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光輝
【摘要】面對二十一世紀,激烈的競爭,作為人民教師,肩負著歷史的使命,如何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出又好又多的人才?這就是說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才能培育出新時期祖國建設需要的真正接班人。
面對二十一世紀,激烈的競爭,作為人民教師,肩負著歷史的使命,如何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出又好又多的人才?這就是說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才能培育出新時期祖國建設需要的真正接班人。通過《新課標》的學習,認識到過去的教學,老師講得多,學生聽得多,實踐的少。“導致學生語文運用能力偏低,”這樣下去,學生將來不能參與激烈競爭,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缎抡n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閱讀、寫作強調學生自己讀和寫?!薄伴喿x教學以學生閱讀為前提,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少做題,多讀書。”“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在將來的工作、生活、學習中,得心應手的運用語文能以,去搞好自己的工作,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出力。
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對文字淺,圖文對應的課文,要求學生圖文對照,自學課文。
學生課文預習完畢。先抽生讀,其余學生聽并看圖。是學生對圖畫內容由于先入為主的鮮明印象:再讓學生圖文結合自讀,而且給一定時間自讀,目的是通過閱讀實踐,理解課文內容;最后采用不同形式讀,使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比尾巴》我就采用了此種教法,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不僅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是學生懂得利用圖畫來理解課文內容。
二、對于人物對話、動作多的課文,讓學生通過表演來理解課文內容。
例如:二年級下冊《畫風》“風”是怎么畫出來的?課文中三個好朋友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結果他們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課文以人物對話的形式,講了三個小朋友,把無形的風生動的展現(xiàn)在畫質上的故事。我先讓學生讀課文,整體感知。接著讓學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結合對話內容,獨立理解,喪個小朋友想的劃分的辦法;再接著分小組,小組成員分角色朗讀;而且給一定時間畫,讓小組成員分角色,分別畫出課文中,三個小朋友畫風的作品,互相檢查各自畫中的事物在風中的特點。最后,推出代表上臺展示畫風的作品,全班評價是否正確,表達出風中事物的特點。于是,讓學生思考:課文是怎樣圍繞小朋友宋濤“誰能畫風?”的問題開展對話。
這樣教學,老師講得少、學生實踐的多、興趣高、人人參與都有所得。不僅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語文實踐能力。
識字方面,告訴學生借助工具書查字典,小組討論、音形義,推代表“奪紅旗”使學生自主識字。詞句方面,讓學生借助詞典,自釋詞義結合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含義。
實踐證明運用以上方法教學效果都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