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銅仁市錦江河餐條成魚食性的初步研究

      2016-06-08 16:47:32戴婧婧胡佳佳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6年10期
      關(guān)鍵詞:食性

      戴婧婧 胡佳佳

      摘 要:2014年5-10月在錦江河采集餐條成魚標本共180尾,并對其形態(tài)學測量和食性進行研究。結(jié)果顯示:餐條的腸較長,約為體長的2倍,鰓耙數(shù)為16~20枚,鰓耙排列疏密程度適中,是偏動物性的雜食性魚類,其食物組成為枝角類、橈足類、水生昆蟲、藻類、小魚、蝦等;夏季是餐條的繁殖盛期,性腺充滿體腔,且餐條大量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在餐條腸充塞度和攝食率的研究中,6月份和7月份出現(xiàn)餐條腸充塞度和攝食率明顯減少,可能與其繁殖時期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強和性腺充滿體腔有關(guān)。

      關(guān)鍵詞:錦江河;餐條;食性

      中圖分類號 S91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0-0117-04

      Preliminary Study of Hemicculter leuciclus Feeding Habits of Tongren Jinjing River

      Dai Jingjing et al.

      (College of Biology and A & F Engineering,Tongren University,Tongren 554300,China)

      Abstract:Collected the Hemicculter leuciclus specimens a total of 180 at the Jinjiang River in May to October,2014.Then according to related analysis of their morphology and feeding habit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Hemicculter leuciclus bowels were longer,which were twice its body length,and Hemicculter leuciclus gills density were very moderate,which were about 16 to 20. Their foods mainly consisted of ciadocera,copepods,aquatic insects and algae,fish,shrimp and so on,they were similar with animals. The breeding peak of Hemicculter leuciclus was in summer,with their bodies fulled of gonads,besides,a large of nutrients would be absorbed by them. In the study of intestine fullness and feeding rate,the survey concluded that their intestine fullness and feeding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June and July. Perhaps that was related to absorption of foods and goads during breeding season.

      Key words:Jinjiang river;Hemicculter leuciclus;Feeding habits

      1 引言

      1.1 目前研究狀況 餐條(Hemicculter Leuciclus),屬鯉形目,鯉科,鳊亞科,餐屬。餐條又有白條魚、參魚、餐子等之稱,繁殖力強,繁殖迅速,生長周期短,能容忍較污濁的水域,是初級淡水魚,低海拔常見的魚類,喜歡群居棲息于溪流、江河、湖泊及水庫等水體的上層,餐條為小型經(jīng)濟魚類,具有食用和藥用價值,其味甘微溫,用其煮湯味美健胃,在醫(yī)藥巨著《綱目》中記述,餐條具有暖胃,止冷止瀉的功效,是江河湖泊中較為重要的經(jīng)濟魚[1]。因而,應(yīng)保護其生存環(huán)境,有計劃的捕撈,以利于該種群得到快速的恢復(fù)。

      目前,一些學者開展了對餐條的生物學特性[2]、種群生態(tài)學[4]、肌肉成分[5]及核型[6]的研究。1995年,李寶林等人對達憤湖的餐條魚進行生物學研究,發(fā)現(xiàn)餐條是以浮游動物為主要餌料的雜食性魚類,春季以水生高等植物為主要餌料;夏季主要攝食藻類、其次是撓足類、枝角類、水生昆蟲、植物碎屑、蝦等;秋季多攝食水生昆蟲、蝦類,特別是產(chǎn)卵季節(jié)所攝食物中昆蟲、蝦占比例較高。2011年,母紅霞,孫寶柱,曹文宣等人發(fā)表的《張氏餐的食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張氏餐是偏動物性食性的雜食性魚類,主要以昆蟲、枝角類、橈足類、魚類、貝類、魚卵等為食[7]。然而,在不同的生境條件下,餐條的生存狀態(tài)有所不同,其食性也會有所不同。錦江河水資源豐富,水環(huán)境優(yōu)越,餐條是錦江河常見物種,開展錦江河餐條食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2 研究區(qū)概況 銅仁市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錦江河主要河段位于銅仁,其水系情況復(fù)雜,分別由源于武陵山脈的主峰“梵凈山”東麓、南麓的大、小兩江匯合而成,錦江河豐富的水源和適宜的水溫為一些小型經(jīng)濟魚類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空間。餐條是錦江河常見的魚類之一,但是由于過度的捕撈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漁業(yè)群體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銅仁城東漾頭水電站和清水塘水電站建成以來,使錦江河水的流動受到限制,以及大量建筑物垃圾、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從而使河水遭到污染,嚴重威脅著魚類的生存繁衍。由于城區(qū)地勢緩,水域流動性下降,浮萍、綠苔等水生植物繁殖加快,導(dǎo)致水體惡化,使餐條等小型經(jīng)濟魚類繁殖困難,使得餐條的數(shù)量逐漸減少。因此,對于餐條的保護迫不可待,而保護餐條首先就要對其進行研究。本實驗以貴州省銅仁市錦江河餐條作為實驗材料,參考前人對魚類食性的研究,對錦江河不同季節(jié)、不同河段(生境)、不同年齡組別的餐條的攝食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餐條的食性進行研究[8-9]。這項研究將填補銅仁市餐條食性研究的空白,為開發(fā)餐條資源提供參考數(shù)據(jù),同時為錦江河餐條物種的保護和促進本地漁業(yè)養(yǎng)殖奠定基礎(chǔ)。

      1.3 研究目的及意義 魚類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fā)利用是建立在魚類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和攝食規(guī)律的基礎(chǔ)上的。同一種魚類所攝取的食物種類可根據(jù)水體中食物基礎(chǔ)的實際情況而有所改變,也就是說魚類在不同生境、不同季節(jié)、不同年齡組別的攝食情況有所不同[10],魚類的攝食不僅可以使個體獲得能量以維持自身的生存、生長和繁殖,同時還能對魚類群體的行動規(guī)律、食物關(guān)系、餌料環(huán)境以至種群的數(shù)量變動產(chǎn)生影響[11]。研究魚類的食性不僅為開發(fā)魚類資源提供參考,其中對食物關(guān)系的研究,是了解種間關(guān)系的主要途徑,也是開展水域資源保護和增殖、建立和實施多種類資源管理模式的基礎(chǔ)[12]。本文選擇銅仁市錦江河餐條作為研究對象,研究餐條自然狀態(tài)下成魚不同個體大小的腸長、腸充塞度、食物組成、食物出現(xiàn)率、攝食率等,通過對餐條食性的研究,了解不同大小個體餐條的攝食種類和不同季節(jié)的攝食情況,為餐條的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資料。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 研究材料于2014年5月到2014年10月,在銅仁漁業(yè)市場購買餐條共180尾,用游標卡尺對其形態(tài)特征進行測量,所得數(shù)據(jù)經(jīng)SPSS16.0處理后,得到餐條體長為(73.76±9.24)mm,體重為(14.81±6.50)g(結(jié)果如表1所示)。

      2.2 實驗儀器設(shè)備及藥劑 儀器:捕魚網(wǎng)、剪刀、解剖刀、解剖針、鑷子、解剖盤、電子 游標卡尺、線、刻度尺、培養(yǎng)皿、塑料桶、標簽紙、針、小紙袋、紗布、膠布、量筒、燒杯、蒸餾水、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相機。 主要試劑:75%酒精和現(xiàn)配10%福爾馬林。

      2.3 方法

      2.3.1 生物學測量 樣本采獲后,對其進行生物學指標測量,包括全長、體長、體重、空腔重等,用游標卡尺測量長度,精確到1mm,用電子天平測量重量,精確到0.1g,各指標測量如下[13]:

      咽齒:亦稱鰓齒、下咽齒、咽喉齒。咽齒為鯉科魚類特有的結(jié)構(gòu),著生于最后一對鰓弓特化形成的咽骨上,常有1~3行。

      鰓耙:硬骨魚類的每1個鰓弓的內(nèi)緣生有兩排并列的骨質(zhì)突起。全長:吻端至尾鰭末端的長度。體長:從魚體最前端至尾鰭基部最后一個鱗片的水平長度。體高:魚體背緣至腹緣間的最大垂直距離。眼徑:與魚體縱軸平行的眼眶內(nèi)徑水平長度??诹眩何嵌酥量诮堑拈L度。吻長長:從吻端至眼前緣間的水平長度。體重:魚體的全部重量??涨恢兀喝?nèi)臟后的重量。

      2.3.2 解剖觀察 對其生物學指標測量后,并對其進行解剖,觀察并測定餐條的咽齒數(shù)、鰓耙數(shù)。用游標卡尺測定餐條的腸長,并目測腸的充塞度,測定腸的充塞度一般采用6級制[14]

      0級:腸、胃中都沒有食物,即為空腸。

      1級:腸、胃中僅含有殘食,約占腸管的1/4。

      2級:腸、胃中有少量餌料,約占腸管的1/2。

      3級:腸、胃中有適量的餌料,約占腸管的3/4。

      4級:腸、胃中充滿了食物,但胃腸壁不膨大。

      5級:腸、胃中充滿了食物,胃腸壁膨大。

      2.3.3 稱量食物團重量 將腸胃解剖開后,用肉眼或放大鏡觀察并取出食物,吸水紙吸去水分,用天平稱取重量,在攝取的食物中常伴有一些粘液塊,可用目測估計粘液占食物團的百分數(shù),最后從食物團全部重量中扣除[15]。

      2.3.4 餌料的組成及所占比例的測定 主要有2種方法:個體數(shù)量法:先計算出魚所攝取餌料生物個體的總數(shù)量,然后按各類別的數(shù)量計算出百分比。小型食物種類需在顯微鏡下觀察,拍照,鑒定。而大型食物種類只需用肉眼鑒定[16]。重量法:直接將攝取的餌料生物分開、稱重。

      2.3.5 數(shù)據(jù)處理 利用EXCEL和SPSS16.0計算各種食物的出現(xiàn)率、攝食率[16]、個體組成、重量組成[17]等。計算公式如下:

      食物出現(xiàn)率(%)=含有某種餌料成分的實胃數(shù)/總胃數(shù)×100;攝食率(%)=實胃數(shù)/總胃數(shù)×100;個體組成(%)=某種餌料出現(xiàn)的總個數(shù)/所有餌料成分總數(shù)×100;重量組成(%)=某種餌料成分的實測重/所有餌料成分總重量×100。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餐條攝食器官學特征 餐條屬于鯉形目、鯉科魚類,口端位,口斜裂,吻尖長;咽齒3行;餐條的鰓耙較長,第一鰓弓外側(cè)鰓耙數(shù)為16~20。餐條無胃,腸管較長,腸長與體長之比約為1.8。其體長、腸長關(guān)系如表2。

      表2 腸長與體長的關(guān)系

      [器官長\&數(shù)量\&變異范圍\&平均值±SD\&腸長/體長\&腸長\&180\&49.74~212.00\&132.06±27.48\&1.79\&體長\&180\&45.02~100.70\&73.77±9.24\&]

      3.2 攝食率與腸充塞度的關(guān)系 餐條的攝食率與季節(jié)有關(guān),在不同的季節(jié),其攝食率不同,按5月、6月、7月、9月、10月共5個月份分別統(tǒng)計樣本的腸長和腸充塞度的平均值(表2)。

      表3 5-10月各月份中餐條的攝食率和平均充塞度

      [月份\&樣本數(shù)\&攝食率(%)\&平均充塞度\&5\&45\&64.44\&1.30\&6\&23\&56.52\&1\&7\&72\&36.11\&0.82\&9\&20\&45.00\&1.05\&10\&20\&45.00\&1\&]

      由表3可知,餐條的5月份的平均腸充塞度為1.30,為最高,其次是6月、9月、10月,最低的是7月;平均充塞度與攝食率的關(guān)系如圖1所示。

      圖1 平均充塞度與攝食率的關(guān)系

      由圖1可看出,餐條的充塞度與攝食率總體趨勢成正相關(guān),其攝食率越大腸充塞度越大。在6月份明顯看到腸充塞度有所下降。在餐條攝食率的研究中,結(jié)果如表3顯示,5月餐條的攝食率最高,其次是6月,7月最低。餐條攝食率與月份的關(guān)系如圖2所示。

      從圖2能夠看出,餐條從5月到10月,攝食率呈下降趨勢,7月攝食率最低。

      3.3 食物組成與出現(xiàn)率 實驗中共解剖餐條魚180尾,其中腸內(nèi)有食物為86尾,空腸為94尾,腸內(nèi)食物通過鑒定,參考《水生生物學》[17],其腸內(nèi)食物包括:藻類(主要是藍藻門和綠藻門)、枝角類、橈足類、水生昆蟲等,另外還有極少個體的腸內(nèi)含有沙粒,其食物組成及出現(xiàn)率見表4。

      根據(jù)圖表3可推測,5月份餐條主要以枝角類浮游動物為食,6、7月份主要以綠藻門浮游生物為食,10月份水生昆蟲的出現(xiàn)率最高。

      4 結(jié)論與討論

      4.1 攝食形態(tài)特征與食性的關(guān)系 魚類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形成了與食性相適應(yīng)的形態(tài)學特征[18-19]。一般來說,不同的魚對其餌料都有特定的形態(tài)學特征,魚類的鰓耙是阻攔食物和沙粒隨水流出鰓裂的濾食結(jié)構(gòu),也有保護作用。不同食性的魚類,其鰓耙的長短和疏密程度不同,肉食性的魚類的鰓耙短而疏;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類,鰓耙細長而稠密,形成篩網(wǎng)狀以濾過微小的食物。餐條的鰓耙數(shù)目為16~20,鰓耙細而成三角錐狀,排列疏密適中,由此可知餐條以浮游藻類及浮游動物為食的雜食性魚類。

      在魚類當中,鯉科魚類的最后一對鰓弓特化形成了咽骨,咽骨上常有1~3顆咽齒,它與其背側(cè)的角質(zhì)厚墊(稱咽磨)彼此摩擦,以嚼碎食物。餐條咽齒3行,咽齒細長,末端呈鉤狀,可能與其取食浮游動物有關(guān)。

      在魚類當中,魚類腸的長度隨種類、食性和生長特性而不同,草食性魚類的腸很長,為體長的6~7倍,肉食性種類的腸最短,只及體長的1/3~3/4。從表2的數(shù)據(jù)來看,餐條的腸長是體長的1.8倍,這些都是作為雜食性魚類所具有的特征,又進一步說明餐條食性為雜食性魚類。

      4.2 餐條的攝食和腸充塞情況 餐條的腸充塞度與其攝食率整體趨勢呈正相關(guān),說明隨著餐條的攝食率的下降,餐條的腸充塞度也跟著下降,6月份和7月份出現(xiàn)餐條腸充塞度大幅減少的情況,可能與其繁殖時期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強和性腺充滿體腔有關(guān)。5月份到9月份為餐條的繁殖時期,夏季是餐條的繁殖盛期,性腺充滿餐條的體腔,且餐條大量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因而造成腸充塞度降低。

      從5月到10月,餐條的攝食率逐漸降低,在進入繁殖季節(jié)之初,較高的食物充塞度和攝食率有利于為其性腺發(fā)育和最后成熟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和能量[20-21]。5月份餐條較高的攝食率,為餐條的繁殖提供了能量基礎(chǔ)。根據(jù)表3可見,6月份餐條腸充塞度較低,而攝食率并不低,結(jié)合實驗解剖發(fā)現(xiàn),6月份餐條的性腺幾乎充滿體腔,這可能是造成腸充塞度低的主要原因,而攝食率可能與6月份餌料充足和魚類尋找配偶運動活躍和生理代謝旺盛有關(guān)。7月份以后的食物平均充塞度和攝食率均減少,可能與繁殖期消耗體能,未能立即補充足夠能量獲取食物有關(guān)。

      4.3 餐條的食物組成較穩(wěn)定 餐條主要以枝角類水生動物為食,枝角類在淡水中分布廣泛,最適生長溫度一般為18~25℃,錦江河春季水溫適宜枝角類的生存,枝角類在春季大量繁殖,加之春季雨水充足,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使得枝角類的數(shù)目極為龐大,是餐條最易獲取的食物之一;餐條其次是以藻類為食,河水中生長著很多藻類,餐條在取食的過程中,把大量的藻類作為其食物;橈足類是餐條魚的食物來源之一,然而其在水體中的分布較枝角類少,使得其被餐條取食的次數(shù)相對較少;水生昆蟲在河水中的分布較少,是餐條不易獲取的食物;其他方面如蚊子和蜻蜓等陸生昆蟲,夏季它們在水中產(chǎn)卵,其幼體在水中發(fā)育,也常被餐條取食;餐條有時候也以小魚、蝦等為食,但出現(xiàn)次數(shù)較少,其原因可能是小魚和蝦運動速度較快,難以捕獲;另外,在食物團中有一定量的沙粒存在,這可能是餐條魚在刮食其他澡類時附帶吃進去的。

      從餐條的食物組成上來看,其食性較穩(wěn)定,主要以枝角類、橈足類、水生昆蟲、藻類為食,但在不同月份,其主要捕食的食物不同。從圖3中看出5月份和6月份餐條的食物量較大,5月份為餐條的繁殖初期,餐條取食活躍,為了獲取更多的能量以保證繁殖過程的完成,必需要攝食更多的食物。枝角類在春季大量繁殖,而這個時期是春季后期,水體中含有大量的枝角類浮游生物,餐條主要以這種蛋白質(zhì)豐富的水生生物為食。6月份是餐條的繁殖盛期,為避免能量的消耗,餐條取食不再活躍,只能以藻類等作為食物來源。7月、9月、10月餐條的食物出現(xiàn)次數(shù)較少,是因為餐條處于繁殖后期,性腺充滿體腔使得胃腸不能儲存更多食物的緣故。

      4.4 開發(fā)建議 餐條是小型經(jīng)濟魚類,繁殖周期短,繁殖時間在5到9月,具有食用和藥用價值,食性為雜食性,食物來源廣,易于養(yǎng)殖。根據(jù)母紅霞等人對張氏餐和餐條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新建成的水庫幾乎監(jiān)測不到張氏餐和餐條,說明餐條不能在新建成的水庫中生存,新建水庫中水生生物較少,餐條食物來源貧乏,迫使它們離開新的環(huán)境。而在河流和修建多年的水庫中,水生昆蟲等水生生物比較豐富,所以在餐條養(yǎng)殖中可以進行圍河養(yǎng)殖和利用修建多年的水壩或池塘進行養(yǎng)殖。在5月份和6月份,應(yīng)投放含蛋白較高的餌料喂食,7月份以后,可降低食物投放量。

      參考文獻

      [1]曹玉萍,溫剛.白洋淀白條魚的生物學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03):27-30.

      [2]李寶林,王玉亭.達憤湖的餐條魚生物學[J].水產(chǎn)學雜志,1995,8(2):46-49.

      [3]曾國權(quán),呂耀平,黃佩佩,等.餐條、大眼華鳊含肉率和肌肉營養(yǎng)成分分析[J].溫州大學學報,2012,33(05):1-7.

      [4]母紅霞,孫寶柱,曹文宣,等.張氏餐的食性研究[J].水生生物學報,2011,35(3):373-378.

      [5]王春,易祖盛,林小濤,等.倒刺鲃生活史各階段的食性分析[J].動物學雜志,2007,42:101-107.

      [6]龔新勇,李敏,楊曉芬,等.餐條的核型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7(03):120-130.

      [7]房英春,魚類食性[J].魚類致富指南,2001,11:30-31.

      [8]薛瑩,金顯仕.魚類食性和食物網(wǎng)研究評述[J].海洋水產(chǎn)研究,2003,24(02):76-87.

      [9]羅剛.長江口中華鱘幼魚的食物組成、食物競爭和攝食行為[J].水生生物學,2007,19(01):144-150.

      [10]五律.貴州魚類志[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9.

      [11]龔新勇,李敏,楊曉芬,等.餐條的核型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7(03):58-60.

      [12]劉凌云,鄭光美.普通動物學實驗指導(dǎo)[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3]薛瑩,金顯仕,張波,等.南黃海三種石首魚的食性[J].水產(chǎn)學報,2005,29(2):178-187.

      [14]李正友,李建光,楊興,等.貴州省主要經(jīng)濟魚類種類及開發(fā)利用前景[J].貴州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2009,37(10):142-145.

      [15]張明,寧旭.根據(jù)食性配藥餌,防治魚病效果好[J].齊魯漁業(yè),2006,23(5):37.

      [16]劉飛,但勝國,王劍偉,等.長江上游圓口銅魚的食性分析[J].水生生物學報,2012,36(6):1081-1086.

      [17]王凱,章守宇,汪振華,等.馬鞍列島海域小黃魚的食性[J].水生生物學報,2012,36(6):1188-1192.

      [18]賈礫.長江宜賓段中華金沙鰍食性與生長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1-49.

      [19]趙文.水生生物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5.

      [20]張艷萍,婁忠玉,秦懿,等.黃河上游瑪曲段極邊扁咽齒魚的資源現(xiàn)狀與保護措施[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10,46(01):84-89.

      [21]普炯,賈礫,蘇勝齊,等.中華沙鰍食性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2014(01):70-76. (責編:張長青)

      猜你喜歡
      食性
      淺析小龍蝦的食性、養(yǎng)殖生產(chǎn)中水生植物的選擇及作用
      淀粉基可食性包裝膜的制備及應(yīng)用研究進展
      上海包裝(2019年2期)2019-05-20 09:10:56
      環(huán)境條件對大豆生物解離纖維素可食性膜性能的影響
      中國油脂(2019年4期)2019-04-29 09:46:08
      螻蛄食性和行為特性觀察
      盤羊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
      綠色科技(2017年8期)2017-05-22 19:11:32
      褐藻膠提取及制備可食性膜工藝研究
      大麥醇溶蛋白/納米TiO2可食性膜的制備與性質(zhì)
      飼料中糖水平對不同食性海水魚類PEPCK基因表達和酶活性的影響
      灤河口文昌魚生活史與食性初步調(diào)查
      水產(chǎn)飼料動植物蛋白源替代體系及其與養(yǎng)殖魚類食性的關(guān)系
      博客| 徐汇区| 邯郸县| 新郑市| 湘乡市| 日喀则市| 嫩江县| 开远市| 鸡西市| 黎城县| 休宁县| 黄冈市| 浦县| 白朗县| 新泰市| 镇赉县| 绥德县| 姚安县| 东源县| 松滋市| 白河县| 文化| 舞钢市| 阿尔山市| 铁岭市| 林周县| 轮台县| 红原县| 宁河县| 黄山市| 城市| 女性| 平陆县| 福鼎市| 攀枝花市| 江山市| 磐安县| 城市| 塔河县| 沂南县|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