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麗娟 劉春玲
摘要:“半開卷考試”這種介于閉卷考試和開卷考試兩者之間的考試方式,是新型考試改革的方案之一。目前關于半開卷考試教學形式的研究僅限于概念的提倡及方式探索,缺乏實際有效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以及對學生反饋調查。本研究通過隨機選取4個班共182名學生兩種考試方式下前后成績的對比分析以及問卷調查反饋,對于在中職數(shù)學考試中實施“半開卷考試”的必要性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普通班采取“半開卷考試”以后及格率提升了34.11%,平均分提高了17.65分,3+2班級學生及格率提升了21.4%,平均分提高了8.46分;問卷調查的數(shù)據(jù),不論是普通班還是基礎相對較好的3+2中高職銜接班對數(shù)學課采用“半開卷考試”的支持率都達到95%以上。因此,對于當前招收的學生基礎越來越薄弱的中職校來說,半開卷考試的推廣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半開卷考試;中職數(shù)學;調查分析;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4-0127-02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普教推廣和大學擴招,很多中職學校生源不足,采用“寬進”的入學方式,造成學生整體素質偏低,基礎較差,尤其在數(shù)學上表現(xiàn)更為突出。加之進入中職學校后,覺得前途渺茫,沒有學習動力,產生厭學情緒等,導致數(shù)學教學工作舉步維艱。很多中職學校在考試上還是采用傳統(tǒng)閉卷限時考試的方式,重視課本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淡化了學習過程,學生只能靠死記硬背去通過考試,對綜合能力并無提升[1]。
鑒于上述情況,亟須對傳統(tǒng)的閉卷考試做相應改革。董秀銀[1]等人提出了多種模式的考試改革方案,其中之一便是“半開卷考試”。所謂“半開卷考試”是介于閉卷考試和開卷考試兩者之間的考試方式[2-3]??荚嚂r考生可以用指定資料作為備用的一種介于開卷和閉卷之間的考試形式,其特點是閉卷卻帶有材料,開卷卻受到約束和限制,兼有開卷和閉卷所不及的優(yōu)點,類似于美國和日本曾試行的以及我國當前廣播電視大學部分科目采取的半開卷考試模式[4]。
然而,目前關于半開卷考試教學形式的研究僅限于概念的提倡以及理論思考[2,5],缺乏有效的實際數(shù)據(jù)分析和調查統(tǒng)計,以及對學生反饋信息的調查。因此,在綜合考慮了科目性質及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下,本文對所教授班級的《數(shù)學》課程進行了考試改革。通過成績的對比分析以及學生的問卷調查反饋,對于在中職數(shù)學考試中實施“半開卷考試”做了科學的實踐研究。
二、調查與統(tǒng)計方法
本次調查隨機選取了作者所授課4個班182名學生參與,依據(jù)學生入學時學習成績的分班情況分為普通班3個共142名學生和3+2中高職銜接班39名學生。收回有效問卷176份。
將兩種基礎學生前后兩次閉卷和半開卷的考試成績按照>90,80~90,60~80,40~60,20~40,<20進行分段統(tǒng)計人數(shù)比例,采用所占百分比的形式比較兩種不同考試方法,學生的成績變化情況。
同時,統(tǒng)計收回的有效問卷中兩種基礎學生對半開卷這種考試形式的反饋信息,采用所占百分比的形式進行相應的對比分析。
三、結果分析與討論
1.前后兩次成績對比分析。不同基礎學生對不同類型考試的成績統(tǒng)計如表1所示,結果顯示普通班采取“半開卷考試”以后及格率提升了34.11%,平均分提高了17.65分,同時從圖1中不難看出各分數(shù)段的人數(shù)比例呈現(xiàn)了更理想的正態(tài)分布,中下水平學生成績有明顯提高?!鞍腴_卷考試”以后,3+2班級學生及格率提升了21.4%,平均分提高了8.46分,中下水平學生成績也有明顯提高。值得注意的是3+2中高職銜接班半開卷考試對學生成績的影響不論是及格率還是平均分都沒有普通班明顯,說明考試形式對于基礎相對好一些的學生影響相對較小。對于基礎越來越薄弱的中職校來說,半開卷考試的推廣有一定的意義。
2.調查問卷統(tǒng)計分析。本次問卷調查共6題,涉及學生對半開卷考試認可度3題。對于普通班題目2支持半開卷考試的學生達到95.62%,題目3認為采用“半開卷考試”對考試解題有幫助的達到97.81%,題目4認為采用這種考試形式對于以后數(shù)學課的學習有影響的達到71%。
3+2中高職銜接班,題目2支持半開卷考試的學生達到100%,題目3認為采用“半開卷考試”對考試解題有幫助的達到95%,題目4認為采用這種考試形式對于以后數(shù)學課的學習有影響的達到49%。
3.關聯(lián)討論。問卷調查的數(shù)據(jù),不論是普通班還是基礎相對較好的3+2中高職銜接班對數(shù)學課采用“半開卷考試”的支持率都超過95%,說明學生是認可這種考試形式的。題目3認為“半開卷考試”對考試解題有幫助的也都達到95%,絕大部分學生的考試成績都有一定程度提升。同時普通班學生反饋的幫助率高于3+2班級,說明基礎薄弱的學生對于考試形式的依賴更高一些,不用再死記硬背公式、有一定模式的參照題等變化會刺激提升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過程及學習結果。值得注意的是兩種基礎學生班級高分成績(>90)的比例都有略微的下降,這說明半開卷考試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造成負擔,比如考試專注度不集中、考前準備會有松懈或者不適應考試變化等。題目4上不論是普通班還是3+2班都有部分學生認為采用“半開卷考試”對以后的學習會產生影響,普通班學生認為的影響度高于3+2班級22%個點,與他們認為的考試幫助率高相互對應,這也再次驗證考試方法的改革對于基礎薄弱學生的積極意義。
個別學生不認同半開卷考試:認為不能真實有效地檢測,部分學生會抱有僥幸心理。但結合目前中職校的學生實際情況和此次兩種不同考試方式下學生的考試成績及問卷調查反饋研究,半開卷考試的積極意義相當明顯。同時各有利弊。因此要不斷探索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董秀銀.中職數(shù)學筆試的改革與實踐[J].職業(yè)教育,2014,(279):104-105.
[2]董翠敏,劉永強.半開卷考試改革探討[J].湖南農機,2008,(35):66-67.
[3]祝遠姣,王琳琳,陳小鵬,童張法.半開卷考試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高教論壇,2007,(5):78-80.
[4]徐虹,高偉.美國大學考試形式及其對我國考試評價改革的啟示[J].教育探索,2013,(7):148-148.
[5]倪鈞.半開卷考試方式的思考和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7):233-234.