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三到南雄鬧革命:艱難的水口戰(zhàn)役
楊開慧天上人間護夫君:槍子繞著愛人走
1932年6月底,毛澤東第三次到南雄。
天氣炎熱的盛夏,毛澤東和朱德不顧長途行軍的極度疲勞,晝夜兼程到達南雄烏逕地區(qū),并派部隊占領了梅關。這時期,雖然毛澤東已被“左”傾路線排擠出紅軍的領導圈外,但他在紅軍指戰(zhàn)員中享有的崇高威望,仍能使他發(fā)揮重要的作用,他所制定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仍被廣大指戰(zhàn)員所推崇。
仿佛是命運息息相連,那時的毛澤東、朱德,都是失去親愛的夫人的痛心人。
先是1929年2月1日,為掩護部隊轉移,朱德妻子伍若蘭身負重傷被俘,押往贛州。敵人誘其同朱德脫離關系,自首投降。伍若蘭的回答斬釘截鐵:“要我同朱德脫離,除非贛江水倒流!”
1929年2月8日,伍若蘭被殺于贛州。又因她是湖南人,伍若蘭被殺后,敵人將她的頭顱押送長沙,掛于城墻示眾。暴行傳開,舉國震驚。
身在長沙的楊開慧很快就耳聞,井岡山紅軍軍長朱德的妻子被砍頭示眾,頭顱就掛在長沙定王臺。開慧當然知道這是自己最后的死亡信號。
從戰(zhàn)友閉眼的容顏上,開慧找到一種陌生的熟悉,那是共同宿命的靠近,死亡將離自己不遠了。井岡山的首領“朱毛赤匪”是國民黨反動派多次下令捕捉的要犯,朱德之妻已先行一步,毛澤東的結發(fā)妻、他三個兒子的母親,楊開慧是不用多想的,厄運遲早會降臨。其實,那尊高懸在長沙街頭的頭顱,完全應該是她楊開慧的。民間傳說中的朱毛紅軍,朱與毛的命運當然是唇齒相依的。她楊開慧的腦袋總歸會被敵人取下來大做文章。
這一個遺囑樣的信,你見了一定會怪我是發(fā)了神經(jīng)???不知何解,我總覺得我的頸項上,好像自死神那里飛來一根毒蛇樣的繩索,把我纏著,所以不能不早作預備!……
這個時候的楊開慧似乎顯得出奇的冷靜。她接下來的一連串舉動,好像已經(jīng)在為后事做準備。
她很快給三個孩子改了姓,其用意不言而喻:不讓三個孩子暴露身份;
再寫了封揪心的托孤信給唐弟楊開明,將三個孩子托付給他。
只有我的母親和我的小孩呵!我有點可憐他們……我決定把他們——小孩們——托付你們……倘若真?zhèn)€失掉一個母親,或者更加一個父親,那不是一個叔父的愛可以抵得住的,必須得你們各方面的愛護,方能在溫暖的春天里自然地生長,而不至受那狂風驟雨的侵襲!
命運也許真要把這個女人逼到絕境。就在楊開慧給堂弟楊開明寫好那封托孤信不久,楊開明卻不幸被捕。像無數(shù)英勇的共產(chǎn)黨員一樣,楊開明在過完那些免不了的嚴刑拷打之后,就在口號聲和槍聲中倒下了。
半年后,楊開慧也被捕入獄,敵人的嚴刑拷打、誘逼勸降無非讓楊開慧跟丈夫毛澤東脫離關系。她知道,她必須用生命守住丈夫的尊嚴。
守護這個尊嚴,就是守護一段歷史的尊嚴!
守護這個尊嚴,就是守護災難深重的民族尊嚴!
丈夫的尊嚴,像他生命軌跡必定與共和國歷史同在,與我們偉大民族的尊嚴同在!
無可奈何的敵人終于對楊開慧動殺手。臨刑之前,楊開慧鄭重地留下了兩句遺言:
犧牲小我,成全大我。
我死不足惜,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被押上長沙識字嶺那個有名的殺場時,劊子手要她背對行刑隊的槍口,楊開慧沒搭理,她面朝行刑隊的槍口現(xiàn)出一種迷人的微笑。不知道楊開慧的微笑里究竟含著什么,但她微笑著眺望的方向,正好指向井岡山……
妻子楊開慧犧牲了,毛澤東“開慧之死,百身莫贖!”道出他怎樣的揪心疼痛?但革命初期的艱難歲月,容不了他們太多地沉浸在個人感情里。他和戰(zhàn)友朱德一起,化悲痛為力量。無論政治斗爭多么復雜,根據(jù)地建設多么艱難,兩人一直精誠團結,砥礪前行……
再說三到南雄的毛澤東,憋著一口氣親臨前線指揮作戰(zhàn)。7月10日拂曉,毛澤東、朱德來到水口指揮作戰(zhàn),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向敵人發(fā)起猛烈攻擊。陳濟堂增調了八個團的兵力,都被我紅軍擊潰。
這時的湞水兩岸,戰(zhàn)火紛飛,硝煙彌漫,敵我雙方傷亡都很大,許多將士倒在血泊中,鮮血染紅了滔滔湞江水。
激戰(zhàn)之后,敵人終于不支,紛紛向南雄方向潰逃,毛澤東率紅軍乘勝追擊。這天,五軍團政委肖勁光突然看見隊伍中的毛澤東,他也端著一支駁殼槍,甩開長腿,大步往前追繳敵寇,速度居然不亞于身邊的隊伍。
這時的戰(zhàn)斗并沒有結束,敵人邊逃邊組織阻擊,交替掩護。遠處還有幾門鋼炮不停地向這邊射擊,紅軍的追趕隊伍中不斷有人倒下。但毛澤東此時似乎忘記了身份,一邊往前奔走,還一邊舉槍指揮戰(zhàn)士們快追。肖勁光一看這陣勢,嚇得不輕,毛澤東是把自己當個連長、排長用,要是有個閃失,怎么向中央交代?肖勁光手一揮,一個班將毛澤東圍住。“毛澤東同志,這里危險,請立即離開這里!”毛澤東停住步子,哈哈一笑說:“追趕殘敵,乃一大快事也!待我追至前方樹林,坐下歇息不遲?!闭f完,駁殼槍一揮,邁著長腿又往前跑。肖勁光火了,把臉一沉,嚴肅地說:“毛澤東同志,請你尊重我的指揮權!”毛澤東愣了一下,隨即又笑了起來,說:“你這個肖勁光,你指揮你的,我追我的。我也是一個紅軍指揮員,追個敵人都沒權力呀?你好霸道嘛!”說完又往前沖,并且跑了起來。肖勁光跟在后面,邊追邊喊:“打完這一仗,你怎么批評都可以,現(xiàn)在我是前線指揮員,我命令你不要亂跑!”說完,他對身邊的一個連長說:“你們不要追了,把毛澤東同志拉住,送回軍團部去!”毛澤東一邊掙脫那位連長,拎槍往前跑,嘴里還嘀咕:我是何人?命大命硬,槍子繞著我走,災星都怕了我……
這話,毛澤東說的還真對。早在一年多前,長沙陸軍監(jiān)獄里有這一幕,楊開慧是托夢給了夫君?而多少年后,孫嫂到北京見到毛主席,還說到當年在監(jiān)獄的開慧,老是面向高高的小窗,雙手合十,嘴里絮叨……
那是敵人第一次提審,楊開慧對李瓊的厲聲呵斥,就想讓他們來的利索些。
“你們需要的是我送你們一把軟刀子,自以為拿著這把軟刀子,你們就可以把毛澤東刺得渾身不自在。你們想錯了。有一點是你們永遠理解不了的:革命伉儷,既是夫妻,又是戰(zhàn)友。當兩者相沖,夫妻輕于戰(zhàn)友,戰(zhàn)友重于夫妻。站在你面前的不是一個被人拋棄的怨婦,而是一名共產(chǎn)黨黨員,是一個與你們不共戴天的死敵。我勸你不要在我面前裝腔作勢了。你們這點政治上的雕蟲小技,只配哄哄三歲小孩。別浪費時間,給我上刑吧。既然進來,就沒指望舒舒服服地去死……”
李瓊沒有馬上給楊開慧動刑。他明白,那是不得已的下下策。真到動刑的時候,已經(jīng)不指望對方開口了。他一輪又一輪找人勸降,開慧對閨蜜李淑一就說了這么一番話:
“當毛澤東和他的部隊被追得東奔西逃的時候,他怎么好,我就應該怎么高興。不僅因為我是他的妻子,還因為我是他的戰(zhàn)友,是他的同志。在共產(chǎn)黨人艱苦卓絕的苦難歲月里,情感的哀哀怨怨悲悲戚戚不但是可笑的,也是可恥的。我要在這個時候聲明跟他斷絕夫妻關系,保存了自己和孩子,還可以馬上走出這牢房??蛇@恰恰是我最大的不自尊,無論作為一個女人,還是革命者,我出賣了一生為之奮斗的理想。
所以,是生是死,我和潤之不能分開。哪怕小小的退讓,都是信仰的背叛、情感的褻瀆。今生今世,我有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有十年心滿意足的婚姻,有一段刻骨銘心、溫潤永遠的生活,夠了,足夠了!一個女人,真正的愛,一瞬間都是永恒!我也無憾了,愛了一個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英雄!我們在一起,留下一段完美的愛,寫下一個無暇的故事,我不想、也不能給這完美的故事?lián)桨朦c雜質、留一絲遺憾?!?/p>
只是,楊開慧知道,她以后再不能輔佐夫君了。他的大業(yè)依然長路漫漫、艱難多多。突然,楊開慧雙手合十、跪地求天:老天爺呀,保佑潤之吧,他干的是救國救民的大事,你讓他平平安安的。槍子繞著他過,病痛躲著他走。無論怎樣,你讓他好好的。他是我的愛人、是我三個孩子的爹啊。老天,拜托拜托!
……
毛澤東,一生中有驚無險的時候太多,一次次都能化險為夷。真是他天生命硬?還是摯愛他的妻子楊開慧忠魂在上,天地有感,呼應人間……
水口戰(zhàn)役結束后,毛澤東站在山坡上,望著硝煙滾滾的戰(zhàn)場,感慨萬千。這次戰(zhàn)斗雖然取得了勝利,但紅軍卻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幾千名戰(zhàn)士倒在湞江兩岸。幾千名啊,這對紅軍、對于中國革命是多么寶貴的財富啊!他們都是英勇無畏的戰(zhàn)士,為了保衛(wèi)紅色根據(jù)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想到這里,毛澤東默默地面對戰(zhàn)士們倒下的方向鞠躬、鞠躬、再鞠躬。
他的鞠躬里,是否也含對夫人楊開慧的懷念和答謝?
對水口戰(zhàn)役的評判,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一文中指出:“一九三二年七月在廣東南雄水口圩地區(qū)對陳濟棠的作戰(zhàn)”,“吃了兵力不集中的虧,如象水口圩……這類的仗,本來一般算作勝仗,而且還算作大勝仗的,然而我們歷來就不歡迎這種勝仗”,“因為沒有繳獲或繳獲不超過消耗”。毛澤東向來主張以最少的犧牲來換取最大的勝利,他從來都不歡迎這種拼消耗的勝仗。這在某種意義上簡直是一次敗仗……
這就是歷史,像梅嶺這條千年古道,是希望與失望、勝利與坎坷、光榮與夢想、歡樂與痛苦、愛與恨、情與仇混合筑成的路。如今,這古道上,隨便拾起一塊石頭,你都能感受那是千年心酸的混合、近百年坎坷的見證。長長的路蜿蜒在深山中,它究竟伸向什么地方,也許只有歷史知道。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面容。
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歲月啊,你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
水口戰(zhàn)役后,紅軍在界址圩休整了一段時間便回師贛南。還是走在鵝卵石鋪就千年的路上,梅關古道兩旁蒼翠欲滴、奇石連綿。紅軍走了,卻留住了雄奇,留住了險峻,留住了蒼茫與偉岸,也留下一段神奇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