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 孫成啟 趙強
摘要:本文介紹了課程網絡平臺系統(tǒng)的特點,課程框架的基本結構,建立《車輛流體傳動與控制》課程平臺和主要的研究內容和方法,功能模塊和設計開發(fā)的主要過程,整個平臺都具有交互性和實踐性,為學生提供積極主動學習環(huán)境和實踐教學的網絡環(huán)境。
關鍵詞:課程平臺;設計;車輛流體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4-0141-02
一、引言
隨著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提高高等院校的教學質量和水平,讓教學工作擴大使用范圍,不受時空限制,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利用網絡發(fā)展技術、數據庫技術等計算機網絡相關的信息技術和手段,已廣泛地被高校師生掌握。網絡課程教學特點:
1.內容體現科學、嚴謹,覆蓋面廣,跟蹤學術技術發(fā)展的前沿,反映科學技術最新的動態(tài)。
2.課程設計平臺多樣化。網絡課程設計內容以動態(tài)形式體現出來,文本、圖片和PowerPoint的講稿是多媒體化的綜合體現。文本、圖片、動畫、聲音、視頻等呈現手段得到廣泛綜合運用。
3.注重網絡教學的方法與特點。網絡課程平臺的建設一定要認真地進行教學設計,注意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習時間的靈活性等特點,注意主目錄和子目錄的導航系統(tǒng)的設計,使學生能準確進入當前的位置,同時能快速、方便地進入下一個學習內容。[1-3]
《車輛流體傳動與控制》課程是車輛工程專業(yè)核心課程,是一門系統(tǒng)性強、難度大、理論性強的課程,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我們研究開發(fā)了本課程的網絡教學系統(tǒng),以適應教育的現代化[1-4]。
二、網絡課程設計
網絡系統(tǒng)以教學平臺為基礎,每個系統(tǒng)之間實現相互連接,整個系統(tǒng)都實現了教與學的交互過程,教師可以利用這個平臺提供的授課服務,同時可以進行修改教學資源、答疑和測試考核等工作,學生利用網絡平臺,在此平臺上查閱本課程的學習資源,提出疑問、答題和測試等。課程設計內容的基本結構框架如圖1:
整個系統(tǒng)包括六大模塊,網絡平臺框架結構平臺主要由教學管理平臺、教學內容平臺、考核平臺、設計平臺和多媒體展示平臺等部分組成。設計平臺展示了各個相關系統(tǒng)的設計過程,是對教學的更高要求,也是對教學內容的升華。每個平臺通過三級目錄的形式提供快速瀏覽功能,所謂三級目錄就是:建立章、節(jié)、小節(jié)的三級目錄樹,這樣就將整個教材系統(tǒng)有層次地展現給學生。
最終的設計平臺,實際就是一個頂部和嵌套的左側框架式網頁,頂部為標題框架,左側區(qū)域為導航框架,右側是各部分內容的展示區(qū)??蚣艿幕窘Y構圖2:
三、教學管理平臺
教學管理主要包括計劃管理、教學目標管理、教學過程管理、質量管理、教師管理、教學檔案管理等。其中設計平臺主要包括:課程簡介、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教學日歷和教材等內容。其中的每一部分在網頁左側的導航區(qū)都對應有一個超級連接,點擊超級連接各部分的詳細內容會在右側進行展示。
四、課程教學內容平臺
本結構框架的主要內容主要是由課程的基礎理論、應用及設計等三部分組成。超級連接方式和管理系統(tǒng)一樣,網頁左側主要是導航區(qū),每部分內容都有一個超級連接,在頁面右側進行展示詳細內容。同樣,課程考核平臺、課程多媒體平臺、課程設計平臺以同樣的頁面顯示器連接過程。
五、課程設計平臺
設計平臺建設主要內容包括兩大部分,由發(fā)動機和底盤組成。其中發(fā)動機部分主要包含了發(fā)動機的兩大機構和五大系統(tǒng)。底盤部分主要包括懸架系統(tǒng)、轉向系統(tǒng)和制動系統(tǒng)等。發(fā)動機部分設計效果圖和視頻,本部分設計平臺進行了例舉分析內容。
設計平臺是展示與課程相關系統(tǒng)的主要設計過程。包括設計所需的基本理論、方案、設計參數的確定及計算、設計步驟等內容。以空氣懸架的設計為例對設計平臺的應用進行詳細介紹。單擊設計平臺下的“懸架系統(tǒng)”超級連接,進入空氣懸架的設計。從展示圖中可以看出空氣懸架的設計主要包括空氣懸架簡介及設計方案的選擇,設計參數的確定及計算和繪制CAD圖三部分組成。
六、結論
本文簡單介紹了《車輛流體傳動與控制》網絡課程設計與建設整個過程,并介紹了平臺設計主要研究內容。本網絡系統(tǒng)設計整體結構良好,界面清新,內容科學嚴謹,教學功能較齊全,表現手段體現了綜合型、立體型,多媒體應用比較適宜。并結合《車輛流體傳動與控制》這一課程完成了網絡平臺的建設。平臺以網頁為表現形式,在設計時結合課程的特點,采用框架式網頁的整體布局,左側索引右側顯示,達到了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庚.談網絡課程建設的進展和不足[J].實踐探索,2004,(2):51-54.
[2]昌灝,林興發(fā).高校精品課程網絡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D].武漢:湖北工業(yè)大學經濟與政法學院,2007.
[3]袁松鶴.現代遠程教育網絡課程建設的內容框架研究[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6):13-18.
[4]高殿榮.淺析工程類專業(yè)設置流體力學課程的重要意義[J].教學研究,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