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順華
摘 要: 閱讀能力對于人人來說都是一項基本技能,這對一個人的一生非常重要,這項基本技能越早培養(yǎng)越好,只有基礎打好了才有益于提高閱讀能力。很多專家學者都認為,初中是提高閱讀能力的最佳時期。對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顯得尤為重要。初中教學的任務很明確,那就是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 課外閱讀能力 初中語文 有效方法
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且要培養(yǎng)他們的全面綜合能力。那么到底如何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呢?我認為,光講課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要主抓課外閱讀,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他們的理解、寫作能力,而且對個人的整體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也非常有幫助。至于讀什么樣的書也非常重要,這就要求教師給學生推薦好書,有哲理的書。比如:巴金、魯迅、列夫托爾斯泰等名人名家的好作品。語言優(yōu)美、內容深刻、作品刻骨銘心,多多鼓勵學生讀這樣的書,對他(她)們提高綜合能力大有益處。在讀的過程中,就是要有所想,并有所感悟,這就是提高文學素養(yǎng)的整個過程。要想學好語文,必須重視閱讀。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就必須重視課外閱讀。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五方面入手。
1.了解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閱讀量。
在閱讀教學中,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提高閱讀能力與平時廣泛的積累是密不可分的,學校、教師大力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文學素養(yǎng)的最主要途徑。
第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挖掘學生語文學習潛質。
簡單來說,學生會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所需選擇,可以說是根據興趣選擇自己讀什么樣的書,讀哪位作家的書,學生帶著一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心態(tài)進行課外閱讀。這樣的心情是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課外閱讀并積極參與閱讀的。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就會覺得身心愉悅,還會根據自己所選的作品風格,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情,也會產生在課堂上無法體會的感受。這樣,課外閱讀就彌補了課堂教學上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積極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提高課外閱讀質量的有效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擁有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會對閱讀更加用心,這樣才有機會提高學生課外閱讀能力。老師要激發(fā)學生興趣,讓他們快樂地讀起來。
第一,教師應該時而向學生暢談讀書感受,讓學生樂于讀書。
教師經常給學生講解自己閱讀某本書后的感受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他們產生強烈閱讀欲望。與此同時,教師收集一些與閱讀有關的名言警句,并偶爾向學生講述有關名人讀書的故事。并與現實進行對比教育,激發(fā)學生對名人的崇拜之感,讓他們渴望讀書,產生強烈的意識——與書成為好朋友。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特征及成長需要,向他們推薦一些有品位、語言優(yōu)美的作品,選擇的作品題材不要過于單一,也可以推薦一些其他學科方面的書籍,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既培養(yǎng)閱讀能力,更在閱讀過程中加深對各方面知識的了解,一舉兩得。
第二,充分利用榜樣的力量。
教師要向學生多介紹偉大人物、科學家、著名的文學家及身邊的成才人士的成功之道。以榜樣的力量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在人類發(fā)展史上,凡是有所作為的偉人,無不是博覽群書、勤奮好學。讓學生在偉人名人的故事中,聯(lián)系自身,當他們想到自己的生活條件如此優(yōu)越時,自然就會覺得自己沒有理由不學習更多知識,這樣也有利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
第三,利用故事本身的魅力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閱讀。
人人都喜歡聽故事,尤其是那些從小就聽著爺爺奶奶的故事童謠長大的同學,要是一聽到老師講故事,個個保證精神抖擻,豎起耳朵來聽,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聽到故事。這時老師就要聲情并茂,娓娓道來,用那些極為曲折并被渲染的故事情節(jié)將學生帶入真實的畫面中,當學生聽得興致勃勃時,教師抓住學生進入情境的時機,將故事停下,學生就會很好奇故事的結尾。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原文,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相關讀物,這也不失為一種激勵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3.教師引導學生學會閱讀
在培養(yǎng)中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的過程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愛讀,而且要教學生會讀。教師作為指導者,應該傳授給學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第一,簡略閱讀。
此類方法是學生為了完成課內和寫作任務的要求,有選擇性地閱讀相關的雜志、報紙和書籍等相關章節(jié)的各個部分,并指導學生學會利用有利資源,比如圖書館,在自己的學習任務需要閱讀課外資料時,圖書館就是最有效的資料庫。學生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查找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這樣不僅增加了各方面的知識積累,而且提高了閱讀能力。
第二,精細閱讀。
此類方法是針對學生在課內任務上使用的方法,針對自己的學習內容,相關內容需要逐字逐句進行閱讀學習,有的文章語言優(yōu)美,文章雋永,這就需要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利用精細閱讀的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慢慢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的良好習慣。
第三,摘抄閱讀。
此類方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對于比較有價值的能夠提高自身文學素養(yǎng)或者相關知識的內容記下來,或者是對相關的重點、難點進行劃分,做記號,作注釋及寫出評語。比如將一些名言警句,優(yōu)美的段落、詞句記錄下來,建立“語料庫”,為以后的文學寫作或者是知識提高進行積累。
第四,心得體會閱讀。
教師在指導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讀完一篇作品,就寫下心得體會,或者是讀后感,也可以讓大家在課堂上交流閱讀體會,這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有百利而無一害。
4.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堅持閱讀
學校應該建立有效閱讀體系,讓學生處在積極閱讀的狀態(tài)下閱讀,讓學生在教師的表揚下,更有積極性和動力繼續(xù)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學校組織開展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梢砸园嗉墳閱挝唬⒆x書會之類的組織,可以不時舉行比賽,比如朗誦、讀書討論等。激發(fā)學生興趣,總結閱讀成果,對于閱讀效果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表揚與獎勵。
5.家長配合老師讓學生堅持閱讀
教師應該聚集家長的力量,和家長合作,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因為學生在學校和老師在一起,回家就是和家長在一起,因而家長的配合和鼓勵也必不可少。家長可以針對學生具體情況,制訂一份閱讀計劃,不要讓子女“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老師和家長雙管齊下,一定會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閱讀能力的提高貴在堅持。家長和教師一定要及時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督促學生按時完成閱讀任務。
總之,在提高初中生課外閱讀能力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體會到閱讀過程中的喜悅之情,讓他們盡情享受閱讀的樂趣。只要當他們感受到有所收獲,就會繼續(xù)堅持之后的大量閱讀,隨之會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班級里有閱讀能力比較高的學生,其他學生也會紛紛效仿,班級里就會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燕玉珍.淺談中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2011(11):19.
[2]楊東平,主編.中國教育改革方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張世偉.論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J].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導刊,2009,(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