙瀑布,圓闕兩芙蓉”,“樹宿含櫻鳥,花留釀蜜蜂”;《奉和山池》“荷風(fēng)驚浴鳥,橋影聚行魚”,細節(jié)的捕捉與動態(tài)美的呈現(xiàn),使得此詩歷來被視為其清新特色之作。大歷詩歌更是清新滿眼,試看:

      錢起 玉氣交晴虹,桂花留曙月

      《登玉山諸峰,偶至悟真寺》

      半巖采珉者,一點如片雪

      舍下虎溪徑,煙霞入暝開

      《山齋獨坐,喜玄上人夕至》

      柴門兼竹靜,山月與僧來

      司空曙 綠田通竹里,白浪隔楓林《送樂平苗明府》

      對齊梁詩風(fēng)的繼承,以王維最為正宗。“其清新之句取法庾信之處更多?!盵6]他對庾詩中的名詞并列句式特別推崇,如“窗前磨鏡客,樹下灌園人”(《鄭果州相過》)沿用了庾詩“樹下流杯客,沙頭渡水人”(《春賦》),又如《送孫二》的“書生部魯客,才子洛陽人”。大歷詩人直承此法,亦多用名詞作句,如:

      錢起 橡栗石上村,莓苔水中路

      《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

      孤光碧潭月,一片昆侖玉

      《美楊侍御清文見示》

      耿湋 積雪商山道,全家楚塞人

      《送郭正字歸郢上》

      農(nóng)桑子云業(yè),書籍蔡邕家《題楊著別業(yè)》

      戴叔倫 樵路高山館,漁洲楚帝祠《?岸別友》

      司空曙 旅舍秋霖葉,行人寒草風(fēng)《送盧堪》

      此外,最膾炙人口的句子便是“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梢哉f,十才子遠紹庾信,近承右臣。

      三、“以悲為美”的審美模式

      庾信創(chuàng)作主張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以悲為美”。[7]無論是他的《哀江南賦》中“惟以悲哀為主”[8]的凄愴感嘆還是《和裴儀同秋日》里“棲遑終不定,方欲涕沾袍”的永日惆悵,都顯示其內(nèi)心的巨大苦痛。如果說他經(jīng)常在詩句中添加“蕭索”、“寒”、“殘”、“淚”這些字眼是因現(xiàn)實造成的憂思傷痛而引起的話,那么他在《趙國公集序》中所云的“昔者屈原、宋玉,始于哀怨之深;蘇武、李陵,生于別離之世”[9]與在《傷心賦序》中強調(diào)的“文辭哀痛,千悲萬恨,何可勝言?”[10]所體現(xiàn)出的悲哀的創(chuàng)作原則則是其有意識的文學(xué)主張了。翻看大歷十才子的詩篇,除去唱和酬酢之作,同樣是充滿著濃郁的哀愁苦語。這不僅因為他們面臨的是“一個從惡夢中醒來卻又陷落在空虛的現(xiàn)實里,因而令人不能不憂傷的時代”[11],更由于十才子在深層次上接受了“以悲為美”的創(chuàng)作原則,因為當一個時代普遍在詩中表現(xiàn)出“愁”意的話,便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刻意的審美表現(xiàn)了。試看他們的悲情之作:

      戎昱 萬事如滄海,悲來欲慟神《秋望興慶公》

      司空曙 百年若流水,萬緒盡歸空

      《贈送鄭錢二郎中》

      惆悵心徒壯,無如鬢作翁

      盧綸 搔頭向黃葉,與爾共悲傷 《同李益賞秋》

      戴叔倫 復(fù)此悲行子,蕭蕭逐轉(zhuǎn)蓬《潘處士宅會別》

      情緒于紙面直接流露,甚至對人生百年充滿了絕望。這種在十才子詩歌中普遍存在的集體悲慟,加之大量愁思苦痛的詞語在他們的詩句中出入,既是時代衰頹的影響,更是“以悲為美”美學(xué)創(chuàng)作原則的自覺實踐。所謂“氣骨頓衰”,亦可作為“悲情”的佐證。

      庾信“以悲為美”的審美取向,也表現(xiàn)為大量反復(fù)出現(xiàn)的悲情意象。“秋在庾信作品中反復(fù)出現(xiàn);他通過秋意象,來展示自己的經(jīng)歷、心態(tài)和社會動蕩不安的外在背景,這是庾信以秋興情的藝術(shù)手段所在?!盵12]秋自《九辯》以來帶有蕭瑟悲涼之意,出現(xiàn)在作品中,往往具有感傷凄苦的意味,更容易營造出衰頹荒寒之感。庾信詩歌中,秋的意象種類繁多、形象各異,有:

      枯樹 林寒木皮厚,沙回雁低飛

      秋鳥 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

      花草、秋園 但有南園菊,殘花足解愁

      月 殘月似秋月,新秋似舊秋[13]

      十才子詩歌中秋之意象亦十分豐富,如:

      戴叔倫 秋風(fēng)今又過

      《潭州使院書情寄江夏賀蘭副端》

      客程秋草遠《海上別薛舟》

      盧綸 秋陂滿黃葉

      《秋中野望寄舍弟綬兼令呈上西川尚書舅》

      露槿已傷秋 《秋夜同暢當宿藏公院》

      耿湋 白日兮將短,秋意兮已滿 《聽早蟬歌》

      連素穗,翻秋氣 《蘆花動》

      以至耿湋詩有“抱荒寂之余感”(范晞文《對床夜語》)。庾信與大歷十才子,共同通過秋意象表達了相似的凄苦愁悶。

      此外,十才子還關(guān)注到庾信的表達技巧與審美范式。由南入北的庾信,經(jīng)歷了喪國、喪友及羈旅等人事巨大變遷,內(nèi)心總是處于“棲遑終不定,方欲涕沾袍”(《和裴儀同秋日》)的凄苦與不安當中。其后期的詩歌常常把心中的悲情愁緒影射到周圍的事物中,使得景中自然含情。如“山長半股折,樹老半心枯”(《別庚七入蜀》),在樹木中融進自己的感傷之情;又如《就蒲州使君乞酒詩》,“蕭瑟風(fēng)聲慘,蒼茫雪貌愁”,亦為周遭的環(huán)境蒙上了自身消極的愁緒。人之含情,則其所見之景也會籠上一層詩人的情緒。這種情景交融的方式,在大歷十才子詩中表現(xiàn)得十分普遍。其感受與表現(xiàn)方式由“六朝盛唐人的物我對立轉(zhuǎn)變?yōu)槲镂胰诤?。”[14]“它有跡可求、顯而易見;大歷詩人的生活感受態(tài)強烈了,他們在痛苦中沉浸得太深……如魚骨鯁喉不吐不快?!盵15]這種強烈而深沉的抒情方式,體現(xiàn)出庾信與大歷十才子在情感表達上的一致性。如果說“哀”是庾信詩文的感情基調(diào),那么“愁”便是十才子抒情最基本的情態(tài)。在十才子眼中,庾信是“傷心”之人。(司空曙《金陵懷古》:“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保┾仔胖?,最著名者體現(xiàn)在《哀江南賦》中,“惟以悲哀為主”。十才子之愁,更是苦淚滿眼:“愁思杳無涯”、“欲問羈愁發(fā)”、“未落已成愁”、“愁云低夜鴻”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相似的心態(tài),相似的生命感受,使十才子對庾信有更為深層次的理解與學(xué)習(xí)。

      合而論之,作為收束六朝的大家,庾信以其詞高意遠的悲情及“窮南北之盛”文學(xué)成就在向著齊梁復(fù)歸的大歷十才子的創(chuàng)作接受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大歷詩人在相似的經(jīng)歷、相近的生命感受上與庾信存在著共鳴的基礎(chǔ),并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受到其宮體詩傳統(tǒng)、“以悲為美”的審美模式、情景交融的情感表達的影響,積極取法,取得了諸多新變。

      參考文獻:

      [1](北周)庾信注,(清)倪璠注,許逸民校點:《庾子山集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33頁.

      [2]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xué)史講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7頁.

      [3] 仲瑤:《庾信在唐代詩壇的接受》,北京:北京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3年.

      [4] 宇文所安:《初唐詩》,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5頁.

      [5] 王志清:《盛唐盛世對于王維及其詩歌的造就》,南通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第3期.

      [6] 仲瑤:《庾信在唐代詩壇的接受》,北京:北京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3年.

      [7] 李嵐:庾信晚期審美思想初探,北京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1988,第1期.

      [8]《庾子山集注》,第95頁.

      [9] 同上,第658頁.

      [10] 同上,第56頁.

      [11] 程千帆:《唐詩鑒賞辭典·序言》,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版,第6頁.

      [12] 吉定:《庾信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109頁.

      [13] 同上,第111—120頁.

      [14] 蔣寅:《大歷詩風(fēng)》,鳳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頁.

      [15] 同上,第175頁.

      猜你喜歡
      大歷庾信接受
      Gratitude for the Source of Benefit
      尺子在量人的時候別忘了量己
      知識窗(2023年1期)2023-02-16 01:08:27
      220kV電流互感器故障分析及處理
      大歷年間的詩詞文化特征
      活力(2018年11期)2018-12-06 10:10:55
      文學(xué)可以定義嗎?
      文藝爭鳴(2016年8期)2016-12-01 11:32:50
      唐詩賞讀
      略論劉勰對王粲詩賦的接受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16:47
      中國當代文學(xué)海外翻譯出版與接受
      瑪麗·安·伊萬斯小說在中國的出版與接受
      出版廣角(2016年4期)2016-04-20 01:12:16
      淺談大歷絕句的藝術(shù)特色
      永川市| 杨浦区| 松潘县| 宜阳县| 梅河口市| 高密市| 普兰店市| 隆德县| 鄂托克前旗| 泰安市| 崇信县| 巴马| 怀化市| 阿拉善右旗| 阜平县| 老河口市| 广平县| 红安县| 临颍县| 慈溪市| 三门县| 通化县| 镇平县| 通江县| 本溪| 长岭县| 虞城县| 南漳县| 克东县| 福州市| 林州市| 逊克县| 兴和县| 怀仁县| 沙湾县| 顺平县| 定南县| 云梦县| 遂宁市| 韩城市| 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