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每次給女孩子梳辮子時,啟為總是喜歡湊過來看,有的時候還把桌子上放的女孩子的卡子拿起來別在自己的頭上。記得有一次,啟媽媽想早接啟為去過生日,可是他一定要看女孩子的辮子梳好以后再走。
“老師,你是不是喜歡女孩子”
今天我給二妞梳辮子時,把皮筋忘在了前面的桌子上,正好啟為站在旁邊看,我請啟為幫我拿過來,啟為非常高興。于是我問:“你是不是特別喜歡看老師給女孩子梳辮子?”啟為笑著沒有回答?!盀槭裁聪矚g啊?”我問。啟為說:“我又不用你給我梳,我就是喜歡看看?!薄澳阆矚g看哪個地方,是梳的時候的樣子還是梳完以后的樣子?”“都喜歡,女孩子的皮筋真好看,綁到頭上真好看?!薄澳悄銥槭裁床皇徂p子?。俊薄昂呛?,我是男的唄,所以我喜歡看女孩子梳小辮。”“你最喜歡哪個女孩子的辮子?”“我喜歡她們所有人的,每天你都給她們梳得不一樣。”“啟為觀察的倒是真仔細嘛!”“老師,你是不是喜歡女孩子?”“不是啊,我也喜歡男孩子啊,可是男孩子頭發(fā)短我怎么給他們梳辮子?”“老師你給我梳梳頭吧。”我拿起梳子在啟為的頭上梳了兩下,啟為高興極了?!澳阆矚g,以后梳頭發(fā)的時候我也幫你梳梳。”啟為高興地點點頭:“好!”我接著又問道:“看老師給女孩子梳辮子的時候,你在想什么?”啟為想想說:“等我長大了,我也給人梳辮子,給我的孩子梳,也給別人梳?!甭犃藛榈脑捨胰滩蛔⌒α似饋恚骸敖o你的孩子梳?為什么?”“我要像老師和我媽媽那樣對孩子好。你每次都給她們梳不一樣的辮子,我也能?!薄澳阋材埽俊蔽矣謫柕??!班?,我聰明,我肯定也能梳好多不一樣的辮子,但是我現(xiàn)在不能給別人梳?!薄盀槭裁床荒埽俊焙蛦榈恼勗挷还庾屛腋杏X到啟為言語中的有趣,更讓我覺得他還有需要?!拔覌寢屔习啵喜辉诩?,我不能給她梳。”
聽了啟為的話,我覺得啟為不僅有情感上的需求,同時還希望也能像老師一樣給別人梳辮子?!皢?,你也能給別人梳辮子?!甭犃宋业脑挘瑔槠婀值貑枺骸罢l?。俊蔽已b出一副發(fā)愁的樣子說:“哎呦,我可辛苦了,不光要給咱們班的女孩子梳辮子,下了班還要給娃娃家的4個娃娃梳辮子,要是啟為能幫我就好了,我就不那么累了?!薄靶邪。俏胰ソo娃娃家的娃娃梳頭?!闭f著啟為從娃娃家抱出一個娃娃,用小梳子給娃娃梳了梳頭發(fā)。“看,好看嗎?”啟為舉起娃娃問。“哇,你給娃娃梳完頭她變得更漂亮了?!薄澳且院缶臀医o娃娃梳頭吧?!薄昂冒?!以后我在娃娃家放一些皮筋、發(fā)卡,你也可以給她們梳辮子?!薄班?,行呀?!眴楦吲d地說著。
“有點喜歡”
第二天午睡后我又開始給女孩子梳頭發(fā),啟為依舊站在我們的身旁看?!皢椋謥砜蠢蠋熃o女孩子梳辮子啦?”啟為用點頭和微笑應答著我。給妞妞梳完辮子,我又隨手拿了一把梳子在啟為的短頭發(fā)上梳了兩下,啟為很高興地說:“哦,對了,我今天還沒給娃娃家的娃娃們梳頭發(fā)呢!”說著飛快地跑到娃娃家。我的心也隨著啟為的舉動變得安慰了些。在我給蓓蓓梳辮子的時候,我不經(jīng)意間看到啟為扒在娃娃家的門前看我給蓓蓓梳辮子!啟為也看到了我正在看他,他匆匆一笑又回到了娃娃家。給蓓蓓梳完頭后,我走進娃娃家,看到啟為梳頭發(fā)的動作只是草草地一帶而過,梳完了高興地對我說:“今天我可給她們梳頭發(fā)了。”“你喜歡給娃娃們梳頭發(fā)嗎?”我問。啟為點點頭:“有點喜歡?!眴檫@個有點喜歡,讓我的心不覺猶豫了一下:為啟為這類孩子開設了可以在娃娃家梳頭的活動,是為了滿足他們的興趣和需求,可是,啟為的“有點喜歡”到底對梳頭發(fā)這件事有沒有需求?
放學后,我走進娃娃家,看著被啟為梳過頭發(fā)的娃娃們,頭發(fā)基本上和沒梳的時候差不多,娃娃家擺放的小頭花、小卡子等輔助材料也沒有被動過。啟為是不是真的喜歡給娃娃梳頭發(fā),還是他還有比給娃娃梳頭更大的需求?帶著這些疑問,我回憶和整理了我和啟為對話中的關鍵語言。(如下表)
通過整理這些和啟為的對話,我意識到我好像誤解了啟為。從分析中可以看到,啟為喜歡看梳辮子、給別人梳辮子,但是他內(nèi)心真正的需求是對成人的情感需求和依賴。
“你給我梳頭我更高興”
第三天,我又給女孩子們梳頭發(fā),啟為依舊過來。“啟為,能不能把那個紅色的卡子遞給我?”啟為高興地說:“好??!”麻利地把卡子遞給了我?!皢?,我的卡子是媽媽給我買的,好看嗎?”蓓蓓說。啟為點點頭?!拜磔碓覆辉敢饨裉熳寙閬韼湍銊e卡子?”蓓蓓說:“好?!眴楹芨吲d地把卡子別在了蓓蓓的頭上?!皢?,梳完蓓蓓的頭發(fā),我?guī)湍闶崾犷^發(fā)吧?”我問道。“可是,我可不是女孩!”“男孩子也可以梳梳頭發(fā)啊,在老師心里,男孩子和女孩子老師都喜歡?!痹趲蛦槭犷^發(fā)的過程中我問道:“啟為,你喜歡老師給你梳頭發(fā)還是喜歡你給娃娃梳頭發(fā)?”“給娃娃梳頭發(fā)我喜歡,你給我梳頭我更高興!”聽了啟為的話,我更加確信啟為需要的是成人的情感?!澳且院笪姨焯旖o你梳頭發(fā)好不好?”“當然。”啟為笑道?!叭绻阆矚g老師,你可以經(jīng)常來找老師,老師和媽媽一樣喜歡你。在家你有媽媽,在幼兒園老師就是媽媽?!薄皩?。”啟為堅定地說?!澳且院竽憬?jīng)常和我說說話?!薄皼]問題?!蔽液敛华q豫地說?!叭绻阋院筮€想給娃娃梳頭,你還可以去娃娃家,如果你想和老師一起幫助女孩子梳頭,可以和我一起做?!薄班?!”聽到啟為爽朗的笑聲,我感到他內(nèi)心真正的需求應該是得到了滿足。
雖然是件很小的事情,但這個過程卻歷經(jīng)了三次調(diào)整和思考。在和啟為的應答中,我感到,也許平時和孩子多說上一句,就是滿足了他們的需要,給了他們一次發(fā)展的機會,更是我們老師不斷探索、嘗試和總結的機會。走進孩子、傾聽孩子,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今后,我會不斷探索和嘗試,傾聽孩子們的語言,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使我和孩子們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